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

2010-05-22 07:26徐寅杰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年12期
关键词:伊春指标体系林业

徐寅杰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4个层面展开:一是全社会层面,二是区域层面,三是行业层面,四是企业层面[1]。在企业层面、工业园区层面和城市层面实现了循环经济之后,有必要在特定行业的特定区域内规划实施循环经济,以保证最终在全社会层面实现资源的再循环。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和提供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行业。建国以来,林业产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不能循环利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林区因保障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而付出经济牺牲等。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产业处在市场经济重要转型期中,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提供林产品的双项任务,当务之急是适应形势,发展循环经济。为了能检验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设计一套可量化的测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最终建立物质流循环的林区经济,实现林区人民的共同富裕、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发挥,应当对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总体框架、具体指标选取及其权重和指标体系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根据评价的目的,对评价对象的结构进行系统剖析,将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分解成不同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个方面的具体衡量指标。指标体系可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

目标层主要说明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的状态或能力,用以识别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实施的总体趋势和总体效果,以及对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实施动态调控的总体把握程度。它是以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要求作为出发点而建立的目标函数[2]。

准则层由林业资源消耗、林业产业废物排放和林业资源综合利用3个方面组成,并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具体指标。这3个主要准则可以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相对应。林业资源消耗准则层主要描述林业产业创造单位GDP所利用或消耗的各类资源,这里所谓的“各类资源”,既包含森林资源和森林系统本身,也包含发展林业产业所要消耗的其他资源;该准则层反映了节能降耗,推进“减量化”,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林业产业废物排放准则层主要用于描述林业产业“三废”排放量,该准则层反映了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准则层主要反映林业产业“三废”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回收利用状况,体现了废物转化为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即“资源化”的成效。

指标层是指采用可测、可比、可以获得的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3],即具体指标。

2 评价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指标及其权重

2.1 选取具体指标的原则

在选取和设计具体评价指标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4个原则。

(1)易获取原则。在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到具体指标的可获得性的难易程度,尽量选取在行业及国家相关标准中已存在的具体指标;这些具体指标都具有成熟的测定方法,并常可以快速地使用现有数据,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比如在既有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中,“万元产值能耗”和“万元产值取水量”大多被包含在内,既说明这些指标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也说明与这些指标相关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且森林工业对煤炭等能源和水资源也有需求[4],因此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也必须将这两项具体指标纳入。

(2)可量化原则。应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因为定量指标有利于评价指标的数量化,通过量化表现的评价结果具有直观、清晰的特点,有助于准确把握不同的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差距。如有的学者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将“工业三废”统一在了一个具体指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中[5],由于“三废”包含面过广,这就给该指标的量化造成了困难。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就将该指标进一步细化为“林业产业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林业产业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和“林业产业万元产值木产品垃圾排放量”,使得这些具体指标的量化成为了可能。

(3)显著性原则。需要根据林业产业的具体情况,设置具有林业特色的指标。如一次性木产品生产和林木砍伐后遗留树根的处理问题,既是林业生产和林产品消费本身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与循环经济要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纳入“林业产业一次性木产品生产比重”和“林业产业树根回收利用率”这两个具体指标,以便更客观地考量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又彰显了该指标体系的特色。

(4)科学对应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恰当地对应某一准则层,如“林业产业万元产值木产品垃圾排放量”与“林业产业木产品垃圾再生利用率”,虽为木产品垃圾这一物质在流转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两道程序,但由于前者的“木产品垃圾”本质上还属于“废物”范畴,后者的已属于资源范畴,因此应当分别归为“林业产业废物排放”和“林业资源综合利用”这两个准则层。

2.2 具体指标释义

参照上述的理论基础和选取指标的原则,再结合《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并借鉴三类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归纳总结出10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具体指标

2.3 具体指标赋权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每个具体指标都从不同的方面评价林业产业实践循环经济的情况,而各个单项指标对评价总目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为反映这种区别,就要给不同指标赋予不同权重[6]。

由于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一个学界研究较少的新课题,其中既有传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如林业产业万元产值能耗,也有具有林业产业特色的指标,如林业产业一次性木产品生产比重,这些指标究竟孰轻孰重目前难以量化判断。在不能准确确定每个具体指标在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时候,对这两类指标等而视之是比较妥当的做法。因此,在此采用等权法,每个具体指标的权重指标相同,即各变量对综合指数的贡献相同,均为10%。

3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3.1 单个具体指标的无量纲化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由对每个具体指标的评价组成的。而每个具体指标都具有其独立的单位及数值范围,如林业产业万元产值能耗的单位是“吨标准煤/万元”,而林业产业一次性木产品生产比重的单位则是“%”,两个指标的数值范围必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评价工作中需要对具体指标进行一定的无量纲化,以统一的形式来表现各指标的得分情况,更为直观地体现各指标的表现优劣,并使不同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

功效系数法(Efficacy Coefficient Method)是常用的无量纲化方法,其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个具体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因此,这种方法能够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计算评分,有利于客观反映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量纲化方法。

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时,按每个具体指标的作用趋向分为正向指标、负向指标两种类型:正向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大越令人满意,相应的其评价值(以Vi表示)就越大的指标,如林业产业木产品垃圾回收利用率;负向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大越不令人满意,相应的评价值就越低的指标,如林业产业万元产值能耗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转换公式如下。

(1)正向指标:

Vi={100,Xi≥Si;(Xi-Fi)/(Si-Fi)×40+60,Xi<Si}

(2)负向指标:

Vi={(Fi-Xi)|Si-Fi|×40+60,Xi>Si;100,Xi≤Si}

在该计算公式中,Vi为计算最终得出的第i个具体指标的评价值;Xi为林业产业在第i个指标上的实际值;Si为该指标的满意值,应设置为可代表国内外同类行业先进水平的实际值。当林业产业某一指标达到(超过)这一满意值时,其评价值即为满分。而Fi是所允许的指标值下限,在林业产业循环经济评价中,可设为该具体指标全国、行业的平均值或国家、行业最低达标值。

3.2 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将每一个数据折算成以100分为满分的得分后,需要以加权平均为基础的指数评分法,将多个指标的单指标评价值(即俗称的无量纲化结果)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综合成一个综合评价值。相对于上述功效系数法的公式,以加权平均为基础的指数评分法具有简明直观、结论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其计算公式为:

V=V1×W1+V2×W2+V3×W3…… Vi×Wi

式中:V为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Vi为第i个具体指标评价值,Wi为第i个具体指标的权重。

在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中,由于赋权时采用等权法,所以W1=W2=W3……=Wi,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 V1,V2,V3……Vi的数值。

3.3 以伊春市林业产业为例计算综合评价值

伊春是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60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从2005年开始,伊春把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当作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以林木资源和木材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循环开发利用园区和产业链。木材综合利用产品主要有板式家具、人造板、小木制工艺品、机制木炭、纸及纸制品、利用锯沫发展食用菌类生产等[7]。所以,选择伊春市的林业产业数据来检验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十分合适的。

根据伊春市人民政府、资源林政局和统计局提供的2008年全年数据,经过上述功效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伊春市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评价值

以伊春市林业产业的评价工作为例进行综合指数计算,最终得到了85.9的综合得分。而在综合指数的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无量纲化后的各指标值之间的对比,分析评价对象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将来的改进方向。

以对伊春市林业产业的评价为例,从表2看出,其在万元产值能耗、木材消耗量、废气排放量和树根回收利用率等指标的得分较高,没有特别明显的失分项目。之所以能耗指标得分较高,这主要和林业产业的特点有关,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能源消耗主要以电力为主,煤、油消耗占比重不大,大多数企业以木材加工剩余物、废料等代替一部分原煤,既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能源消耗。2008年,伊春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了12.8%,而木材消耗量则下降了0.1%,可以说在保证产值增长的基础上维持了木材消耗量。而林业产业虽然对大气有污染,但废气排量并不大,因此废气排放量指标的得分也比较高。伊春在树根回收方面也颇有建树,其带岭林业局利用废弃树根造纸获成功,在这一方面明显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伊春在一次性木产品生产比重和废水排放量这两个指标上的得分都低于80。一次性木产品生产比重这一指标之所以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伊春存在大量的一次性筷子生产厂家,2006年伊春林区一年用于生产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的木材就多达14万m3,相当于伊春林区木材年产量(160万m3)的8.75%[8]。另外,由于水污染较严重的造纸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伊春在水污染排放这一指标上得分也较低。经过分析,可得一次性筷子制造业和造纸业是伊春林业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须改进的两个行业。

[1] 雷学勤,袁九毅,潘 峰,等.我国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1):15.

[2] 杨 浩,朱东元.我国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8(6):52.

[3] 李尔彬,王跃先,王 刚.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7(2):146.

[4] 马西迪:森林工业要建煤电厂须通过严格环境评估[N].亚洲时报,2008-12-23.

[5] 于波涛.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交流,2007(5):133.

[6] 王 虹.生态工业园区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18.

[7] 孙延华,李尔彬,蒋敏元.伊春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3):230.

[8] 刘德玉.伊春市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未来的出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15.

猜你喜欢
伊春指标体系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land produces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