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发展历史——史诗般的巨幅长卷

2010-04-20 08:28
世界海运 2010年7期
关键词:水运历史发展

>> 泉州湾宋代海船 图片由魏启宇提供

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屹立于世已经有5000年历史。中国水运史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文明史的形成和发展曾经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中国发展水运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拥有海岸线18 000 km,河流5万多条,总长42万km,有大小湖泊900多个。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兼有大陆和海洋特征的广袤国土上,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发展水运。

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独木舟和排筏就已在天然河流上被广泛使用。在浙江省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距今7000多年前,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推进航海工具出海渔猎。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到了汉代,我国已有坚固的船舶,并已使用风帆和平衡舵,凭借季风远航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宋代已将指南针用于航海,这是我国古代航海技术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大影响。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是我国当时与东南亚海上贸易繁盛的见证。明初郑和7次下西洋,组建了200多艘海船、2万多人的庞大船队,历访30多个国家,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使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走上了鼎盛时期。

我国港口发展在历史上有过光辉的篇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东部渤海沿岸即出现碣石港,发展为今天的秦皇岛港。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元代曾来我国游历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拔图塔在游记中称:泉州港“为世界最大港之一,实则可云唯一的最大港”。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河港口的性质,在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了,当时大食、波斯的航商侨居扬州港者有数千人之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可见当时的扬州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

内河航运的发展与我国文明史有着更密切的联系。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古时很多王朝建都于黄河之滨,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可以利用黄河水运。长江水系水资源丰富,有灌溉和舟楫之利,历来是我国繁荣富庶之地。我国运河建设的光辉历史是举世公认的。南北大运河最早起于春秋末期吴国开挖邗沟,以后经过隋、元两朝大规模的扩建和连接,最后形成一条纵贯南北长达1700余公里的大运河。这条运河无论从工程规模还是建筑水平上看,在世界古代水运工程史上都是罕与伦比的。

近代中国水运史是一部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受外国人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中国海上和内河的广大水域,竟成为帝国主义者的天下!中国水运事业在压迫下求生存,在反抗中求发展。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的轮船业也随之兴起,先后成立了若干海上和内河航运公司,它们在近代水运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总的看来,水运事业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水运技术有所进步,但步履蹒跚。近代水运事业孕育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之一的海员,他们是推动近代水运事业发展的动力,他们的反抗斗争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建国以后的现代水运史是最辉煌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祖国已恢复和勃发了青春的活力,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各项事业的兴旺,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水运事业取得了过去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伟大成就。远洋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建成一支包括具有各种船型的远洋船队。沿海和内河相继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港口和专业化的深水泊位,以及与港、航相配套的各种设施,包括集疏运系统、修造船工业、航务工程、通信导航、船舶检验、救助打捞、航域环境保护等,还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水运科研设计机构、海运院校和出版部门,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运体系,并正向现代化高速迈进。

几千年的水运史,是一部经历盛衰起伏的历史。它是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因素的消长而消长的,归根结底,是受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和制约的。纵观中国水运史,虽然经过许多曲折,走过不少弯路,但成就始终是主流。对历史上的成败得失,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从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鉴古知今,古为今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几千年的水运史,是众多的先驱者和劳动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创造的历史。从古代到中世纪,众多的航海者远涉海洋,历尽艰辛,航行在中国沿海以及通向亚非的航线上,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隋朝开运河,参加运河施工的民工上百万人,死者不计其数,运河的建成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垂青史的航海家、水运事业的建设者。如秦代的史禄,三国时的卫温,晋代的王浚、孙恩,唐代的刘晏、李处人,元代的郭守敬、朱清、张碹,明代的郑和、郑成功,清代的靳辅、徐寿,民国时的卢作孚等。建国以后,为水运事业献身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更不胜枚举。前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崇敬,值得我们学习。

几千年的水运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历史上先驱者的活动和祖先留下来的光辉业绩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大力加以宣传,使人民知之愈深对伟大祖国就会爱之愈切。我国从古至今的水运发展史上有许多工程上的奇迹、运输上的伟业、水战上的壮举,这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突出的地位。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将几千年水运史的光辉业绩放到世界范围内,就可以从相互比较中认识其价值,从而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水运历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