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探讨

2010-04-11 16:20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特色化馆藏数据库

黄 宇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000)

1 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内涵

所谓特色化,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比较显著的特征。图书馆特色化是指图书馆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用户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特色、形成特色、发展特色,并取得特色效果的过程。表现为具有与众不同的办馆理念、馆风、馆貌、馆藏、服务方式、管理措施和人才模式,网络建设,信息发布和对外宣传。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应包括特色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特色建设两种形式。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指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结合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生培养目标、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适应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信息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管理、利用、开发等实施增值服务的过程。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突出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的特点,使图书馆特色建设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创新性。树立特色是优势、是图书馆品牌形象的理念。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2.1 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目前,知识经济全球化,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许多领域都开始与国际接轨,而通讯和传播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地域的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资源共享,加快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校与校之间在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由于知识和信息的升值,社会上信息服务机构和图书馆形成了竞争态势,它凭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对用户提供时效性、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与图书馆展开了竞争。作为知识宝库的图书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主动适应竞争,主动适应社会,主动适应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依托高校的科技优势,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化建设之路,才能摆脱困境。

2.2 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网络环境发展的需要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知识宝库,而是一个通过通讯网络与其它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相连接的社会化大图书馆。这个社会化大图书馆,寻求图书馆之间分工、合作和协调,资源共享己达成共识。同时,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不再受图书馆地域、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用户更愿意访问信息量大、能满足其需要、服务方便的图书馆。面对这些变革,图书馆就必须提供特色服务,否则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图书馆要立足于网络时代,特色化建设势在必行。如果说,传统图馆对图书馆特色化要求不够迫切的话,那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特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特色化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命线,没有特色的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将失去生存的意义。

2.3 特色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费都比较紧张,有限的经费一般都用来满足教学一线的需要,用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经费可以说少之又少。近年来纸质图书价格上涨,也使图书馆购书的数量减少。可见经费问题已成为阻碍图书馆发展的一大难题。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一味坚持 “大而全”、“小而全”的办馆模式,致使馆藏结构不合理,出现大量的重复、遗漏现象,导致图书馆的整体文献保障能力低下,读者的拒借率高。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一般起步较晚,自动化水平低,馆员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大多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大都停留在传统常规服务,文献开发深度不够,服务手段较落后。而读者的主观需求往往超出图书馆的能力,他们往往需要的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系统资料,而且要求提供的服务以知识单元为主要内容。以上这些情况也显然不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3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途径

3.1 做好特色馆藏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特办学模式决定了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发展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资源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要结合学院的办学特点,重点专业建设、重点用户需求展开,建立特色化馆藏体系。它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方法途径主要有:(1)需要领导的重视,对馆藏建设采取经费倾斜政策,使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获得应有的经费保障。(2)建立多渠道、多途径采购,采访部门应广泛收集征订单,与出版社、书店、书市和网上书店等有关部门建立经常的联系,通过定购、现购、函购、征集、交换、复制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本馆全面收集特色文献。(3)拓展文献类型的收藏范围。在收藏印刷型文献时,增加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文献入藏比例,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开发,使特色馆藏结构成为一个类型多样的完整体系。(4)建立地方文献缴送本制度,以便将地方特色文献收集齐全。

3.2 做好特色数据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是实现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最佳方法,也是发展图书馆事业、走向数字图书馆道路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图书馆系统可根据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科研等特色文献优势建立特色数据库。以我院为例:特殊教育专业是我院办学的鲜明特点之一,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特殊教育专业很少。依据这一特点,我院图书馆在做好加强特殊教育文献收藏的同时,集中技术力量,自主开发,将馆藏特殊教育类文献建成了一个特殊教育专业的篇名索引数据库,待将来条件成熟,计划将其做成一个特殊教育全文数据库。同时我院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还有自建的馆藏书目数据库、根据本馆自办刊物《高教文摘》做成的《高教文摘》全文数据库。并将其连接于图书馆主页,供读者在校园网上检索使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经常性地更新和维护。保持其新颖性,使用户尽早获取最新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特色资源的生命力。同时也建议高校图书馆在做好特色数据开发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购买一些有价值的专题数据库。如CNKI的《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这样会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查询到新的信息,扩大资源范围,全面了解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和提高本院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研究。

3.3 做好特色服务工作

随着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提高,图书馆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长期保守、封闭的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灵活多样、新颖的特色优质服务。如:根据用户需求和重点科研项目的方向,深挖馆藏资源,做好文献的二、三次开发。利用图书馆的网络优势,开展馆藏书目查询、图书预约和续借、新书通报和新书评介、网上参考咨询,以及网上定题服务、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视频点播等特色服务。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读者开辟绿色通道,使读者能方便快捷的利用图书馆。

3.4 实行特色化的管理

图书馆的特色管理是要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宽严适度,使馆员有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加主动的为读者服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书为友,以馆为家。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并成立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来,也能使更多的人关注图书馆,重视图书馆。

3.5 做好特色化的宣传工作

图书馆特色化的形成过程,也是图书馆独特品牌的树立过程。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读者利用图书馆不充分的现象。图书馆有义务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关注它和利用它。可通过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等使学生对图书馆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还可通过印制读者手册、创办图书馆内部刊物和做好图书馆网站建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的特色,揭示馆藏。让所有的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1] 杨淑君.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8).

[2] 贺霞.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图书馆,2008,(1).

[3] 李新英.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细论[J].经济管理论坛,2005,(21).

[4] 吴文广,张彩玲.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5] 王增涛.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几点思考[J].淮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9).

猜你喜欢
特色化馆藏数据库
馆藏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