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建设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以微山县农家书屋建设为例

2010-04-11 16:20井继龙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群体

井继龙

(微山县图书馆,山东 微山 27760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民群体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现代农民群体的劳动能力、生存能力、职业技能、法律意识、文化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体制、传统意识等原因,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生活条件、社会身份、福利待遇、再教育程度等方面均处在弱势,文化生活和服务是相当贫困的群体。山东省于2007年在全省推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以弥补农村社区建设的不足,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下面就微山县农家书屋建设情况,与大家一起分析探讨农家书屋的建设与普及。

1 对农民群众阅读倾向的调查

1.1 农村读者对文献类型需求的特点分析

从被调查的农民群体来看,致富、农业知识、娱乐、法律、教育卫生知识信息需求较为强烈。

1.1.1 致富信息。首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以二位数进展,城乡差别逐渐拉大,农民群体要求快速致富的心情极为强烈,不论文化程度的高低,都想探索寻找致富的门路,打听可靠的致富信息,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其次,致富也是农民群体生存目标,富裕生活是人生的追求。

1.1.2 农业知识信息。农民群体的主要工作是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多,人均土地的逐渐减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尤为重要,提高土地的产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是农民群体的心愿,所以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农业科技知识信息对农民读者来说十分珍贵。

1.1.3 娱乐休闲。首先,娱乐可以消除疲惫的体力劳动,缓解心理压力。其次,休闲娱乐服务项目也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休闲娱乐场所所需的劳动力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特别适应农村劳动力市场,增加农民群体劳动就业机会。

1.1.4 法律法规知识。一方面是我国法制社会的逐步完善,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带来的拆迁、征地,迫使农民群体必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劳动果实。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群体法律意识的增强,在自我发展和创业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防止受骗上当。

1.1.5 教育卫生知识。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一方面农民群体自我教育和教育子女的意识逐步提高,感觉到读书改变命运,教育是通向现代生活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也注重生活卫生,了解人的生理卫生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1.2 文献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

农民群体获取信息渠道主要是电视、报刊、上网和亲友交流。由于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农民茶前饭后主要是看电视和报刊,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看电视获得。也有部分文化程度较高农民自购报刊获取有关信息,充实业余文化生活。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带来新的信息获取渠道。目前,我县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有37.8%通过网络获取文献信息,我县有的农民养殖专业户就是通过网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农民群体中亲友交流也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一是亲朋好友中外出打工、出国劳务带回大量的信息,亲友交流中无意识地传播相关信息。二是由于部分农民群体文化素质较低,其它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调查中发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有26.9%通过亲友交流获取所需信息。

1.3 农村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根据被调查的农民群体来看,农民读者来图书馆大部分都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生产经营中的难题,来图书馆求一方略。仅为消遣休闲来图书馆的农民读者极为少数。相对图书馆而言,缺乏管理机制。大部分图书馆包括基层图书室(乡政府文化中心图书馆),都承袭市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都是闭架借阅或半开架借阅,使农民读者不能直接接触到图书;读者都要办理借书证件,图书馆收取一定数目的押金和工本费。过于繁琐的借阅手续给文化程度不高且很少接触图书馆的农民群体形成障碍,使农民读者对图书馆产生隔阂。

相对农民读者而言,认为建设农家书屋只是一种形式,作用不大,没有长期发展的思想准备。而且,图书馆在农民的思维中本身就比较肤浅,有一部分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有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的存在,还有部分农民往往把图书馆与新华书店混为一谈。这是因为作为辅助教育设施的图书馆在农村中小学校普及率较低,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农民 在校期间学校根本没有图书馆或图书室,现在农村中小学校基本都兴办图书馆或图书室,由于种种因素大部分不对学生开放。同时,图书馆的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宣传手段及图书馆对读者教育培训有限,致使现代农民群体不知道不懂得利用图书馆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目前,各基层图书馆的藏书的数量、质量、新书购置、可用信息量也阻碍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从被调查的农民群体来说有44.9%读者因为图书馆信息少和缺少新书而不去问津图书馆。

2 农家书屋建设调查思考

2.1 农家书屋是山东省“乡村阅读”工程,这项工程要像抓九年义务教育一样常抓不懈。九年义务教育是少年儿童基础教育,农家书屋则是农民社会人群的终身教育,农家书屋是党和政府为农民群体提供的免费的精神食粮,也是健康文化导向的窗口。图书馆是最贴近百姓、体系完备、免费服务的教育机构,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的限制”而原则上免费地“享受服务” 。而农家书屋就是图书馆在农村存在的一种形式,农家书屋的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充实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作用。“乡村阅读”工程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任重道远。

2.2 农家书屋的建设,要抓好运行机制问题。现在的设计是,“农家书屋”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村委会等各级基层组织只承担筹建和监督的职责,不直接参与管理。那么,书屋资产如何定性和保值?农民自主管理水平如何?20万个书屋如何整体协调发展?发展动力何在?与图书馆的关系如何?一系列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的难题需要研究,制定出较为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案。

2.3 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体系管理尤为重要。现行的图书配送方式有点主观倾向,青一色的藏书结构,是必造成文献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大量类同的图书是必为农家书屋的图书流动和后继的发展造成困难。农家书屋图书的配送与流动要紧密结合,新书应当配送到已经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将原有农家书屋的图书再次配送到新建的农家书屋,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家书屋的稳健发展。为此,农家书屋日常开放、图书的流通、图书的交换、新书刊的补充应由各地县(区)图书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统一管理和调配,逐步形成以县(区)图书馆主抓农家书屋的图书配送、流动、业务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文化、新闻出版部门组织书源和图书设备,各行其责,每年组织专项检查验收,形成长效机制。将农家书屋逐步建成各地县(区)图书馆的流动分馆。

2.4 农家书屋读者管理,切忌照搬县(区)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模式。农家书屋读者管理放弃读者借阅证的办理,减少办证所需要的照片、押金等繁琐的管理手续。因为,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就是本村几十户、几百户的村民,图书管理人员对读者个个了解、人人熟悉,完全没有必要再办理借书证。在农民读者手中时间过长的书刊,通过借阅登记册,催促归还即可。从而拉近农家书屋与农民的联系,让农民群体走进农家书屋、了解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的文献信息。

2.5 农家书屋的服务。农家书屋主要以报刊阅览、文献外借为主,结合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开展文献信息跟踪服务,在农家书屋开办“农民学校”、“技术职能培训”等读者活动,逐步推广利用文化资源共享的电子文献信息开展“网上信息查阅”服务。使农家书屋能够进一步发挥向农民进行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文化交流、文化休闲的职能,使农家书屋更能突出展现一方农民的文明素养和文化修养。把农家书屋办成农民自己的图书馆,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无围墙的大学堂。

2.6 农家书屋的发展规模。目前看来,规模不宜大,否则,很不现实,难以推广普及。2007年山东省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活动面积约0.005平方米。而微山县570个行政村,每村人口300~11000人之间(实际在村常驻人口不到统计数据的一半),户数在80~500户左右。由此看来,农家书屋的活动场所应以20~40平方米,书架3~5个、期刊架1个、报架1个、阅览席位10~20 个,图书藏量 500~1000 册、报纸 3~5 份、期刊10~15份。农家书屋设备投资约需3000元,图书配置费约需10000~16000元,期刊征订费约需2000元,新筹建一个农家书屋所需资金2万元左右。创办农家书屋的同时还要顾及已建农家书屋的发展,要充分考虑经费的来源渠道和持续的经济承受能力,农家书屋文化事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千万不可顾前不顾后,仅求发展速度,忽视巩固提高。农家书屋的发展规模应现实、速度要稳健、管理要规范、模式需探索。我认为农家书屋作为面向农村的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步伐要稳,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要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应筹建农家书屋发展基金,要规定出版社为农家书屋专设新版图书呈缴本制度或成本新版图书配送制度,在各县图书馆组建农家书屋流动书库,根据基金规模和经营情况及县图书馆农家书库的文献总量决定农家书屋的发展速度,事业才能像滚雪球一样发展起来,使农家书屋能够健康长久发展。

3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3.1.1 认识有差距。一是少数乡镇领导没有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认识发展农家书屋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作用不大。因而在这样的地方,主要领导发展思路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具体措施不力,造成少数建设任务迟迟不能落实到位。二是少数社区乡镇文化工作者把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当成向上要物资和资金的机会,没有好处不想搞,没有长期发展的思想准备。这种观点很有害,我们建设农家书屋不是只建房子、添一些图书和设备,而是要长期开展群众文化阵地服务,在服务中引导农民学习知识、增强本领、提高素质。

3.1.2 从业人员素质差。经调查,发现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兼职多,90%以上的都未受过图书馆业务培训,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随意行事。由于专业的缺乏,在管理上直接影响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工作质量,使增加的新书不能正常编目上架,就很难发挥图书资料与信息服务的作用,更谈不上开发、辅导信息技术为农民读者和用户服务了。

3.1.3 发展不均衡

一是地域发展不均衡。各县、街乡镇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村与村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有的社区乡镇建设得有模有样,作用发挥得也很好。有的社区乡镇叫苦连天,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非常被动。二是援建单位的对口扶持也不均衡。有的援建单位把对口援建视为额外负担,县乡镇的同志多次上门也无动于衷。

3.1.4 缺乏管理机制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不仅要抓建,还要加强管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少数农家书屋建设缺少一些经营性主业支撑,长期开展服务工作所必需的投入没有保障,随时会有失去作用的危险。少数农家书屋的书架上存放的全是破旧不实用的书籍,很少开展活动,没有人气,作用不明显。还有个别农家书屋思想有偏差,想借建设之机开牌铺,办网吧。这些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及时指导并拿出对策,确保农家书屋积极健康持久地向前发展。

3.2 发展对策

3.2.1 领导认识要到位,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的重视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能否巩固发展,县乡领导重视是关键,农家书屋是最贴近百姓、体系完备、免费服务的教育机构,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的限制”而原则上免费地“享受服务”。农家书屋工程同科技、教育一样担负着宣传教育的重任。新农村建设不光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还需要广播电视、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相辅助,农家书屋具有独特的灵活性。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的好坏,就是乡镇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农家书屋势必将成为农村科技流通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媒介。对此,县、乡镇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巩固发展。

3.2.2 农家书屋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稳步健康发展

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建设一批、巩固一批、发展一批,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要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也不能把农家书屋建设变成政绩样板工程,成为一种摆设、花架子,专供上级领导检查。对正在建设的农家书屋,应成熟一批验收一批。下一步在抓好已经建设的农家书屋管理与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向前推进。要迅速制定农家书屋的管理办法,形成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作用发挥得好的农家书屋要给予扶持和奖励,没有发挥作用的农家书屋要淘汰摘牌子。要对农家书屋的设备、设施及其使用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每年组织专项检查验收。

3.2.3 树好典型,不断引导农村文化上新台阶

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是一项新的探索,要加强引导和宣传,树典型,抓样板,以点带面促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典型在农家书屋建设中起着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全县各社区乡镇是否具备建设农家书屋的条件。掌握基本情况,制订设点计划,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做实做细,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发展。使农家书屋在量上不断增加,在质上逐步巩固完善,形成品牌。另外,对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好苗头,要因势利导,促进发展。

3.2.4 组织各行各业继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开辟文化支农新天地

“三农”问题是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件大事。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继续采取措施,组织文化支农大合唱,奏响支农新篇章。在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方面,一是要继续发挥援建单位的作用。对援建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给予表彰。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农家书屋建设的支持,逐年增加文化建设经费。各乡镇街道也要拿出相应的经费来支持文化建设。三是多途径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投入。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调动社会力量,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切实解决农家书屋的资源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彭俊玲.对“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考[EB/OL].[2008-10-5].http://www.cppinfo.com/ZhongGuoXS/ZLM_index.aspx?key=959.

[2]曹申义,任宁彪.“农家书屋”亟须解决四个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1-29.

[3]龚杏娟.绍兴地区农村公共图书馆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7,(8).

[4]丁杨.农家书屋盛下村民读书的希望[N].中华读书报,2007-03-21.

[5]牛振恒.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8,(11).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群体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春回农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梦幻书屋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