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

2010-04-13 07:11王英华张春云
山东医药 2010年21期
关键词:病房抗生素口腔

王英华,张春云

(临朐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朐 262600)

2006年 3月 ~2009年 4月,我院收治恶性肿瘤患者 176例,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将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176例患者中,男 105例、女 71例,年龄32~81岁。其中胃癌 88例,肝癌 23例,胰腺癌 10例,乳腺癌 21例,食管癌 27例,结肠癌 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88例和对照组 88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恶性肿瘤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患者住单人或双人病房,固定专人陪护,所有用物专用,保持个人卫生;限制其他人员探视,出入病房人员均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帽子,患呼吸道疾病者严禁入其病室;合并感染者行细菌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情感支持。

结果:①两组院内感染情况:观察组院内感染 18例(20.45%),其中感染位于呼吸道 10例,口腔 4例,消化道 2例,皮肤及泌尿道各 1例;对照组院内感染 60例(68.18%),其中感染位于呼吸道 34例,口腔 11例,消化道 5例,皮肤 3例,泌尿道 2例,其他 3例。两组院内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讨论:院内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为降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我们体会,在早期护理干预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环境管理: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下呼吸道感染多为间接传播,可能与患者住院时间长、探视及陪护人员多、流动性大、传染源集中使病房空气清洁度降低,以及患者抵抗力低下有关。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安排单人或双人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每天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定时进行微生物监测。②给予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骨髓受抑制、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应酌情给患者输注新鲜血、白细胞悬液及丙种球蛋白,加强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可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易消化吸收的饮食,并根据医嘱酌情使用止吐药物;同时嘱患者少食多餐,进食速度宜慢,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选用全胃肠道外营养。③做好保护性隔离,减少感染机会:固定陪护人员,加强对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限制其他人员探视。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指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口腔护理;同时注意观察其口腔黏膜变化,合理选择漱口液。嘱患者外出时须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④侵入性检查及治疗的护理: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多需进行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肝穿刺、肺穿刺、鞘内注射、骨穿刺、静脉穿刺输液及采血等,以及导管侵入性治疗(如中心静脉置管、吸痰等)。因上述操作可直接破坏机体的屏障功能,增加病原体进入体内的机会,故医护人员行上述操作时,必须严格操作规范,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另外,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患者因抵抗力下降而致感染。⑤合理应用抗生素: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易致菌群失调,使病情延长,感染机会增多。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应做好各种培养标本采集,配合医生选用敏感抗生素,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疗效。⑥提供情感支持:在癌症病因中,心理、社会因素占重要地位。罹患癌症后,患者可出现心理创伤性精神障碍;大剂量化疗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各种损伤性检查等,可使其感到痛苦、恐惧和愤怒;疗效的不确定性可使其产生绝望、不信任等负性情绪;上述原因均可诱发院内感染。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给予心理关怀,护理过程中注意其主诉及对疾病的看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做好解释、疏泄和处理。

总之,药物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清洁的住院环境,对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有效地控制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各项关键措施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故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及掌握各种有关知识与技术,正确执行医嘱,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

猜你喜欢
病房抗生素口腔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更正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抗生素的故事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