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大运河景观设计

2010-04-17 02:11承钧张丹
山西建筑 2010年30期
关键词:滨水淮安大运河

承钧 张丹

淮安是一个“四水穿城”的城市,其极具特色的滨水城市面貌正逐步发展。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堪称水利工程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伴随历史的发展,京杭运河已成为承担我国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输的“黄金通道”,其对沿岸城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

1 项目概况

大运河从淮安市区北部穿过,与里运河、古黄河、盐河一起架构了淮安城市蓝色网络,形成了中国江北城市中独具魅力的水网城市景观格局。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是构成淮安“绿水城市”水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规划范围西起北京南路,东至运东闸,全长约14 km。

2 规划研究与定位

2.1 规划定位

一条以工业遗迹和运河文化为线索,具有新时代气息和航运功能的“兴淮之河”,使之与古黄河、里运河、盐河一起成为淮安重要的城市名片和形象窗口。

2.2 规划理念

“链”曲——运河之都的理念可以解读为以下3个层面:

1)从城市的机理来看:淮安城市是几何直线的布局,而大运河曲线的线条为城市带来了自然的活力,规划中“船链”一样的步行廊道串联了各个功能区和景观节点,水路的契合,形象鲜明地强化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2)从历史文化来看:强调航运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联系,以及场地内部各功能区之间的串联关系,体现规划设计的层次性和整体性。3)从场地空间来看:场地在立体空间为人们提供创造了多变的感受,设计中不同标高的滨河路不仅在横向上是连续的步行通道,在纵向上也同样有多个高架廊道相连,增强了道路系统的便捷性。

2.3 规划目标

以京杭大运河的生态为核心,通过对运河文化的研究及生产岸线的合理整合与布置,同时完善滨河道路系统,从而形成完整的景观骨架,实现对运河滨水界面有效利用,使之成为彰显淮安“航运文化”与“绿水城市”的重要窗口。

2.4 规划结构

本规划通过对基地现状资源的合理整合及有序梳理,最终形成“一链、五区、多点”的整体结构。1)一链——蓝色之“链”。以京杭大运河河道为雏形,衍生为“链”的基本骨架,并借鉴运河的文化元素,实现对分布于沿线的五大片区以及多个景观节点有机串联。2)五区。以现状特征、区域位置以及上位规划的控制为依据,将大运河分为工业遗迹保护及展示区、文化名城片区、生态家园(名人故里)、活力新城片区、生态湿地颐养区。3)多点。沿线在五个片区,根据不同片区的主要特征设置与其主题相切合的景观点,从而进一步丰富整个大运河滨水景观带的内容。

3 片区详细规划

3.1 工业遗迹保护及展示区(工业之链)

3.1.1 规划说明

对运河沿岸的工业遗迹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将当代景观手法融入老船厂的工业设施重塑及厂房改造中,通过引入一些重要项目,如:船坞剧场、船舶博物馆、船舶艺术中心等,重新焕发运河工业的魅力,使运河历史得以保留及延续。

3.1.2 项目引进

1)船坞剧场:用现场遗留下的大型构筑物(厂房、船只等)进行改造,提供能进行文艺演出等公共活动的场所,丰富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2)船舶博物馆: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运河风采及历史,同时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3)船舶艺术中心:以工业遗留物的结构、形态等作为母体,加以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向人民讲述淮安船舶发展历史,并引进一些商业服务设施,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3.2 文化名城片区(文化之链)

文化之链见图1。

3.2.1 规划说明

周边分布高教园区,该地块规划定义为文化名城片区,该区以展现创意文化为主要内容,结合基本的造园元素及手法,重点建设IDEA PARK创意艺术公园、九龙湖公园。同时结合周边的高教园区打造兼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活力滨水景观区域。

3.2.2 项目引进

1)IDEA PARK创意艺术公园。该地区是政府投资未来的途径,其主要内容包括:idea展示、idea实验,公园设施发动社会创意,idea旧物利用,广告试验区,不同艺术感觉的涂鸦区,艺术普及同业设计、软件设计、摄影、音乐、雕塑区,面向社会的生活idea创意展示区。2)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定性为公共开放型公园,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的公共空间。该公园以体现运河文化为主题,以硬质小品、旱喷等景观小品为载体,以淮安的特色符号为元素,展现运河文化的精髓。

3.3 生态家园/名人故里(人文之链)

3.3.1 规划说明

周边分布大量的居住用地,并且还具有位于里运河与大运河之间的区域,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丰富。结合运河的滨水景观及生态景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生态家园。

3.3.2 项目引进

运河雕塑公园:雕塑公园是集艺术欣赏、研究、普及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的特色艺术雕塑以艺术的手法和多变的材质为手段,以航运文化为主题,运用多种运河符号展现运河的历史文化。

3.4 活力新城片区(休闲之链)

3.4.1 规划说明

结合生态商务新城的定位,将该区块建设成以商业、休闲、娱乐、生态为一体的滨河活力地带。

3.4.2 引进项目

1)休闲产业园:引入休闲书吧、异国情调的特色餐厅、国际著名的咖啡连锁、国内外高端休闲品牌以及高档写字楼等项目,提高该区域的商业气氛,以推动滨水经济的发展。

2)“翡翠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运河与里运河之间的区域,有利于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形成。通过引进餐饮、娱乐、养生、酒店及高档住宅等项目,打造如“运河人家”、运河会所、“运河印象”等精品项目,提升运河形象。

3.5 生态湿地颐养区(生态之链)

生态之链见图2。

3.5.1 规划说明

生态颐养区通过慢节奏生活主题园与四个自然主题园打造湿地水体生态链,形成一个绿色的自然博物馆,使游人在游赏自然景观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3.5.2 引进项目

1)流动的湿地之园:通过“天园”“草园”“地园”“水园”景观的营造,创造出不同的湿地景观效果,参与者感受到“流动的花园”的美,欣赏不同花园的植被和花卉。2)国家水利公园:水利枢纽主题公园将集防汛抗旱、工程观摩、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景观旅游、会议接待为一体。公园内设置水利成就展示,规划了安澜塔、淮河安澜博览馆、水利碑廊、淮河微缩景观。3)慢节奏生活主题园——设计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都市人逃离烦扰的快节奏生活,人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4 结语

本次设计使城市规划与景观相融合,能够与自然息息相通,以地域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突出大运河的人文景观特色,强调地域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的韵味,是巧妙的环境景观设计。

[1]郭 锐,范 韬.城市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1):73-74.

猜你喜欢
滨水淮安大运河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