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顺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

2010-04-13 07:11邹勤舟张福正楚建军赵涤非贺蓓娃杨开华
山东医药 2010年21期
关键词:鼻咽癌小剂量放化疗

邹勤舟,张福正,楚建军,赵涤非,贺蓓娃,杨开华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62)

2007年 3月 ~2008年 8月,我院采用小剂量顺铂(DDP)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鼻咽癌患者 38例,男 28例、女 10例,年龄 36~69岁、中位年龄 42岁,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非角化型癌。患者卡式评分≥80分,临床分期为局部晚期,均为首次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19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化疗:治疗组将 DDP 10 mg/m2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滴,第 1、3、5天,疗程 6~7周;与放疗同时进行。对照组将 DDP 30 mg/m2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滴,第 1~3、22~24、43~45天。两组化疗前均检查血象、肝肾功能、血糖及心电图,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象,出现Ⅳ级骨髓抑制即终止化疗。放化疗结束后,均继续行DDP+氟尿嘧啶方案辅助化疗 6个周期。②放疗:两组均接受根治性外照射,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将原发灶和淋巴引流区(包括锁骨上区)均涵盖在调强靶区内全程照射。照射剂量:肿瘤区 2.1~2.2 Gy/f、总量 69.9~72.6 Gy/33 f;肿瘤复发高危区 1.8~2.0 Gy/f,总量 59.4~66.0 Gy/33 f;阴性淋巴结预防照射区 1.8~2.0 Gy/f,总量 50.4~56.0 Gy/33 f。危及器官限制剂量:33%腮腺体积<46 Gy,5%脑干体积 <50 Gy,脊髓 <45 Gy,晶状体 <5 Gy,5%视神经、视交叉体积 <50 Gy,33%颞颌关节体积 <50 Gy,33%颞叶体积 <60 Gy。出现Ⅲ级皮肤黏膜反应经对症处理无好转时,终止放化疗治疗。

参照 1999年 WHO肿瘤客观疗效标准评定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CR+PR为有效。参照美国RTOG标准和WHO抗癌药毒性表现及分级标准评定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每 3个月复查血常规、X线胸片、腹部 B超及头颅 MRI,出现远处转移症状时行相关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确定复发病灶性质,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用 SPSS10.0软件统计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近期疗效:治疗结束时,对照组 CR 16例,PR 3例,有效率 100%;对照组分别为 14、5例,有效率 10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现肺部第 2原发肿瘤 1例,肝和骨转移 1例。随访 13个月,治疗组、对照组 1 a局部区域无进展、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 100%、100%、100%和 100%、94.7%、100%。②疗程:两组总疗程均 114 d;治疗组平均每例完成辅助化疗6周期,对照组 5.47周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皮肤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口干及胃肠道症状,治疗组胃肠道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讨论:目前,鼻咽癌治疗仍为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同步放化疗疗效最佳;随着 DDP耐药和不良反应增加,新的治疗手段不断问世。小剂量长期连续细胞毒药物节律化疗提供了低毒高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其作用靶点是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诱导产生内皮细胞特异性抑制因子(TSP1)发挥作用。TSP1主要通过结合在内皮细胞上的 CD36受体起作用,该作用可阻止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但不发生于CD36阴性细胞(包括多数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和毛囊细胞),这是其低毒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发现,节律化疗方式可改善患者对某种化疗药的耐药,对肿瘤复发有独特价值。有作者提出,放疗与节拍器化疗联合可能克服肿瘤乏氧诱发的放射抗拒,提高放疗疗效。

本文治疗组给药方式模拟节律化疗,其胃肠道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耐受性较好,均完成规定疗程治疗;中位随访 13个月,其 1 a局部区域无进展、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为100%,说明小剂量DDP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鼻咽癌小剂量放化疗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