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工程建设的思考

2010-04-14 06:39牛秀岭
山西水利 2010年12期
关键词:干线水价用水

牛秀岭

(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1 引黄工程北干线受水区水资源概况

同朔地区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我国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朔地区在国民经济、社会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朔地区水资源的先天匮乏以及城市供水的严重不足,带来的是城市水源的过量开采、严重超采乃至破坏性开采,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有害的环境工程问题,水危机日趋严峻。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大同、朔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00 m3,远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人均500 m3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界限,水资源十分贫乏。山西省1/3的煤炭和电力出自同朔两地,两市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5%,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倍,在山西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朔地区缺水主要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同朔地区同处山西省最北端,境内天然径流量小,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同属于桑干河流域,市区周边主要有御河、口泉河、十里河、淤泥河、万泉河,分属桑干河一、二级支流,由于自然原因以及河流污染致使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小,如大同市最大的河流——御河,原本的河道变成了现在的练车场。天然径流减少导致了地下水超采,多年来,大同市一直靠掠夺性开采地下水来支撑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城西、城南及城北三个主要漏斗区,总面积已超过100 km2。漏斗的形成造成含水层失水、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1]。

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朔地区成为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区域内有多家煤矿以及火力发电厂等。煤、电均是高耗水产业,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大同煤矿的龙头企业——同煤集团,日需水量为13万m3,实际日供水量9万m3,日缺水量达4万m3。同样的缺水状况还出现在周边电厂,这些企业为地方经济及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工业生产用水造成的水资源匮乏,同样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随着煤炭总量的减少和企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一些重大的工业转型规划因缺水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制约。如朔州市新兴工业园区——平鲁区制订了10年计划,依托煤炭产业进行深加工的甲醇、合成氨以及煤矸石加工厂等投资上亿元的大工业项目,因缺水制约了这些项目的投产和运行。据测算,引黄工程北干线建成后,以供水5.6亿m3的能力计算,可新增工业产值近400亿元,不仅可用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的用水需求,还可使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统计表明,同朔地区仅煤炭、电力行业每年由于缺水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随着缺水越来越严重,同朔地区通过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及引水等措施以最终解决“水荒”问题。其中引黄工程北干线是解决同、朔两市工业、生活用水的一项长距离大型引水工程,是推动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全面发展、振兴山西省经济的重大举措之一。

2 引黄工程北干线概况

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是万家寨引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大同市和朔州市提供工业、生活以及生态用水。供水区总面积达5 162 km2,其中包括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和新荣区,朔州市的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怀仁县等。

工程从偏关县下土寨分水闸起,经平鲁、朔州、山阴、怀仁至大同南郊水库,线路总长161.1 km,设计引水5.6亿m3/a,近期年引水规模2.96亿m3/a。

主要建筑物有:南北干分水闸1座,隧洞1座,长43.75 km,倒虹2座。平鲁地下泵站总装机容量4 000 kW,朔州供水线路长1.435 km;赵家小村水库旁通管线,长1.7 km,调节水库2座,水库库容分别为:耿庄水库236万m3,赵家小村水库550万m3。总干线一、二、三级泵站各增装2台套进口机组,单机流量均为6.45 m3/s[2]。

大梁水库是引黄入晋北干线4座调蓄水库中库容最大的一座,也是北干线实现全线通水目标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水库位于平鲁区井坪镇西北约 3 km的下称沟内,总库容2 260万m3,正常蓄水位1 398 m,最大坝高26 m,坝长1 145 m,为黄土心墙砂壳坝。工程建成后,将对同朔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和一期南干线一样,北干线整个输水系统全线微机自动化控制,由设在太原市的调度控制中心进行远方控制。其中,平鲁泵站为北干线动力环境、监控中心,负责北干线输水线路的远方集中调度和控制。建立了光纤通信为主要传输手段的引黄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

3 引黄工程值得注意的问题

3.1 水价问题

引黄一期按最初的设计意图,用引来的黄河水来替换太原市每天大量超采的地下水,遏制太原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但实际运行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引来的黄河水经水厂处理,最后送到用户家中,成本价在8元/m3左右。这一水价不仅远远超出了当地不到3元/m3的平均综合水价,也远远超出当地城市居民和企业的可承受能力,用水户从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倾向于采用当地水源,阻碍了水环境改善及和谐水社会的建设,大量的水资源闲置在汾河水库而难以发挥其效益,最终直接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工程不能做到自负盈亏,需要财政进行补贴。朱春耀[3-4]等分析了成本水价偏高的原因:一是投产初期引黄工程销售水量远低于其供水能力,工程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高额的贷款利息促使水价抬高。

因此,合理测算引黄北干线工程水价十分重要。水价测算分析要充分吸收一期工程的经验教训,科学系统地对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当地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受水区水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以促进用水户接受使用工程调水、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相协调的合理的水价方案。以期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实现引黄工程良性运行、企业和居民合理水费支出、水价平稳过渡的目标。

3.2 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健全水务管理机构体制。在原有水务管理机构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自来水、自备水、农灌三家取水一体化进程,实现水资源的统一优化配置,避免由于各方利益所造成的滥采、超采,为引黄工程上市奠定基础。第二,引黄工程全线建成之前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格限制超采量,减小强开采区开采密度及强度。

4 结语

第一,引黄北干线的建立可有效解决同朔地区的缺水问题,满足煤电基地、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可为发展煤化工、建材和生态产业等高新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引黄工程北干线是一项大型远距离输水工程,调水线路长、梯级泵站提水扬程高、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设计施工难度大,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相关的经验可供借签,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攻关课题,为广大学者提供了科研、生产实践以及管理的平台,其成果将为相关长距离调水提供借鉴。

第三,引黄工程北干线的水价问题关系到能否造福一方水土,应在一期工程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工程投资规模、特点、受水区供水成本结构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订水价,既考虑引黄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又考虑引黄工程建成后受水区在多水源供水格局下,使受水区企业和居民最大限度地使用引黄水,发挥引黄工程的功能,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引黄工程在建设的同时,应加大节水生态型城市建设,改变城市产业结构,逐步进行煤炭、电力、化工等高耗水工业转型,大力发展相关第三产业,创立节水型城市,加大水资源基础工作及其相关的科研,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1]息海疆.大同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浅析[J].地下水,2003.25(2):119-121.

[2]孟杰.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两部制水价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8(8):14-18.

[3]朱春耀,李江深.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水价分析[J].人民黄河,2003.25(6):1-2.

[4]何志萍.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水价分析研究[J].山西水利,2010(1):35-36,42.

猜你喜欢
干线水价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节约洗碗用水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中小城市交通干线模糊控制的实现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一次性用水
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