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五大乱象背离低碳理念

2010-05-11 05:16蒋高明
人民论坛 2010年8期
关键词:桉树生态

蒋高明

当前,虽然各级政府都积极筹划“低碳”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搞循环经济等,但据笔者观察,仍有把“低碳”当作一个时髦标签到处乱贴的现象。“低碳”理念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前不少地方的许多行为与“低碳”理念背道而驰。

发展是“硬道理”,环境保护无形之中成了“软道理”

在“发展是硬道理”号召下,各级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一些项目明明存在高环境污染风险,但政府为了完成GDP指标,在利益与污染权衡之中,选择了前者。“宁愿被毒死,也不愿意被饿死”,成了发展污染工业的最强有力借口。再加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企业排污前赴后继。

在某地,笔者见到这样一个怪现象:某非法小淀粉厂,被环保部门没收设备后,封条还没有拆,设备就卖给了下一家非法小淀粉厂继续生产。环保局没收的设备怎么会进入市场流通呢?在发展经济的压力下,政府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包庇纵容,环保政策和执法一打折,污染企业胆子自然就大了。这是为什么我们一边强调环境保护,一边又看到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完成指标第一位,自然规律被忽略

一些地方为了完成环保指标,开建了大量生态项目,但是一些生态建设项目因严重违背自然规律,其实在破坏生态。我国“三北”地区,除了东北之外,大部分区域的生态背景是草原或荒漠,然而,我们却在这样生态严酷的地方植树造林。其出发点虽然是为了阻挡沙尘暴,控制水土流失,但几十年来,由于树木成活率低,不能形成有效覆盖,造林效果是不明显的。有专家利用遥感监测的数据显示,“三北防护林”实施32年来,植被覆盖度没有实质的变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降低。沙尘暴频繁入侵北京,就说明我们采取的草原或荒漠造林工程是有问题的。根据我们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的实驗研究,在风沙源区,如果尊重大自然的演替规律,减少牲畜破坏,草原尤其沙地草地,不用造林也能够恢复很好的植被,草本植物和本地灌木就可有效控制沙尘暴。

这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在热带亚热带的湿润地区,也有同样的破坏,人为造就了大量“绿色荒漠”。如为推动“林-浆-纸” 产业一体化发展,云南等地大量种植桉树。桉树作为外来树种,在中国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显然是不妥当的。而且桉树所种植的区域并非都是“荒山”,有些地方甚至砍伐了本地森林来种植桉树。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亚热带或热带山地,人为干扰后,生长了大量草本植物和灌丛,表面上是“荒山”,实际上就是森林的雏形。如果人不去干扰,严格封山,时间一长,就会育出良好的常绿阔叶林或热带森林。而在“荒山”上种植的桉树林,不仅蓄水性很差,满足其生长还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造成林地和周边土地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同时,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养分消耗严重,破坏了养分平衡,造成地力衰退,桉树“抽水机”和“抽肥机”的恶名由此而来。鉴于此,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认为,桉树种植一定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生态经营管理,水土涵养区坚决不能种植桉树,在缺水、少水的地区也要避免大面积种植。

同样道理,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树也会带来生态破坏。据专家分析,从持水作用看,热带雨林树木长得很高,有不同群落、不同层次,在很小范围内,就有很多物种,而橡胶林只有一个物种,胶林中的空间使林中水分极易挥发。由于树冠结构的差异,橡胶林的穿透雨量要远远大于热带雨林多层雨林的穿透雨量。再加上橡胶林的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林冠的持水能力也不如热带雨林,因而橡胶林容易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对地面形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保更加薄弱

抛弃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短短30多年来,农田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退化,突出表现在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壤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下降,农膜污染严重,最终影响到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滥用大农药、大化肥、农膜、添加剂、除草剂,已对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威胁。在农田基本建设出现萎缩,一些生物技术专家不顾构成产量的要素由“肥、水、土、种、密、保、管、工”八个方面决定的事实,一味引导国家发展转基因农业,实际上在这方面,中国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基因。

生态循环农业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质量和产量,且其技术在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有远高于美国、欧洲的农业从业人口,发展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进而占领国际市场,是我们的优势。然而,有机农业在中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这个技术并不被看好。因为牺牲环境的产业总是赚钱的产业,农业也一样。化肥农业或无机农业,是以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城市人的健康为代价的,但是很少有人来算总账。

老百姓对低碳的热情,被商家利用,而真正的生态保护却无人问津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老百姓对自然生态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商家摸清了消费者这样的心态,就动足了脑子打造“低碳名片”,有些地方政府也在高调打造“生态名片”。但实际上,这些行为离真正的生态还很遥远。有些省号称“生态省”,其实连一个村庄都没有实现生态化;一些房地产商声称建造生态房地产,其实所种植的植物与本地生态毫无关系,反而招来外来入侵物种;一些化妆品也用生态的牌子,实际上却是含有有害成分的化工产品;食品也标榜为绿色食品或者无公害食品,其实依然使用大量农药化肥、甚至是转基因技术。由于商家没有从骨子里改变发展理念,尽管生态的呼声很高,但民众对于那些打着生态噱头的产品的诟病在不断增加,生态热情也在被挫伤。

生态治理的科学示范工程“花钱多,见效少”

生态领域一些重大的科研计划,如水专项、垃圾专项、农田生态专项、生态退化治理专项等,所投入的科研经费动辄过亿,所提交的成果却多是中看不中用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在国外发表的所谓SCI论文,研究成果与要达到的目标严重偏离。

有些科学家为了推广自己的思路,争取项目,打着生态治理的旗号要资金;一些针对环境问题的重大课题研究,领军人物多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但他们的核心工作或许仅仅是游说决策者,任务是做几次报告,项目争取到以后,具体研究工作是他们的研究生或博士后来做,报告由手下人准备,甚至还有院士项目结束了都不知道到底研究了什么问题。在科学家也认钱的背景下,生态保护搞了多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一些关键的环境问题机理仍不清楚;一些具体治理措施缺乏实战检验,污染事件依然频发、自然灾害也接踵而至,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这些也就不足为怪了。

针对上述种种怪象,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不等于简单的节能减排,更不等于喊口号。建设低碳城市,考核官员要采取环境保护一票制,环境保护不能总是“软道理”了。(作者为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博导)

猜你喜欢
桉树生态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森林里的纵火犯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