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 议 汉 译 英 中 词 义 的 抽 象 化

2010-04-12 22:17邓宏春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汉译英汉英文化背景

□邓宏春

( 景德镇陶瓷学院 人文与社科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在汉译英翻译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汉语经常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示非常抽象概括的概念。例如:半日鸦雀无声。对于这个句中的划线部分,在翻译成英语时,我们不得不做如下处理:A long distance followed. 可以看出,原句中具体形象的词语在翻译后转化成了抽象概括的词语,这就涉及到汉英翻译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即将原文一些具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或代表某一具体属性的词、词组或短语做抽象化处理,使人们对这些词义的理解上升到理性化高度。这种翻译方法,我们称之为词义的抽象化。

为什么要对原文词义做抽象化处理呢?这是因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语言结构以及文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拟从汉英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差异入手,对汉译英中词义的抽象化作一简要分析。

一、汉英思维方式差异与词义的抽象化

英汉对比研究表明,汉语思维习惯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具体性。正如申小龙所说:“汉语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西方语言那种执著于知性和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体思维。汉语的具体思维反映在语言组织上,就是习惯于用意象组合来使句子内容生动可感。”而传统的英语思维常用比较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在汉译英中,当汉语中具有喻义的形象词语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时,要对其做抽象化处理,只翻译其喻义。如:

(1)孩子是张大妈从一把屎一把尿侍弄出来的,像亲生儿子一样,孩子也把张大妈当亲妈,冷丁一下子把娘俩拆开,孩子能受得了吗?She had nursed him ever since he was a small baby and loved him as her own; and the child, too, regarded her as his own mother. What would happen to him if he was taken away from her?

短语“一把屎一把尿侍弄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母亲养育儿女的含辛茹苦。而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法,只能采取抽象化的手段,译为“nursed him ever since he was a small baby”.

(2) 上海,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对于一个初上舞台的青年女演员,处处都是陷阱。

Shanghai was a dazzling world of myriad temptations, yet for a young and inexperienced actress like herself, it seemed a place more of pitfalls than of opportunities.

短语“灯红酒绿”用具体的形象给人一种花花世界鲜明的视觉感,译文只能舍弃原文形象,译出深层含义“充满各种诱惑的”(myriad temptations).

(3)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这么多拦路虎。

He had never expected that so many obstacles would stand in his way.

“拦路虎”是对“困难,阻碍”的比喻,生动可感,而英文中没有相关的形象对应,译文直接将其还原为抽象意义“困难”(obstacles).

(4)今天下午的球赛,棋逢对手,一定很精彩。

This afternoon’s ball game is sure to be an exciting one, for the two sides are well-matched.

“棋逢对手”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两个实力相当的棋手正在奋力拼杀。这个短语在汉语中比喻比赛双方势均力敌,而英语译文舍弃了原文形象,直接还原为抽象意义“势均力敌”(well-matched)

二、汉英语言结构差异与词义的抽象化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汉语和英语在发音规律和字词结构等方面都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规律和特点,两者之间虽不乏共同或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语音。语音是语言的重要表达形式,是口头语言中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汉英语在语音规律上相差迥异,某些语音现象在英语中不存在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这时就必须采取词义抽象化的原则。如:

(5)九溪十八涧则以“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著称。

The place called Nine Creeks and Eight Gullies is well-known for its twisting paths and murmuring streams.

这是一则旅游景点广告词中的一句话。原句中双声叠音“曲曲环环”和“叮叮咚咚”,读起来节奏轻缓,和谐自然,所产生的音韵之美令人叫绝,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但是英语里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译文采用了“twisting” 和“murmuring” 来传达出抽象的意义。

字形结构。汉英语文字虽然都是由最早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字词结构和变化规律方面也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别。英语是拼音文字,每一个词都是由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成,字母的变动就会构成新的单词,从而词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汉语中的许多合体字的偏旁部首可以拆分,拆分后的偏旁或部首有的也能独立成字,从而具有新的字义。

(6)“密司李——密司周——密司脱赵——密司脱王——三画王……”张女士介绍到这里,突然笑了。(茅盾:《第一个半天的工作》)“This is Miss Li...Miss Zhou...Mr. Zhao...Mr.Wang...”Miss Zhang burst into laughter.

句中“三画王”是指“王”字的字形结构,具有形象具体的特征。但是如果要传达这一层意思,那就要作关于汉字字形笔画结构的详细注释,因此译文舍弃了这一具体形象,只译出了语用意义(This is Mr. Wang).

此外,汉语的字体形状独特优美,有些字形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时作家利用汉语字形表达一定的喻义,翻译时也用抽象译法。

(7)三个人品字式坐了,随便谈了几句。(《子夜》)

The three men sat down facing each other and began casually chatting.(许孟雄、A.C.Barnes译)

三、汉英文化差异与词义的抽象化

因为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别于在同一文化背景中进行的阅读活动。汉英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汉语中有些成语或谚语带有一定的中国文化背景,有的成语在字面上就含有中国古代的人名和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的典故,他们都具有鲜明具体的形象。但是在翻译这些带有独特文化因素的成语或谚语时,直译是无法为外国读者所接受的,加上一大堆注解又不妥。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复杂的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的内涵,也就是将词义抽象化。

(8)穷棒子闹翻身,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周立波:《暴风骤雨》)

When we pass from the old society to the new,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

原句中谚语出自中国神话故事,外国读者对八仙及其故事都不熟悉,译文因此采用了抽象化译文,只译出了该谚语的真正的语用意义“各显其能”(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

(9)三顾茅庐,老先生才答应做我们的学术顾问。

Only at our earnest and repeated request did the old scholar agree to be our academic councilor.

“三顾茅庐”出自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恭请诸葛亮出山帮助其打天下的故事,其中的文化背景不为外国读者所熟悉,因此,绕开其复杂的文化背景只译出抽象的意义“虚心反复地请人帮忙”(earnest and repeated request)是不错的选择。

在汉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字面意义比较明确、具体或形象的词句,但从上下文所表述的精神实质来看,作者的真正意图有时并不在强调这些词句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概念,而是着意于一些概括的、泛指的或一般性的事物。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文化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汉译英实践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词义抽象化的方法,从而获得理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司显柱.汉译英教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曹金兰.谈英汉翻译中的抽象具体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6,(5).

[4]曾元胜,习继涛.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探微[J].柳州师专学报,2003,(12).

[5]吕俊.具体化原则与文学翻译[J].外语研究,1994,(1).

[6]方平,钱放.浅析英译汉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猜你喜欢
汉译英汉英文化背景
【汉译英参考译文】The Inner World of a Great Man (Excerpt)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汉译英参考译文】Reflections Before the Buddha (Excerpt)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On Home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浅谈汉译英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