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秋印象

2010-04-13 15:54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秋分物候中医学

曲 进

一丝掠过面部的微风有了少许凉意,细细的雨水落在炙热的土地上,雨点的节奏和声音也变得轻柔起来,偶尔还能见到几片泛黄的绿叶从树间飘然而落。踩着时间之轮,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旋转,一转眼,我们人生的脚步迈进了又一个秋的季节。

季节及其季节的变换,是天体运行的映像。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三百六十度,对应时间大约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走行距离九亿多公里,形成一个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古中国人非常智慧地把这个轨道划分成二十四等分,每等分十五度,把地球和太阳相对运动的物候气象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又能分出三侯,立秋就是太阳行至黄经一百三十五度时的一个节气,而其三侯便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可见古中国人对节气的分辨之精细!有人曾评论说古代中国的科学对研究对象大约是缺少甚至没有分解,只有整体观察的,由此看来也并非完全如此,只不过是“分而有节、有至”罢了。

理同物候,人的生命起源并进化于天体运行之中,人的生命活动也与天体运行息息相应,所以,季节和季节的变换自然会在人的身体和心中留下许多印象。秋,也是一样。这种印象可以从关于秋的文字、文学和科学中感性和理性地体味出来。

一个秋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字体,经历了许多的变迁,是中国人应秋印象中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标识。甲骨文秋的字形为蟋蟀形,借虫以鸣秋,《说文》说秋为“禾谷熟也”,《尔雅·释天》释“秋为白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秋为“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汉字秋自甲骨文到后来的字形演变都以物候象征其中的涵义,之后更有“一叶落而知秋”的成语,同样是以物候象征秋义的,颇为形象而生动。

比较而言,不只中国人用物候以示秋,且西方人大约也如此。英语autumn的词义是 “the season when the leaves fall from the trees”或者“the season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when leaves change color”,这与中国人“一叶落而知秋”的描述“不期而遇”。

由于autumn意味着“the leaves fall from the trees”,所以西方人也将autumn称为fall。而正像fall的词义常常在西方人的心里诱生出的情感一样,中国人亦从叶落的萧瑟中生出了许多失落与悲愁的情怀。《广雅》注“秋,愁也”,还有“秋容”、“秋颜”、“秋闺”、秋士”等,这些词语虽然是用于描述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境遇,然其情怀却大致相同,折射出秋映射在人心里或人应秋印象中的一种独特的和共同的心理情感标记。细细玩味,我说,这一标记是浓的,就像秋天的雾,是细而柔的,就如秋天的雨,是微凉的,就好比掠面而过的秋风,一切都显得丰富、深沉和复杂。

秋映射在人心中的或人的应秋印象并不仅只是心理情感上的,而且也有身体上的。记起曾读过的很多小说中,常常都有类似“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了”(赵树理《福贵》)的描写,反映出人关于秋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种普遍的经验和认知。

实际上,关于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人从古至今的一种直觉体验,也同样是一个被中医学研究了很久远的医学问题和领域。

传统中医学中有运气学说专门研究天体之气与人体之气的相互运行,并借此建立了独特的时令病理论及其系统的临证医疗和养生方法。据此,秋天是湿、燥二气流行的季节,自立秋经处暑、白露到秋分为湿气主令,“天度至此,云雨大行,湿蒸乃作”,于是,脾气应之,其间,湿气由盛转衰,颇多反复,临近秋分便湿尽燥生,进入秋分、寒露、霜降期间的燥金主气之候,于是,肺气应之。湿、燥之气淫,或脾、肺之气虚,运气相应,便会生出伤湿、伤燥之病,而伤湿、伤燥,还有本病与伏病的区别。

秋伤于湿,概有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和湿温之分,因而便有了医生临证时灵变的伤湿之辨和随证之治。秋伤于燥,燥性有凉火之分,亦有燥气客于表,或化火劫伤肺络以及燥结盘踞于里之别,燥气淫客部位不同,临证所见及其治法也都相异。古时嘉言论燥之复气,引大易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目南论燥之胜气,病属凉,谓之次寒。至鞠通,论燥有胜气复气、正化对化和从本从标之说。这大约是中医学伤湿伤燥之本病的概论。至于伏病,因伏气不同,而发之病亦有所别。《内经》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后世医家喻嘉言先生恐“湿”系“燥”之误,遂修其为“秋伤于燥,冬生咳嗽”。再后来,历代医家逐步地从临证实践过程中将其统一起来,进一步发展成秋伏湿而痰嗽,秋伏燥而干咳的理论。良由立秋以后,秋分以前,先伤于湿,湿气内踞于脾,酿久成痰,痰袭于肺,气分壅塞,治节无权,直待冬来,稍感寒气,初客皮毛,渐入于肺,肺气上逆,则潜伏之湿痰,随气而逆,遂成痰嗽之病。俟秋分之后,先伤乎燥,燥气内侵乎肺,当时未发,交闭藏之令乃发,遂为金寒水冷之咳,总不越两太阴之治。

所以,无论是治湿或治燥之道,并非一致,医者如能于斯理中而玩熟,细察而方药,临证自然会有千载迷津,一朝点破而中鹄之效。此有一古医案为例:南乡张某,左脉如平,右关缓滞,独寸口沉而且滑,痰嗽缠绵日久,外无寒热,内无口渴。前医用散不效,改补亦不见功。不知此证乃系伏湿酿痰,痰气窜肺而致嗽,即经所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当理脾为主,利肺为佐。即以制夏、化红、茯苓、煨姜、杏仁、绍贝、苏子、甘草治之。约服三、四剂,痰嗽遂减,后循旧法出入,调治旬日而安。

除却临证悬壶,基于人应秋气的思想和理论,中医学还非常独特地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秋季养生方法以有效地预防本邪或伏邪之病。该方法大致包括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多个方面。这些养生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虽各有不同,然顺应“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的天运之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却是其中的大道纲要。

关于应秋的印象,说了这么些,虽然是大略的,然从中却能看出中国人和中医学对天人关系,对秋的认识和印象是非常独特的,想起现代科学新近发展起来的许多新兴学科,例如物候学、生物气象学、时间生物学等等,还有我们新近基于中医六淫致病论提出的生态病因学,很容易让我们体察出其中包涵的许多更加引人入胜的未来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秋分物候中医学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秋分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约旦野生二棱大麦在川西高原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分析
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