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粗饲料分级指数的粗饲料对奶山羊血液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

2010-04-28 10:12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孙满吉刘彩娟张永根
中国饲料 2010年15期
关键词:奶山羊乳脂反刍动物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李 然 孙满吉* 刘彩娟 张永根

不同品种粗饲料间的营养价值各有优缺点,用单一指标(干物质或粗蛋白质)不能准确分析牧草品质的好坏,对于DM和CP含量差别不大的粗饲料评定更是无从下手。科学评定粗饲料营养价值的技术必须综合考虑能量、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及动物的自由采食量(王旭和卢德勋,2005)。卢德勋(2001)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技术体系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的途径。GI指数把粗蛋白质和纤维物质指标进行综合,同时把动物对该种粗饲料的随意采食量作为一个主要评定指标。王吉峰和王加启(2003)认为,GI的提出是粗饲料评定指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使用精粗比来评定日粮优劣,或测定粗饲料的DM或CP评定日粮好坏,评定不够全面和科学。本试验根据GI指数理论研究GI值不同的粗饲料对奶山羊血液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进一步验证GI粗饲料评定指数的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选用40只年龄3岁、体况良好,体重(45.25±2.25)kg,产奶量 1.50±0.42)kg,泌乳天数为(150±20)d 的经产关中奶山羊正常代谢笼饲养,每天06∶00和18∶00两次等量饲喂,足量饲喂自由采食,保证每天给料均有剩余,记录每组采食量,预饲期15 d。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处理,将40只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虎尾草)、Ⅱ组(玉米秸秆)、Ⅲ组(羊草)、Ⅳ组(苜蓿)。分别饲喂不同日粮,试验结束后抗凝管采集血样15 mL,分别用于测定VFA、氨基酸和血液生化指标。每天挤奶两次(08∶30,16∶30)并称重,10 ℃保存,用于测定乳成分。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 样品分析和测定

1.3.1 四种粗饲料常规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 饲料CP测定方法采用GB/T 6432;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测定方法采用GB/T 20805;饲料水分的测定采用GB/T 6435;GI[按卢德勋(2001)提出的方法]的计算公式:GI=(DMI×ME×CP)/NDF;式中 DMI为粗饲料干物质自由采食量,kg/d;ME 为代谢能,(MJ/kg);CP 为粗饲料粗蛋白质含量,%/DM;NDF为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含量,%/DM。

1.3.2 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 每天记录采食量和产奶量。

1.3.3 血浆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先将血浆制备成无蛋白血滤液,再用日本岛津GC-7A气相色谱仪依内标法进行测定,内标物为巴豆酸。取上述滤液1 mL加入2 g酸性吸附剂和4 mL巴豆酸溶液,摇匀、澄清后上机测定(胡红莲,2008)。

表1 奶山羊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3.4 乳成分测定 使用乳成分自动分析仪测定乳蛋白、乳糖、脂肪、非脂固形物。

1.3.5 奶山羊血浆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血浆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6 血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取1 mL血浆加入4 mL 5%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将血浆蛋白沉淀,在4℃下15000 r/min离心25 min沉淀血浆蛋白,吸取上清液保存于-20℃冰箱中,待测定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

1.4 试验数据处理 数据用SAS V8.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粗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见表2。

2.2 四种粗饲料GI结果 由表3可见,四种饲草的GI(NDF)值结果大小排列顺序为:Ⅳ组苜蓿>Ⅲ组羊草>Ⅱ组玉米秸>Ⅰ组虎尾草。

表2 四种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

表3 四种饲草GI结果

2.3 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 由表4可见,随着饲喂粗饲料GI指数的提高产奶量逐渐,其中Ⅳ处理组产奶量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物质采食量逐渐升高,其中Ⅱ~Ⅳ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表4 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kg/d

2.4 泌乳奶山羊血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由表5可见,血浆中乙酸、丙酸随着饲喂粗饲料GI指数的提高在血浆中的浓度显著增高 (P<0.01)。血浆丁酸浓度中Ⅲ处理组和Ⅳ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5 奶山羊乳成分的测定 从表6可见,随着饲喂粗饲料GI指数的提高,乳脂率的含量逐渐升高,其中Ⅳ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Ⅳ处理组乳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变化不显著(P>0.05)。

2.6 奶山羊血浆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从表7的测定结果可见,葡萄糖含量Ⅰ~Ⅳ处理组逐渐提高,其中Ⅲ处理组和Ⅳ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总蛋白的含量呈升高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5 奶山羊血浆中VFA的测定(n=4)mg/L

表6 奶山羊乳成分的测定(n=4)%

表7 奶山羊颈动脉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n=4)

2.7 血浆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由表8可见,血浆中赖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Ⅳ处理组氨基酸数据中,蛋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升高显著(P<0.05)。血浆中总氨基酸含量Ⅰ~Ⅳ组分别升高了1.5%、2.4%、3.6%和4.4%。

3 讨论

3.1 四种粗饲料对奶山羊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从表4可见,随着饲喂粗饲料GI指数的提高产奶量提高。研究表明,苜蓿的营养物质消化率较高(张涛和胡跃高,2003)。苜蓿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中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较高,达62.7%,高于玉米秸秆43.8%和羊草40.24%(李胜利,2002)。饲喂高NDF浓度的日粮会增大瘤胃内食糜的体积,降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降低饲料中NDF浓度,有助于提高奶牛的 DMI(Tjardes等,2002)。 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越大,产奶量也随之提高。本试验中Ⅰ~Ⅳ处理组中NDF的含量逐渐下降,所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升高,产奶量也相应升高。NDF的含量是影响DMI大小的最主要因素,NDF的含量越高DMI越小。

表8 血浆中氨基酸的含量的测定(n=4)mg/L

3.2 四种粗饲料对泌乳奶山羊血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日粮中添加粗饲料会提高反刍动物血浆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反刍动物日粮的40%~80%。粗饲料中55%~95%的纤维素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产物。不仅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而且参与各种代谢,并参予乳汁的合成。本试验中Ⅰ~Ⅳ处理组中NDF的含量逐渐下降,干物质采食量显著升高,奶山羊从日粮中获得了更多的营养,粗饲料的摄取也相应增加,多摄取的纤维素大部分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使得Ⅰ~Ⅳ组中乙酸、丙酸在血浆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丁酸浓度中Ⅲ处理组和Ⅳ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3 四种粗饲料对奶山羊乳成分的影响 从表6可见,随着饲喂粗饲料GI指数的提高,乳脂率的含量升高,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和NDF含量的减少是乳蛋白和乳脂率升高的主要原因。Ruiz等(1995)报道,将荷斯坦奶牛日粮中的NDF浓度从31%增加到39%,结果发现,随着NDF含量的增加,产奶量、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奶牛日粮DMI和有机物消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乳蛋白含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随着日粮中NDF含量的增加,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奶牛泌乳净能(NEl)下降和微生物蛋白合成减少,乳蛋白也就随之降低。本试验中Ⅰ~Ⅳ组中NDF的含量逐渐下降,乳脂率、乳蛋白升高的结果与其一致。随着干物质采食量的升高,血浆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相应提高,其中乙酸是乳腺合成乳脂的主要前体物质,是反刍动物主要的供能前体(Purdie等,2008),乙酸在体内主要通过乙酰辅酶A在还原性辅酶(NADPH)作用下合成体脂和乳脂,以此在体内储存能量和提高乳脂率。王茂荣和韩春来(2009)认为,丙酸浓度升高,会导致乳脂率下降。王佳垫和刘建新(2005)和王俊锋(2005)认为,发酵酸中丙酸浓度增加会使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刺激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入,提高了乳蛋白浓度。乙酸和丁酸的增加对乳脂率的作用大于丙酸对乳脂率的作用,最终乳脂率也提高。丙酸的增多又刺激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入,导致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升高,提高了乳蛋白。本试验的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十分吻合。

3.4 四种粗饲料对奶山羊血浆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喂粗饲料GI指数的提高,葡萄糖的含量逐渐提高,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总蛋白的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Ⅰ~Ⅳ组中NDF的含量逐渐下降,干物质采食量显著升高,提高了血浆中乙酸和丙酸的含量。乙酸在体内可以合成少量的葡萄糖,丙酸则是葡萄糖合成的主要前体物(Lemosque 和 Raggio,2006),所以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逐渐升高。

3.5 四种粗饲料对奶山羊血浆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发现,赖氨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甘氨酸、酪氨酸在血浆中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Ⅳ组蛋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升高显著(P<0.05);总的氨基酸含量Ⅰ组升高1.5%,Ⅱ组升高2.4%,羊草组升高3.6%,苜蓿草组升高4.4%。动脉血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分别来自消化道吸收、体组织蛋白的分解和静脉回流。Ⅰ~Ⅳ组中NDF的含量逐渐下降,干物质采食量显著升高,奶山羊可从消化道吸收更多游离氨基酸,动脉血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相应升高。高品质的粗饲料能提高反刍动物血浆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丙酸的增多刺激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入需求量增大,导致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

4 结论

4.1 GI指数能准确评定粗饲料品质。当几种粗饲料营养水平中DM和CP的含量差别不显著时,可以通过GI指数来进一步加以评定,GI指数与粗饲料品质高度相关。

4.2 四个处理组都提高了奶山羊的生产性能,提高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Ⅳ组(苜蓿)>Ⅲ组(羊草)>Ⅱ组(玉米秸秆)>Ⅰ组(虎尾草)。说明GI值越高的粗饲料替代青贮,日粮营养水平可以得到优化。

[1]胡红莲.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营养生理机制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2]李胜利.优质粗饲料一苜蓿干草和鲁梅克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乳业,2002,1:23 ~ 25.

[3]王吉峰,王加启.奶牛营养代谢对乳脂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3,30(2):6 ~ 10.

[4]王旭,卢德勋.影响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因素[J].中国饲料,2005,04:12~15.

[5]王茂荣,韩春来.奶牛日粮中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因素[J].饲料广角,2009,21:13 ~ 16.

[6]王佳垫,刘建新.泌乳反刍动物乳腺的氨基酸代谢[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53 ~ 1457.

[7]王俊锋,黄静,梁国义.泌乳反刍动物乳蛋白的合成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J].中国乳业,2005,2:24 ~ 27.

[8]张涛,胡跃高.苜蓿产品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J].中国草食动物,2003,23(5):39 ~ 40.

[9]Purdie N G,Trout D R,Poppi D P.Milk synthetic response of the bovine mammary gland to an increase in the local concentration of amino acids and acetate[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8,85:218 ~ 228.

[10]Ruiz T M,Bernal E,Staples C R.Effect of dietary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concentration and forage source on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cow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5,78:305 ~ 319.

[11]Raggio G,Lemosquet S,Lobley G E.Effect of casein and propionate supply on mammary protein metabolism in lactating dairy cow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6,89:4340 ~ 4351.

[12]Tjardes K E,Buskirk D D,Allen M S,et al.Netural detergent fiber concentration of corn silage and rumen inert bulk influ-ences dry matter intake and ruminal digesta kinetics of growing steer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2,80:833 ~ 840.

猜你喜欢
奶山羊乳脂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基于线粒体DNA D-loop 区序列分析中国及新西兰奶山羊遗传进化关系
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世界及我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关中奶山羊良种繁育技术应用现状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