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 Q10治疗后心功能及血清炎性指标的变化

2010-05-23 03:15
山东医药 2010年13期
关键词:辅酶阿托类药物

(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枣庄 277102)

2006~2009年,我们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 Q 10治疗慢性心衰患者 3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慢性心衰患者 105例,男 63例、女 42例,年龄(65.70±8.01)岁。其病因为高血压病 43例、冠心病 40例、糖尿病 22例。排除 30 d内急性冠脉综合征、瓣膜性心脏病、因全身性疾病或酗酒导致的继发性心力衰竭、不稳定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低灌注)、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者、并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等患者。

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 35例,均按照慢性心衰治疗指南规定对每个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Ⅰ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和辅酶 Q 10;阿托伐他汀 10mg口服,1次 /d;辅酶 Q 10 20mg口服,1次/d。Ⅱ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 10mg口服,1次/d。Ⅲ组加用辅酶 Q10 20mg口服,1次/d。三组疗程均为 12个月。患者治疗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计算 6min步行距离。统计分析采用 SPSS13.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 LVEF、6m in步行距离、血清 NT-proBNP、hs-CRP见表 1,治疗后Ⅰ组心功能较Ⅱ、Ⅲ组明显改善。治疗前后Ⅰ组血 hs-CRP水平与血NT-proBNP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0.71,P均 <0.05)。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 NT-p roBNP、hs-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 NT-p roBNP、hs-CRP水平比较(±s)

注:与Ⅲ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Ⅱ组治疗后比较,△P<0.05

?

讨论:CRP是炎症急性相反应的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揭示 CRP可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导致机体凝血、纤溶机制失衡,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能够独立预测冠心病患者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本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hs-CRP与NT-proBNP明显下降,LVEF升高,说明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降低其体内的炎性反应。阿托伐他汀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可能为:①抗炎作用:小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可直接转化为对慢性心衰治疗的临床益处。黄志军等认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心功能。②保护缺血心肌: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激活细胞内的一种蛋白激酶(Akt)有关。Akt不仅参与细胞生长及修复、糖代谢、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过程,还可通过激活 Akt信号通道阻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促进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进而保护血管和缺血心肌。③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心脏重塑:他汀类药物可通过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心衰发生发展的多种有害作用,包括介导血管收缩、钠滞留、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促进心肌细胞肥厚和活性氧簇形成等。④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非对照研究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⑤抗氧化作用:慢性心衰患者常合并氧化应激性增高,他汀类药物抗氧化作用可对抗之。

早期的小规模临床试验发现,无论心衰患者的病因是缺血性还是非缺血性,都能从他汀类调脂药治疗中获益。但也有学者认为,他汀类药物对心衰患者还可能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因为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甲羟戊酸-2-异戊二烯合成途径,而使辅酶 Q10合成减少。因此,他汀类药物有可能影响线粒体功能,损伤患者心肌和骨骼肌功能,而且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辅酶 Q10缺乏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本实验中,阿托伐他汀联用辅酶Q 10组患者 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比单用阿托伐他汀组显著,这可能与辅酶 Q10中和了他汀类药物的部分不良反应有关。他汀类药物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同时,也会降低体内辅酶 Q10的水平。辅酶 Q10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脂溶性微量营养物,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辅酶。其被熟知的主要功能是参与 ATP的合成,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辅酶Q10也具有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对于神经传导和肌肉细胞的完整也至关重要。此外它也是胶原和弹性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内缺少辅酶 Q 10会出现因能量不足导致的无力、背痛,也可能与心衰及神经损伤有关。长期大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后会使体内辅酶Q 10减少 ,尤其是已存在辅酶 Q10缺失者 ,如老年人、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他汀后,更易导致肌病、横纹肌溶解、左心室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本文阿托伐他汀联用辅酶 Q 10治疗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他汀治疗,其原因可能为加用辅酶 Q10能补充慢性心衰患者较低的辅酶 Q 10水平,改善骨骼肌及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辅酶阿托类药物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复合辅酶对多发伤后继发肝功能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前列地尔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