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丹溪对滋阴学说的贡献

2010-04-13 15:54焦振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丹溪朱丹溪阴气

焦振廉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03)

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哲学指导,因阴阳的偏胜偏衰而有阳实、阴实、阳虚、阴虚之病,相应的泻阳、泻阴、温阳、滋阴之法自然酝酿其中。因此滋阴作为治则治法范畴的普通概念,在金元之前的历代医学著作中早有论述。如《黄帝内经》中已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论述,并对阴虚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进行了描述:“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1]。又如《伤寒论》中将阴虚与某些具体病证的发生联系起来,如“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2]。《金匮要略》中不仅提及阴虚的病证,如“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还对阴虚的病机进行了阐述,如“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3]。隋唐时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对与阴虚有关的病证进行了论述,如“血为阴,阴虚而阳气乘之,即令汗血。此为阴气大虚,血气伤动,故因汗血出,乃至毙人”,“今阴气虚,阳气实,故身体五脏皆生热,其状吸吸而热,唇口干,小便赤也”[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不仅论述了与阴虚有关的病证,如“夫痹,其阳气少而阴气多者,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者,则痹且热也”,还提出了治疗的方药和腧穴,如“苁蓉散,主轻身益气,强骨,补髓不足,能使阴气强盛方”,“三里,主腹中寒,胀满肠鸣……阴气不足,小腹坚,热病汗不出”[5]。但是,尽管历代医家对阴虚及其相关病证的认识在不断提高,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在朱丹溪之前,“滋阴”仅仅是治则治法范畴的普通概念,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滋阴学说”。

1 滋阴学说的形成

朱丹溪是中医滋阴学说的创立者。在金元四大家中,朱丹溪属于河间学派。刘河间创“火热论”,强调火热致病,主张用寒凉药剂,其学术一传于荆山浮屠,再传于罗知悌,朱丹溪为罗知悌弟子。

朱丹溪师从罗知悌之前,于医无所成就,师从罗知悌之后方有所进益。罗知悌传刘完素之学,罗知悌治病无一定之方,每日有求医者,必令弟子诊视脉状,回禀后听其口授,用某药治某病,以某药监某药,以某药为引经,自有攻补兼用者,亦有先攻后补者,有先补后攻者,这使丹溪大悟“古方今病”之需“随时取中”也。朱丹溪《格致余论》载:“罗先生治一病僧,黄瘦倦怠。罗先生诊其病,因乃蜀人,出家时其母在堂,及游浙右,经七年。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欲归,无腰缠,徒而朝夕西望而泣,以是得病,时僧二十五岁。罗乃令其隔壁泊宿,每日以牛肉猪肚甘肥等煮糜烂与之,凡经半月余,且时以慰谕之言劳之……察其形稍苏,与桃仁承气,一日三帖下之,皆是血块痰积方止。次日只与熟菜稀粥将息,又半月,其人遂如故。”朱丹溪从而体悟“阴易乏,阳易亢,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以及“攻击之法,必其人充实,禀质本壮,乃可行也,否则,邪支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的治疗思想。

朱丹溪传承刘河间的学术,参考历代典籍的有关论述,在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引入理学观点为指导,精辟论说,精勤实践,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将“滋阴”从单纯的治则治法概念发展为有哲学指导、理论结构、系统方药和临床验证相对完整系统的“滋阴学说”,因而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朱丹溪滋阴学说除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外,还引入了宋元理学的概念。朱丹溪曰:“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又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从而为人体禀质为阳有余而阴不足,且相火易为“元气之贼”找到了哲学上的依据。

2 朱丹溪对中医滋阴学说的贡献

2.1 朱丹溪的滋阴学说基于病变多为相火致病的临床实际

朱丹溪认为“考诸《内经》少阳病为瘛瘲,太阳病时眩仆,少阴病瞀暴喑郁冒不知人,非诸热瞀瘛之属火乎?少阳病恶寒鼓栗,胆病振寒,少阴病洒淅恶寒振栗,厥阴病洒淅振寒,非诸禁鼓栗如丧神守之属火乎?少阳病呕逆,厥气上行,膀胱病冲头痛,太阳病厥气上冲胸,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少阴病气上冲胸呕逆,非诸逆冲上之属火乎?少阳病谵妄,太阳病谵妄,膀胱病狂颠,非诸躁狂越之属火乎?少阳病胕肿善惊,少阴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非诸病胕肿疼酸惊骇之属火乎?又《原病式》曰:诸风掉眩属于肝,火之动也;诸气膹郁病痿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属于脾,火之胜也;诸痛痒疮疡属于心,火之用也。是皆火之为病出于脏腑者然也。”由于如此,朱丹溪提出了“滋阴”的依据:“《礼记》注曰: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以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朱丹溪“滋阴学说”的理论结构大致确立。

2.2 在治疗方面朱丹溪阐述了阴虚的治疗原则

朱丹溪说:“经曰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6]朱丹溪还为“滋阴学说”配伍了系统的治疗方药,以适应临床上各种不同的阴虚病证。《丹溪心法》全书五卷凡一百条,其中相当部分涉及滋阴法的应用,如“火六”条称“有补阴即火自降,炒黄檗、生地黄之类”,“喘十五”条称“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产后九十二”条称“此热非有余之热,乃阴虚生内热耳,故以补阴药大剂服之”。此外,《丹溪心法·补损五十一》列大补丸二首,其一“去肾经火,燥下焦湿,治筋骨软”,其二“降阴火,补肾水”,龙虎丸,补下焦,补肾丸“治痿厥之重者”,虎潜丸“治痿,与补肾丸同”,补虚丸“补心肝脾肾”,三补丸五首,其一“治上焦积热,泄五脏火”,其二“治酒色过伤少阴”,其三治“阴虚”,其四“治体弱,肌肥壮,血虚脉大”,其五“益少阴经血,解五脏结气”[7],又有补阴丸、济阴丸等,虽未叙列功效,但据方名可知其补阴之功。除药物治疗外,朱丹溪还强调食疗的补阴作用,他认为“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为养阴之助”[6]。

2.3 朱丹溪滋阴学说用于临床具有较好的临床效验

《丹溪医按·肿胀十》载“金台一安人,七十一岁,好湿面,至此时得带下病,亦恶寒淋沥……又加补肾丸以生肾水之真阴”,《丹溪医按·眼目三十七》载“冯官人,左耳鸣。 此劳得之,法当补阴以镇坠之”[8],《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载“又司丞叔,平生脚自踝以下常觉热,冬不可加绵于上,常自言曰我禀质壮,不怕冷。予曰:此足三阴之虚,宜早断欲事,以补养阴血,庶乎可免。笑而不答。年方五十,患痿,半年而死[6],《丹溪治法心要》卷五载“一人燥热伤下焦,致小便不利。当养阴,当归、地黄、知母、黄檗、牛膝、茯苓、生甘草、白术、陈皮之类”[9],《局方发挥》载“余侄女,形色俱实,以得子之迟,服此药,背上发痈,证候甚危。余诊其脉,散大而涩。急以加减四物汤百余帖补其阴血”[10]。

3 结 语

朱丹溪在前代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理学观点为参考,结合亲身临床实践,对中医滋阴学说的形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滋阴学说被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其基本理论结构却处于大致稳定的状态。朱丹溪的“滋阴学说”由于其严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更大的实践价值,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医学术的发展,并对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有直接指导作用。明代张景岳批评刘河间的寒凉之法,却继承了朱丹溪的滋阴学说并补充完善之,临床善用熟地以滋补阴液。清代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叶天士与吴鞠通针对温热病邪伤阴的特性,总以“存阴”为告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医案采用“滋阴”或“存阴”的方法,如在一则医案中告诫“气分热邪未去,渐次转入血分,斯甘寒清气热中必佐存阴,为法中之法”[11],吴鞠通则提出“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12]。

[1]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341,341,569.

[2]张仲景.伤寒论[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9:36.

[3]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1,16.

[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32,116.

[5]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54,70,41.

[6]朱丹溪.格致余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8-29,7,25-26,7,22,20,10,22.

[7]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8,116,209,153,155,154.

[8]朱丹溪.丹溪逸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22,68.

[9]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83.

[10]朱丹溪.局方发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5.

[1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22.

[12]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27.

猜你喜欢
丹溪朱丹溪阴气
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朱丹溪拜师
八三感怀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浅谈丹溪学派传承悠久之因*
朱丹溪治病惩恶两不误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青梨
古代名医朱丹溪的治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