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行电子肠镜检查30例

2010-04-13 04:45张红艳李金顺高成杰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肠镜镜检查丙泊酚

张红艳,李金顺,刘 健,高成杰

电子肠镜检查是对结肠及直肠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受检者常因不同程度的不适、心理恐惧而拒绝或推迟检查,过度紧张或焦虑,往往使患者不能充分地配合,增加了操作难度。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随机选择30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ASAⅠ~Ⅲ,年龄7~86岁,平均46.5岁;男26例,女4例;合并高血压6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4例。应用日本Olympusv70电子肠镜,常规检查前做心电图、记录平时血压、禁食、肠道准备。患者无痛肠镜检查前30 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患者入检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先给予芬太尼0.05 mg,再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0.5~1.5 mg/kg,注药速度宜先快后慢,一般60~120 mg达到镇静,待患者安静入睡,机体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呼吸血压平稳后即插入电子肠镜,同时持续性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检查过程中,患者心率或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检查过程中视检查时间长短及患者反应酌情追加丙泊酚。可酌情追加丙泊酚10~30 mg,如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20%,暂停丙泊酚注射,加快输液速度,如心率<60次/min,可给硫酸阿托品0.25~0.5 mg。当结肠镜达回盲部时停止麻醉给药,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及体质衰弱或慢性消耗病患者,丙泊酚剂量酌减。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诊断检查者在8~32 min内完成,治疗者多在45 min内完成,患者术毕至清醒时间(2.6±1.3)min,计算及提问对答恢复正常(4.3±3.10)min,离室观察时间 (16.8±5.9)min, 丙泊酚诱导用量在 (1.12±0.32)mg/kg,维持用量60~580 mg,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在97%左右,血压略有下降,平均下降5~10 mmHg,心率基本正常。整个检查过程中安静于睡眠状态,患者术中无知晓,术后无痛苦记忆,大部分患者无欣快感,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满意率达100%。检查治疗结束后患者呼之即醒,休息15~30 min后即可自行活动。

电子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由于检查的侵入性不良刺激及心血管反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危害,甚至诱发心血管意外。近年来,应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可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心血管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肠镜检查治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肠镜的剌激而引起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终止检查与治疗。有的患者因恐惧而恶心,肠镜检查者约有25%左右因腹痛不能忍受,肠镜未到回盲部而终止检查,造成检查不全,遗漏病变。其中丙泊酚静脉麻醉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恢复平稳、清醒迅速,且具有一定的抗呕吐作用。适合门诊短小手术麻醉,但存在镇痛作用弱和大剂量丙泊酚对循环和呼吸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芬太尼是一种强镇痛药,与丙泊酚合用可明显增强麻醉效能,使术中麻醉效果更为满意。实施无痛肠镜检查时,笔者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达到满意的效果,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肠镜单人操作检查时,医师在安静的环境下进退自如,快捷准确检查,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检查结束后患者及时苏醒,简化操作,又可避免因双人操作不当所致的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无痛肠镜检查对心脏、脑等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提高患者胃肠镜检查的就诊率和复诊率,从而提高了检查的安全系数。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能使患者无痛苦,安全,顺利完成检查,并缩短肠镜检查的时间,在基层医院开展这种无痛性肠镜检查对患者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肠镜镜检查丙泊酚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