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乳中多胺浓度的研究进展

2010-04-13 09:10程志斌廖启顺苏子峰
饲料博览 2010年5期
关键词:腐胺精胺哺乳

程志斌,廖启顺,苏子峰

(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650031;3.大理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猪乳中含有多种微量生物活性分子,例如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等[1]。自从Sanguansermsri等在人乳和牛乳中发现腐胺、亚精胺和精胺3种多胺活性分子后,营养学家对乳中多胺的研究逐步深入[2]。目前已经在人乳和大鼠、牛以及羊乳中均检测出了多胺分子[2-4]。涉及猪乳多胺的研究较少,且测定猪乳中多胺浓度差异较大。为了正确掌握猪乳中多胺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猪乳中3种多胺的浓度。

1 猪乳多胺浓度的测定

Kelly等研究表明,猪乳中含有亚精胺,不含有腐胺和精胺,哺乳期1~3周乳中亚精胺浓度低于5 μmol·L-1,3~7 周亚精胺浓度呈持续升高趋势,至第 7 周达到峰值(≥ 20 μmol·L-1)[5]。Motyl等研究表明,猪乳中存在精胺和亚精胺,精胺浓度峰值(21.60 μmol·L-1)出现在第 1 周,最低值(5.16 μmol·L-1)出现在第 5 周,亚精胺浓度峰值(7.14 μmol·L-1)出现在第 2 周,最低值(2.05 μmol·L-1)出现在第 5周[6]。Loret等测定了4头“长白×汉普夏”哺乳母猪第25天猪乳中多胺的浓度。结果显示,猪乳中精胺浓度为 2.64μmol·L-1、亚精胺浓度为 23.62 μmol·L-1、腐胺浓度为 1.83 μmol·L-1[7]。Cheng等分别研究了初乳和常乳中多胺浓度,结果表明,猪初乳中精胺和亚精胺浓度持续升高,峰值分别为10.26和4.54μmol·L-1(24 h),然而腐胺浓度相对较低,且保持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常乳中,精胺浓度在哺乳第1周迅速上升,7 d达到峰值 18.82μmol·L-1。随后精胺浓度迅速降低,28 d 降至 4.28 μmol·L-1;精胺的浓度随哺乳期延长持续升高,从 3 d的4.67μmol·L-1升至28 d的9.01μmol·L-1;常乳腐胺浓度保持稳定,浓度范围1.53~1.84 μmol·L-1,差异不显著(P>0.05)[8]。

2 猪乳中多胺浓度的分析

2.1 猪乳中应该同时含有3种多胺

Kelly等的试验结果显示,亚精胺是唯一在常乳中能够检测出来的多胺,精胺和腐胺在任何样品中都没有检测到[5]。Motyl等只研究和检测了猪乳中的亚精胺和精胺,没有设计对腐胺进行试验检测。笔者认为,猪乳中应该同时具有腐胺、亚精胺和精胺3种多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Loret等和 Cheng等检测猪乳,均发现了3种多胺,尤其是Cheng等用适合的检测方法和试验步骤,给出了猪初乳和常乳中3种多胺浓度随哺乳时间延长的具体数值;在人乳和大鼠、牛以及羊乳中均检测出了3种多胺分子,这也佐证了同为高等哺乳动物的猪,其猪乳中也应该同时含有3种多胺[2-4];O′Quinn等利用母猪乳腺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证明了猪乳腺组织细胞可以通过多胺从头合成途径合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3种多胺分子,试验还对这一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活性进行了测定[9]。Bardocz等证明,包括乳腺组织细胞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细胞,腐胺是亚精胺和精胺合成的前体,腐胺通过丙胺基转移反应生成亚精胺,亚精胺再经过丙胺基转移反应生成精胺,因此腐胺是所有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内多胺从头合成途径的第1个多胺分子[10]。如果猪乳中能检测到亚精胺或精胺,就应该有其前体分子的存在,因为3种多胺都可以从猪乳腺组织细胞内合成,外排进入乳汁中,因此,猪乳中不应该单单存在这一代谢途径的某一种或者两种分子,尤其不应该只检测到亚精胺这一连续反应过程的中间合成的分子。研究证明,猪乳应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乳汁一样含有3种多胺,其主要来自乳腺组织细胞内的多胺从头合成途径。

2.2 猪乳中腐胺的合理浓度

多胺的检测方法很多,Kelly等的研究采用Seiler等建立的多胺检测法,测定猪乳中多胺浓度[5]。这一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组织器官的3种多胺浓度,而一般组织器官(细胞内)的多胺比乳中(从乳腺组织细胞外排进入乳汁中)丰富,这说明Seiler等方法对多胺检测的灵敏度偏低,不适合低浓度多胺的检测[11]。Cheng等的研究采用专门用于测定组织液和尿液中微量多胺的检测方法,检测出猪乳中含有腐胺[8]。此多胺检测方法灵敏度优于Seiler等,这可能是Kelly等无法检测出腐胺的主要原因。

研究报道显示,猪乳中多胺浓度的数值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多胺从乳腺组织细胞外排进入乳汁的过程不稳定。这一点与人乳、大鼠、牛以及羊乳中多胺浓度数值变异大的结果相符[2-4]。由此可见,试验动物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影响乳中多胺的浓度。Kelly等试验只是使用4头母猪进行测定研究,在试验数据变异较大的情况下,4头母猪的试验设计从统计学角度考虑,处理重复数偏少,这样的数据统计结果不足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笔者认为Loret等和Cheng等的腐胺检测结果较一致且合理。Loret等测得哺乳25 d乳中腐胺浓度为 1.83 μmol·L-1,Cheng 等测得产后 24 h 内猪初乳中腐胺浓度范围 1.15~1.52 μmol·L-1,哺乳期3~28 d 常乳中腐胺浓度范围 1.53~1.84 μmol·L-1。试验均说明,无论猪初乳还是常乳中腐胺浓度均较低[7-8]。O′Quinn等检测了体外培养的母猪乳腺组织细胞中多胺浓度,结果显示,腐胺浓度较低,精胺和亚精胺浓度差异不显著,约是腐胺的3~4倍[9]。O′Quinn等试验还发现,母猪乳腺组织细胞内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高[9]。因此推测,腐胺在乳腺组织高ODC活性作用下,迅速转化为精胺和亚精胺,造成乳腺细胞内腐胺浓度降低,外排进入乳汁的腐胺较少,结果致使猪乳中腐胺浓度持续偏低。

2.3 猪乳中亚精胺的合理浓度

Motyl等报道,0~35 d的哺乳期,猪乳中亚精胺浓度最大值为 7.14 μmol·L-1,出现在哺乳 14 d,随后亚精胺浓度显著降低[6]。Cheng等报道,哺乳14 d 亚精胺浓度为 5.64 μmol·L-1,数值虽然与Motyl等的结果接近,但随后猪乳中亚精胺浓度呈显著一次线性增加的趋势[7]。显然,对于哺乳14 d亚精胺浓度和整个哺乳期亚精胺浓度的变化趋势,Motyl等与Cheng等存在一定差异。笔者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以下3个原因有关。

2.3.1 试验母猪窝带仔猪数不同

Motyl等为了研究窝仔猪数与猪乳亚精胺浓度可能相关性,用7头母猪进行试验,且这7头母猪的窝仔猪数依次设定为7、8、9、10、11、12、13头。试验结果显示,窝仔猪数与猪乳亚精胺浓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4,P<0.01)。这一结果说明,窝仔猪数多,乳腺组织细胞多胺合成加强,泌乳量高,乳腺细胞合成并外排进入乳汁的多胺增多,因此乳汁中多胺的浓度升高[6]。Cheng等选取10头妊娠母猪进行试验,且窝仔猪数调整为10头。笔者推测,2篇报道由于试验母猪的窝带仔猪数量不同,造成母猪泌乳量的个体差异,这可能是试验测定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2.3.2 试验母猪的胎次不同

一般而言,母猪第3、4胎平均泌乳量显著高于第1、2胎母猪。Cheng等试验统一使用第3胎母猪,而Motyl等使用了1~3胎的母猪,未统一母猪胎次[6,8]。笔者推测两篇报道由于试验母猪的胎次不同,造成母猪泌乳量的个体差异,因此猪乳中多胺浓度有差异。这可能是Motyl等与Cheng等试验测定结果不同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2.3.3 哺乳0 d的定义不同

Cheng等定义每头母猪的第一头仔猪出生的当天为 0 d,Motyl等定义每头母猪的第一头仔猪产后2~13 h吮吸初乳时间为0 d。由于母猪产仔一般在较安静的中午或深夜这两个时间段,这就可能造成Cheng等对0 d的时间点定义比Motyl等提早1 d。因此,虽然Cheng等测定14 d亚精胺浓度数值低于Motyl等14 d的数据,但按照Cheng等结果显示的亚精胺浓度随哺乳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的趋势分析,如果将Cheng等的试验测定后延1 d,其结果就有可能与Motyl等的数据相符。

此外,对于猪乳中亚精胺浓度,Kelly等的报道与Cheng等试验结果最接近。Kelly等测定的28 d猪乳中亚精胺浓度为5~10μmol·L-1,Cheng等测定结果为9.01 μmol·L-1;且 Kelly等报道 1~4周猪乳中亚精胺浓度呈升高趋势[6],这一趋势与Cheng等的统计结果基本相符。

以上分析显示,Kelly等、Motyl等与Cheng等对猪乳中亚精胺浓度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然而,按以上3篇报道对猪乳中亚精胺浓度的描绘变化趋势,在哺乳25 d,以上3篇报道的亚精胺浓度数值均小于Loret等的测定结果。这可能与试验母猪的品种不同有关。

2.4 猪乳中精胺的合理浓度

Kelly等未检测出猪乳中精胺的存在,这可能主要与试验过程有关。Kelly等是将采集的乳样品先进行冰冻储存,待所有样品采集完后的第3天才解冻乳样品,统一进行多胺的分析测定[5]。由于哺乳动物乳汁中普遍含有多胺氧化酶(PAO),PAO来源于乳腺细胞外排入乳汁,这个酶的作用是氧化分解精胺和亚精胺,降低精胺和亚精胺的浓度和含量。Kelly等将乳样贮存时间过长,又经过解冻过程,乳中多胺氧化酶可能将精胺和亚精胺部分甚至完全降解,致使无法检出精胺。另外,Kelly等检测多胺的方法灵敏度较低,这也是其未检测出猪乳中精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推断得到 Cheng等的证实。

排除Kelly等的试验结果,Motyl等、Loret等和Cheng等均检测出猪乳中含有精胺。Motyl等报道猪乳精胺浓度峰值为21.6μmol·L-1,出现在哺乳7 d,Cheng等测得猪乳中精胺浓度峰值为18.82 μmol·L-1,同样出现在哺乳7 d,且两篇报道均发现哺乳7 d后,猪乳中精胺浓度呈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证明,Motyl等和Cheng等测定的猪乳精胺浓度较合理。

虽然Loret等测得25 d猪乳中精胺浓度为2.64 μmol·L-1,从数值上较Motyl等和 Cheng等略低,但依据哺乳7 d后精胺浓度持续降低的趋势以及这3篇报道的试验母猪品种差异,可以认为Motyl等、Loret等和Cheng等对猪乳中精胺浓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总结

猪乳中同时含有3种多胺分子,猪乳中腐胺的浓度相对较低;亚精胺的浓度随哺乳期的延长呈持续升高;精胺浓度变化较复杂,尤其是哺乳后期乳汁中精胺浓度持续降低。猪乳中3种多胺浓度的不同变化规律暗示,多胺可能对幼龄仔猪肠道发育和成熟有重要影响,且不同多胺的影响和作用效果可能有差异。

[1]Xu R J,Wang F,Zhang SH.Postnatal adapta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neonatal pigs:a possible role of milk-borne growth factors[J].Lives Prod Sci,2000,66(2):95-107.

[2]Sanguansermsri J,Gyorgy P,Zilliken F.Polyamines in human and cow′smilk[J].Am JClin Nutr,1974,27:859-865.

[3]Romain N,Dandrifosse G,Jeusette F,et al.Polyamine concentration in ratmilk and food,human milk and infant formulas[J].Pediatr Res,1992,32(1):58-63.

[4]Ploszaj T,Ryniewicz Z,Motyl T.Polyamines in goat′s colostrum andmilk[J].Comp Biochem Physiol B,1997,118:45-52.

[5]Kelly D,King T P,Brown D S,et al.Polyamide profiles of porcinemilk and of intestinal tissue of pigs during suckling[J].Reprod Nutr Dev,1991,31(1):73-80.

[6]Motyl T,Ploszaj T,Wojtasik A,et al.Polyamines in cow′s and sow′smilk[J].Comp Biochem Physiol B Biochem Mol Biol,1995,111(3):427-433.

[7]Loret S,Brolet P,Pierzynowski S,et al.Pancreatic exocrine secretions as a source of luminal polyamines in pigs[J].Exp Physiol,2000,85(3):301-308.

[8]Cheng Z B,Li D F,Ge C R,et al.Polyamines in sow colostrum and milk at different stages of lactation[J].Anim Sci,2006,82(1):1-6.

[9]O′Quinn P R,Knabe D A,Wu G.Arginine catabolism in lactating porcine mammary tissue[J].J Anim Sci,2002,80(2):467-474.

[10]Bardocz S,Duguid T J,Brown D S,et al.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polyamines in cell regeneration and growth[J].Br JNutr,1995,73(6):819-828.

[11]Seiler N,Knodgen B.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procedure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natural polyamines and their monoacetyl derivatives[J].J Chromatogr,1980,221(2):227-235.

猜你喜欢
腐胺精胺哺乳
会哺乳的树
外源腐胺处理对黄皮甜瓜采后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腹腔注射亚精胺对小鼠卵巢组织多胺含量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腐胺和精胺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外源精胺对断奶仔猪血液精胺含量、脏器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
外源精胺在哺乳仔猪和哺乳母猪饲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亚精胺对诱导DNA凝聚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肠杆菌YSY1产腐胺特性及相关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