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临床综合诊断

2010-05-09 07:12吴义师马伏灵
猪业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指压疹块猪丹毒

吴义师,马伏灵

(合肥德林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今世界各国尚未彻底净化本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危害。

1 病原学

猪丹毒丝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无抗酸性,不产生鞭毛,无运动性,易被普通染料染色,但也容易脱色。猪丹毒丝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恶劣环境中有较强生存能力,耐干燥,在12 ℃条件下,在猪粪便中能存活1~6个月,在冻肉、腐败的尸体、干燥血粉和鱼粉中能长期存活,在腌制烟熏火腿中存活几个月,但容易被普通消毒剂杀死。

2 流行病学

带菌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和鼻腔分泌物向外排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圈舍等,研究表明碱性土壤有利于猪丹毒杆菌存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高温夏季时多发,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有时暴发流行。主要侵害3~12月龄生长育肥猪。

近几年,猪丹毒在有些规模猪场呈季节性散发,在夏季较多见。这可能与猪蓝耳病病毒(PRRSV)、II型圆环病毒(PCV-2)和霉变的饲料原料引起猪群免疫力下降密切相关,且常常并发于PCV-2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猪丹毒(SE)潜伏期一般1~7 d,临床症状可分为3类: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另外,隐性感染也可发生。

3.1 急性败血型

以突然发病,急性经过和病死率高为特征,多见于流行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2~43 ℃,呈稽留热,食欲废绝,呼吸增快,黏膜发绀;无力站起,因疼痛有时发出尖叫;患猪眼结膜充血,有时伴有分泌物;育肥猪和成年种猪因高热不食,肠蠕动减慢出现粪便干燥,表面附有黏液;仔猪有时出现呕吐和腹泻;怀孕母猪容易发生流产;发病1~2 d后,皮肤上出现特征性病变,粉红色和黑褐色丘疹块,其大小和形状不一,方形或菱形居多,以耳部、颈背、腹部、尾部和大腿后部等较多见,开始时指压褪色,指去复原。临床上这种皮肤病变的严重程度直接与病的预后有关,粉红色到浅紫色斑块是急性非致死性猪丹毒(SE)特征,而黑紫色病灶通常表示动物将要死亡。患猪病程短促,突然死亡,个别病例可不表现任何症状而死亡;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有些病猪部分或大部分皮肤坏死,久之形成黑色干燥的革样痂皮;如果是耳和尾部感染严重,则出现坏死脱落。

临床剖检时,可见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切面多汁,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肝脏出血;心外膜可见淤斑和点状出血,特别是左心房;肺充血水肿;脾脏明显充血肿大,呈樱红色,边缘钝圆,切面隆起;消化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眼观肾肿大,皮质部常见斑点状出血,整个肾呈弥漫性暗红色,俗称“大红肾”。

在临床上需要注意鉴别急性猪丹毒和猪瘟:猪瘟导致的皮肤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暗红色、肿大、散发点状出血,呈贫血状态;猪丹毒导致脾脏樱红色,肿大但不见梗死灶,而猪瘟常常脾脏肿大不明显,常见边缘有暗红色出血性梗死病灶;猪瘟消化道病变主要在大肠,常见大肠有轮层纽扣状溃疡。

图1 猪丹毒临床症状 人工接种 33 h 后皮肤出现的疹块

图2 猪丹毒临床症状亚急性型皮肤出现的疹块

图3 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纤维素性微血栓 PTAH.×40

图4 心肌毛细血管内纤维素性微血栓 PTAH.×40

3.2 亚急性疹块型

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征性变化,疹块中央苍白,四周红色,俗称“打火印”,症状较轻,无病态,体温不高,或者升至41 ℃,但持续时间短,食欲不振,口渴,便秘。体温升高2~3 d后,皮肤出现方形、菱形和圆形疹块,凸出皮表,形状和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初期指压褪色,后期淤血,呈蓝紫色,指压不褪色。疹块发出后,体温下降,中央坏死,结痂痊愈,病程1~2周。

由于PCV-2引起的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导致在病猪耳、背部、腹部、前肢、后腿、臀部等部位广泛性出现各种大小不一的红斑、斑点、丘疹,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持续时间长,指压不褪色,保育猪和生长多发,病猪可见的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而猪丹毒架子猪多发,多见于夏季,皮肤疹块指压褪色,持续时间短,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有效。

3.3 慢性型

慢性猪丹毒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而来的,最普遍的特征是关节炎,感染3周后出现慢性关节炎,引起四肢关节不同程度炎性肿胀、僵直、变形,跛行或卧地不起;病理解剖时,可见明显的滑膜组织增生,囊内伴随有纤维沉积和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

另外,慢性猪丹毒还可引起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慢性心内膜炎可见消瘦,贫血,衰弱,听诊有心杂音,心律不齐,呼吸频数;剖检时可见心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或溃疡灶。皮肤坏死常见于病猪肩、背、耳、蹄及尾部等处,局部皮肤肿胀、坏死,变黑、变硬,脱落后遗留一片无毛而色淡的瘢痕。

4 实验室诊断

临床和细菌学检查是诊断急性猪丹毒最可靠手段,可用于病猪生前和死后诊断。可疑病猪血、脾、肝、肾及淋巴结等脏器涂片,姬姆萨或瑞氏染色,做显微镜检查。也可以利用所取样品接种于鲜血琼脂斜面或者肉汤培养中,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按丹毒丝菌特性进行鉴别定性。

血清学试验用于诊断猪丹毒的方法也比较多,包括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反应试验、沉淀反应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于一个猪群慢性感染的诊断最实用。

(略)

猜你喜欢
指压疹块猪丹毒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指压穴位治闪腰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猪丹毒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