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东盟走向世界

2010-05-30 10:48
南风窗 2010年3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东盟自由贸易区威胁论

2010年的第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作为其中人口最多、經济实力最强的一方,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2009年,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给了中国太多的赞誉和表扬:G2,“中美国”,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不一而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仿佛是这一系列赞美的完美收官,又似乎预示着新高潮的到来。各地高烧不退的“东盟热”,也自然是其中的应有之意。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必须思考:自贸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是中国廉价商品新的倾销地,是“外邦来朝”的面子和荣光,还是“中国制造”升级的助推力,抑或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新起点?显然,从战略角度,发展中国东盟关系应该被赋予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拓展中国的国际及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意义。而东亚经济体系的分工合作,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场”的强大支撑,是中国逐渐推进产业升级的必要凭借,更是消弭“中国威胁论”的不二选择。

对中国而言,成长为负责任的大国,是中国崛起绕不开的路线图。而这条漫漫而长远的路,也许就将从东盟开始。

尽管有担心中国商品冲击本土制造的“印尼忧虑”,有柬埔寨“又穷又严格”的形格势禁,有中国东盟经济结构雷同化的担心,有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的潜在威胁,但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和一体化步伐不会停步,中国也必须直面和克服这些成长中的痛楚和挑战,方才有远大的前程。

策划:本刊编辑部统筹:赵灵敏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东盟自由贸易区威胁论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食品类人才培养探究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话语的形成、特点和反制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自由贸易区贸易的贸易现状分析和发展展望
谈分工合作在体育课中的教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