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点评及药物应用探讨

2010-05-30 00:59张军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青霉素阿奇不合理

张军锋

近年来随着药物品种增多,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也随之增多。处方是为患者诊断及防治疾病而开具的用药指令,是药学人员调剂配发药品的法律凭据[1]。在临床如何有效、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门诊用药情况,分析用药不合理表现,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药房处方中,随机抽取处方5000张,处方样本覆盖全院门诊各专科,具一定的代表性。

1.2 方法 对抽取的门诊处方,依据药品的说明书、教科书、药典、文献资料、公开出版的医学书籍,及注射剂临床配伍检索表,及按照2004年9月1日起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判定标准,详细对每张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数量、不合理用药的类型、问题的原因,归类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药量、单张处方多处错误计不合理处方为1张。

2 结果

根据判定标准抽取的门诊处方5000张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20张,合理用药处方4880张。根据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及分类,药物和诊断不符合8.20%,药物用法不合理21.80%,药物用量不合理10.00%,药物配伍不合理20.50%,药动学相互作用不合理8.50%,不适宜群体给药6.50%,溶媒选择不合理12.00%,不合理应用抗生素13.50%。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种类及构成(%)

3 讨论

3.1 药物和诊断不符合[2]处方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有治疗心脏疾病药物;处方诊断为高血压疾病,用药出现肾石通等药物。原因为患者同时存在多种疾病,应该在处方书写时根据疾病主次和疾病种类分张进行开具药物,避免一张处方多种药物同时存在。

3.2 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 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3次/d。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mg)可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目前认为75~100mg阿司匹林是高危患者长期服用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最佳剂量,合理的服用方法是每晚75~100mg,于饭后用温开水送服。该处方用法、用量不合理。如成人贫血病给药叶酸单次剂量0.4mg,1次/d,叶酸治疗贫血常用量是5~30mg/d;成人抗感染给药阿奇霉素单次0.2g,1次/d,剂量过小易引起耐药性产生;青霉素类及头孢素类注射液按1d的总用量,采用1次/d滴注的用法,用药的时间间隔太长。青霉素、典型的头孢菌素及大多数的非典型β2内酰胺类属时间依赖性,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胞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此类抗生素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日用药总量宜分3~4次给药[3];阿奇霉素片 0.15g,口服 o,1 次/d ×7,阿奇霉素血浆半衰期12~14h,组织半衰期2~3d,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用法为3日疗法或5日疗法,长时间服用会只会产生体内蓄积,发生不良反应,而不会提高疗效。

3.3 药物配伍不合理 如茶碱缓释片+左氧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导致茶碱血液浓度上升,易致中毒;吉非罗齐+洛伐他汀:两种药物均属调节血脂药物,联合应用增加不良反应,可引起肌痛,横纹肌溶解,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应避免联合使用;蒙脱石散是黏膜保护剂,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会影响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如需联用蒙脱石散应于奥美拉唑服用1h后服用。环丙沙星与氢氧化铝片剂合用,抗酸制剂能明显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胃肠吸收,红霉素与氨茶碱合用,因红霉素可抑制氨茶碱的代谢,使氨茶碱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血中浓度升高,毒性增高。阿莫西林与SMZ合用:阿莫西林为繁殖期杀菌剂,SMZ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作用,合用减弱阿莫西林的作用。阿奇霉素分散片与培菲康合用:培菲康为活菌制剂,可被前者灭活或抑制,使抗生素的药效降低,二药宜分时服用。

3.4 药动学相互作用不合理[4]很多医生不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如处方出现应用普瑞博思和红霉素联用应用。由于普瑞博思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但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能够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降低了普瑞博思的代谢,使体内蓄积,增加了心脏毒性,增加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

3.5 溶媒选择不合理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时,会造成青霉素水解速度加快,不仅降低其血药浓度,并增加了水解产物青霉素酶烯酸,后者又是主要的致敏因素。因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应选择pH值5.5~6.5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更为合适,应避免使用pH值是3.5~5.5的葡萄糖注射液。

总之,医生正确诊断、合理用药,是确保患者进行安全有效治疗的保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各项管理规定,钻研业务,使广大患者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45-743.

[2]杨君.我院184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中国药房,2005,16(6):455.

[3]刘中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71.

[4]孙忠实.当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中国医药导刊,2003,5(1):68.

猜你喜欢
青霉素阿奇不合理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阿奇,出发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更 正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