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药物

  • “拉唑”和“替丁”,治疗胃酸哪家强
    上看,“替丁”类药物是通过阻断壁细胞的H 2受体,来达到减少胃壁分泌酸量的目的,可抑制包括基础胃酸和膳食刺激胃酸的分泌。“拉唑”类药物则是一种酶抑制剂,可抑制中枢或外周介导的胃酸分泌,具有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已经达成的共识是,相较于“替丁”类药物,“拉唑”类药物的抑酸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都能抑制胃酸,但尽量避免二者合用对于酸性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首选的是“拉唑”类药物。它可与铋剂、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

    康复 2022年28期2022-12-12

  • 发挥他汀类药物最佳疗效
    隋洪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心脏病发作与卒中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应用广泛,不良反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服用此类药物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一、服药时间的选择他汀类药物主要的作用原理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因为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在夜间达到高峰,所以过去开发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由于药物的半衰期比较短,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疗效,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6期2022-08-04

  • “拉唑”和“替丁”,治疗胃酸哪家强
    酸反流常用的两类药物,它们都有助于减少胃酸的分泌。常用的PPIs药名品都有“拉唑”两个字,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而常用的H2RAs药品中都有“替丁”两个字,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那么,当出现胃灼热、烧心、胃酸反流症状时,究竟该选哪类药物呢?拉唑类药物和替丁类药物,哪类抑制胃酸更强呢?相较“替丁”,“拉唑”抑酸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胃酸对人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当缺乏或分泌过少时,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而当分泌过多时又会引

    康复 2022年31期2022-03-23

  • DNA损伤修复、TP53、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SCLC铂类药物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化疗方案是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第三代细胞毒化疗药物。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铂类药物对NSCLC 的治疗作用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而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这些个体差异密切相关[3-4]。因此,阐明相关基因SNPs 与铂类药物对NSCLC 的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能够指导临床铂类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实现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铂类药物是一类含铂的重金属配合物,能够与DNA 共价结合形成“铂-DNA”加合物,进而使DNA链间或链内交联,导致DNA

    山东医药 2021年3期2021-01-11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关系(作者Goh MJ等)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包括化学预防作用。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肝细胞癌(HCC),但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与HCC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该研究旨在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HCC发生风险的关系。来自韩国首尔的Goh等进行了一项基于医院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作者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韩国首尔单中心收集了77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研究结局为发生HCC。他汀类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12-20

  •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指出,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团队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湖北省21家医院的13 98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经过严格配比和校正的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组的28天全因死亡率为5.2%,明显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9.4%的死亡率。该研究还为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ACEI/ARBs)降压药联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证据,并明确支持了他汀类药物在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显著的保护作用,为后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3-03

  • Health Phys. Abstracts,Volume 118,Number 4
    yroid他汀类药物被研究应用以来,全球有超过上亿人口都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应的症状,还有数千万人连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已经超过了6年,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处于安全状态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他汀类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禁忌,例如当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进行同时服用时,会使患者增加肌病和肌溶解症发生的危险。根据美国食品管理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上世纪90年代大约有40%的患者因为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而出现肌溶解症.著名的拜斯亭事件

    辐射防护 2020年3期2020-02-25

  • 他汀那些事
    杨科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心内科和神经内科患者常用的药物。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而血脂異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元凶,通过低脂饮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显著减少心脏病的发病及死亡风险,同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类药物怎么用?目前,他汀类药物的成员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受食物影响

    保健与生活 2019年7期2019-07-31

  • 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
    况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人群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经典调脂药,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坏胆固醇”的水平,升高“好胆固醇”的水平。“坏胆固醇”就是化验单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中“坏胆固醇”增多,在动脉血管壁形成斑块,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缺氧,斑块脱落可导致远端血管的完全堵塞,造成相应脏器的缺血梗死。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坏胆固醇”的合成,加

    保健医苑 2018年1期2019-01-08

  • 老年人能否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三)
    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1 他汀类药物与肝酶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是使用他汀类药物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ALT升高超过3倍正常参考上限(120U/L)的发生率为0.5%~2.0% ,多发生在用药后3个月内。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酶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者肝酶升高明显多于使用小剂量或常规剂量者。他汀类药物引起严重肝损害较少见。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报道,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每年每100万有2例引起严重肝损害。老年人使用

    中老年保健 2018年9期2018-10-22

  • 兽医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002)抗生素类药物对于兽医临床上细菌感染病的治疗有很大作用,能够控制和抑制牲畜感染细菌,有利于牲畜的健康发展。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是一把双刃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既能带来好的影响,同时也能带来坏的影响,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给牲畜的健康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因素。我们都知道,临床上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有时甚至会导致牲畜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这些都给牲畜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由于人类长期和牲畜相处,或者是食用牲畜的肉制品,积累在牲畜体内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2018-07-13

  •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均是临床中常见的降糖药物,近日发表于BMJ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由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会增加其心肌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该研究从77 138例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挑选出了25 699例在服药期间更换为或是加用了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并进行了平均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发现,与仅服用二甲双胍作为单一降糖治疗的患者相比,将磺脲类药物作为二线治疗的患者——无论是通过加用还是换药——其心肌梗死风险的风险上升了26%(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7期2018-01-16

  •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0020)他汀类药物因其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改善内皮功能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已作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一线用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3]。虽然他汀类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是,随着广泛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其在骨骼肌、肝脏和肾脏的不良反应和引发糖尿病的风险值得人们关注[4]。本文对该类药物主要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12期2018-01-13

  • 养猪使用解热类药物应遵循五原则
    局养猪使用解热类药物应遵循五原则夏道伦/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区畜牧兽医局目前,在一些养猪场户中存在着一些使用解热类药物的误区,有一些养猪场户中猪一旦发生发热类疾病症状后,哪怕是猪出现低度发热,就不分青红皂白,滥用解热类药物退热。养猪场户须知,猪在处于静止或动态状态时,其不同年龄阶段猪的正常体温值是不同的,在静止状态时不同年龄阶段猪的正常直肠温度值分别是:哺乳仔猪39.2℃、断奶仔猪39.3℃、育成猪和架子猪39℃、育肥猪38.8℃、怀孕母猪38.7℃、母猪产后

    兽医导刊 2017年15期2017-04-04

  •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6200)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宋 鑫(四川省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200)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在逐步递增,因此在临床上关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成为了医学探究的热点,目前,他汀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当中。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炎症等,即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方面具有多重功能性。尤其是他汀类药物是对抑制血管炎症的作用更是令其在心血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2017-03-07

  • 心脏支架植入患者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吗?
    、波立维和他汀类药物,不曾有过不适。今年复查低密度脂蛋白已经降到2.3毫摩/升。请问,他汀类药物需要一直服用吗?河北保定 王学中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冠心病患者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首先,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高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元凶,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因此他汀类药物的综合降脂作用能有效延缓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其次,他汀类药物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而后者是引发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最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

    保健与生活 2016年6期2016-04-12

  • 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0006)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吴俊丽a,黄 卫b(南昌大学a.抚州医学院内科教研室,江西抚州344000;b.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逐年升高。他汀类药物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药物之一,其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风险,同时他汀类药物从一级预防或者二级预防都证实低密度脂蛋白(LDL)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缺血性卒中;他汀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1期2015-11-06

  • 出院后停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增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739例分析
    出院后停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增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739例分析徐伟豪1,郭文杰2,卢才义2,杨庭树1*(解放军总医院:1南楼临床部心血管内科,2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853)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终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对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739例进行出院后随访。根据患者出院后1年内是否终止他汀类药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10期2015-04-23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逆转斑块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者逆转斑块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脂代谢紊乱和炎症性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和抑制炎症作用。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可逆转AS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1 逆转斑块的必要性逆转斑块是指通过使AS斑块内脂质逆向转运而减小斑块体积。1.1 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降低ASCVD发生风险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1期2015-04-03

  • 多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适合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病患者适合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据Kelly Young报道,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脂质工作组提议,将他汀类药物用于年龄在50及50岁以上的慢性肾病患者的治疗,但美国肾脏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年龄在50~79岁之间未在接受透析治疗的4700名慢性肾病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只有一半的病人接受该药物。相比之下,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在其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6期2014-04-30

  • 他汀类药物对致命性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影响不大
    医药前沿·他汀类药物对致命性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影响不大前人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Rahimi等最近指出,他汀类药物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且其疗效远没有预期好。该研究通过对已发表的随机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探讨了他汀类药物是否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及CENTRAL,筛选出截至2010年10月有关他汀和非他汀类药物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他汀常规剂量和加

    海南医学 2012年16期2012-04-09

  • 浅谈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机制1.1 Ⅰ类药物类药物可以阻碍心肌细胞模快钠的通道,从而抑制4相Na+的内流,减缓传导和0相除极。Ⅰ中A类药物可以增加复极过程,同时能抑制Ca2+和K+通透性,有着稳定膜的作用,这类药物治疗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效果比较好。Ⅰ中A类药物抑制Na+内流的效果比较弱,传导影响也较低,但有推进K+外流的作用,可以减少复极的过程,同样也有稳定膜得到作用,这类要治疗室性的心律失常效果不错。Ⅰ中C类药物抑制Na+内流的效果很显著,作用于室性的心律失常较强。1.2 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2期2012-01-28

  • 他汀类药物降低肺炎的死亡风险
    他汀类药物降低肺炎的死亡风险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与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相比,肺炎发生前已长期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肺炎后6个月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但目前尚不清楚肺炎发生后启动他汀类治疗是否具有上述保护效应。论文4月6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此项队列研究纳入1995-2006年间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129288例)和与之相匹配的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共有9073例患者被诊断为肺炎,其中1398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主要转归为诊断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6期2011-08-15

  • 英语加油站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以萘啶酸(Nalidixic acid)为代表,还包括恶喹酸(oxolinic acid)、吡咯酸(piromidic acid)等。喹诺酮类药物都是从萘啶酸或吡酮酸演化而来合成抗菌药物。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以吡哌酸(pipemidic acid)为代表,还包括吡咯米酸(piromidic acid)、西诺沙星(cinoxacin)等。目前临床使用的多数喹诺酮类药物都是氟喹诺酮类,我们曾经学习过其对应的英文,再复习一次:“fluoroqu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0年8期2010-02-09

  • 英语加油站
    我们学习了贝特类药物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贝特类药物”的英文用“fibrates”,结尾加“s”表示复数,指该类药物含多个药物。“fibrates”是“fabric acid derivatives(苯氧酸衍生物)”的总称。第一个苯氧酸类药物氯贝特(clofibrate,又称氯贝丁酯)于1967年在美国获准应用,它与吉非贝齐(gemfibrozil)共同成为该类药的第一代产品。贝特类药物还包括苯扎贝特(bezafibrate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0年7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