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自由世界的强人领袖

2010-05-30 07:52
南风窗 2010年26期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里根莎士比亚

陶 杰

总统奥巴马国会中期选失利,美国人变脸得很现实,开始怀念强人领袖,如被誉为百年最伟大的总统里根。

冷战时期,里根与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举行高峰会。那几天的天气恶劣,美苏元首会面的地方有激烈的雷暴,一如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中黑人将军从海上归来时的不祥之兆。莎士比亚喜欢用狂风雷暴预示戏剧中即将发生的阴谋,在那场气候慑人的高峰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单方面大量削减核武器,交换美国把耗资万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搁置执行。里根的幕僚劝总统接受条件——“星战”计划本来就是一场科幻的牌局,旨在虚张声势地“偷鸡”,现在戈尔巴乔夫中计了,他答应了裁军,美国的目的已迭,还不赶快签署协议?

但里根想了想,断然拒绝,那一次峰会结束了,里根两手空空地回国,过分强硬的立场备受国会和舆论抨击。3年之后,苏联垮台。戈尔巴乔夫被里根的强硬迷惑得阵脚大乱,苏联的经济再也支撑不下去。这时人人才恍然大悟——里根不止要苏联大幅裁军,剥下这头老虎的利齿;他要的是苏联的命他对老虎的牙齿没有兴趣,他要剥老虎皮。

里根逝世。美国厚以世纪的国葬,西方舆论一面倒赞扬。里根确实是世纪的巨人,他的乐观和幽默,在冷战时代的幽暗之中洞烛着希望。然而里根的生荣死哀也隐然有神化的趋势,因为美国要借助这面大旗。许多人忽略的是里根优越之处,在于他根本无法模仿——既要大幅减税,又要大量增加军费开支,结果必然是財政赤字增滚,国债累累。但里根不必为后果负责,因为他是美国总统。美国政府印发美钞美国是全球经济的龙头,是全世界的大债主,其它国家没有实力像里根一样,面对苏联的沙蟹牌局胆敢一掷亿金来揭看一张牌,而那张“一铺清袋”的世纪赌注竟然可以是一张空头支票。

在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里根从来不必担心宏观调控的问题,当然可以灿烂得很灿烂。

里根主政的8年,我先是在大学,后来任职英国广播电台。里根遇刺的那一天,我在大学学生会的桌球室的酒吧。“里根中了枪”,那一夜突然满室的鬼仔同学骚乱般奔走相告,我拿着一杯喜力啤酒,和许多人—样惊呆了。以后的日子,因为传媒工作,几乎天天都与里根在精神上形影相随。里根轰炸利比亚,里根出兵格林纳达,老总统在播音室试音戏言时怎样说错了话下令轰炸苏联。大学时代和青春的岁月,为了展现独特的神采,咒骂里根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英国的左派把《乱世佳人》电影海报中克拉克·盖博手抱费雯丽的宣传画换成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头,一时与南美革命偶像格瓦拉的红旗肖像一样流行。

然而,了解里根,也正如领悟莎士比亚的悲剧。太年轻总是不可能的。连一度激烈反时里根在英国部署“潘兴”导弹的布莱尔今天也浪子回头,与撒切尔夫人一起,向这往昔日的政敌致以真诚的哀悼。里根的葬礼各国元首冠盖云集,连戈尔巴乔夫也来了,里根的微笑应圆满无憾了。

欧美老一辈的人,都能终身记得60年代肯尼迪遇刺的一刻自己在做什么。我庆聿里根遇刺的一夜,我的记忆也凝固在脑海里。经历了这许多不平凡的日子,我们发现原来是里根——这样一位可爱的总统——毕竟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还记起里根遇刺的一夜,我拿着冰冽的啤酒,抬头看着电视的新闻直播,国际的恩仇如梦人生的际遇如烟,当里根的灵车在雨中开出来,我才把手上的啤酒仰饮而尽,一倾杯而天地黯,滋味都不一样了。

在蒙蒙烟雨的微曛中,我们目送一个时代的高大身影融入无边的荒凉。

猜你喜欢
戈尔巴乔夫里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爱溜冰的凯丽猫(下)
爱溜冰的凯丽猫(上)
乐观的小里根
南希·里根:1921~2016年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
二十年后看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政界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