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矿石谈判倒逼中国

2010-05-30 16:47徐正辉
南风窗 2010年3期
关键词:钢厂铁矿石钢铁企业

徐正辉

令人担忧的是,钢厂如果接受一个过高的长协价格,意味着增加了后期生产成本压力,一旦钢材价格出现回落,钢厂不仅无法承受高成本带来的亏损,整个行业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以一个“烂尾工程”结束。

与往年此时已开始正式谈判不同,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依然未鸣锣。而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国际矿山公司,已开始“无视”中国的存在,与日本客户开始谈判。目的非常明显:希望利用“首发价格”倒逼中国被迫进行跟随。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现货矿价格连创新高令两拓要价空间不断扩大。

过去的一年是颠覆铁矿石谈判规则的一年。自从中国钢铁企业参与铁矿石谈判以来,人们发现这6年期间,有谈判结果、有首发价格的时候可以违约;没有首发价格、有临时价格的时候,贸易却依然照旧。

那么,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是否依然无果而终?尽管三大矿山公司表面上不重视中国企业,但暗地里依然通过各种手段推高价格、争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客户。目前其已占海运铁矿石市场逾50%的份额。

必和必拓的小动作

“去年11月份有两三周左右的时间,必和必拓在操控铁矿石TSI指数,直接将价格推高了许多。”接近必和必拓的一位TSI指数交易商告诉记者,“本来作为卖方,他不应该买,只能卖,可是通过买可以抬高市场人气,拉高价格。”

铁矿石指数,是一种金融衍生品,类似于期货。目前,国际上有三大铁矿石指数,分别是环球钢讯(SBB)的TSL指数、金属导报(Metal Bulletin)的MBIO指数、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普氏指数三种。

TSL指数目前包括两种铁矿石价格——品位分别为62%和58%的铁精粉,是中国港口的CFR(到岸)价格。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年一度确定的长协价是FOB(离岸)价格,两者的差异是多了一个海运费的价格。

从2008年开始,必和必拓开始主动提出指数定价,按照CFR价格进行谈判,目的是为了将海运费反映到价格当中,从而分享高昂的海运费。但由于全球钢铁企业的反对,必和必拓没有得逞。

去年4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推出了全球第一份铁矿石柜台交易掉期结算合同,不过交易量相比全球巨大的海运贸易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通过拉高TSL铁矿石指数价格,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现货市场的价格,而现货市场价格则将直接推动长期协议价格。”上述TSI指数交易商说。

据新加坡交易所提供的一份TSI62%品味指数的价格记录显示,去年3月份最低价为59.1美元/吨,随后逐渐上涨,至去年12月31日,已拉升至119.1美元/吨。

上述TSI指数交易商表示,必和必拓除了在海运指数、TSI指数上进行操控外,还进入印度,进行印度矿现货市场的炒作。印度铁矿石公司与中国钢铁企业和贸易商都是以现货价格进行交易。而历年来,几乎都是现货价格带动长协价格。

适逢岁末年初,铁矿石谈判再次出现惊人的相似,作为钢铁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煤价格轮番上涨。最近铁矿石现货价格已飙升至130多美元/吨,创一年半以来的新高。

新谈判底牌

中国企业一直在为打破三大矿山公司垄断铁矿石供应市场而努力。

就在上个月,一家位于广东佛山的民营企业,可能将改变被三大矿山长期垄断的国际铁矿石供应格局。

广东顺德日新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顺德日新”)董事长李子豪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智利成功收购了一座储量高达30亿~50亿吨的铁矿,获得其近70%的开采权,并预计3年内实现每年向中国出口5000万吨铁矿石。

“届时,出口到中国的价格会比国际市场价低很多,可能低20%~30%。”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珠海公司(下称“五矿珠海”)总经理刘卫东告诉记者。刘代表的五矿珠海已与顺德日新签署了矿石购销协议。

这比中国钢铁企业费尽周折才从FIVIG那里获得2%的折扣低了很多。对于每年要进口5亿吨左右铁矿石的中国钢铁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兰格钢铁分析师侯志芸告诉记者。

去年12月26日,顺德日新与五矿珠海在广东佛山举行战略合作仪式。“目前,我们收购的智利铁矿品位非常高,在68%左右,初步探明储量是30亿吨。”李子豪表示,“随着项目的进一步勘探,应该会超过50亿吨,3年内产能就将达到5000万吨。”

尽管这些矿要过几年才能达到5000万吨的产能,但侯志芸表示,这将有利于铁矿石谈判,也有助于改变铁矿石市场的垄断局面。

2009年中国钢铁企业要求三大矿山降价40%~45%没有实现,最终只获得了约33%的降幅。尽管去年8月17日中国与FMG签署了优惠价格协议,也只获得了相比于“首发价”2%的折扣幅度。

但中国钢铁企业也没有得到FMG的好“脸色”。就在上个月初,FMG执行董事史贵祥在澳大利亚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称,由于去年9月底前未与中方就融资问题达成协议,FMG与中国钢厂签订的铁矿石降价35%的协议已经失效,从去年10月1日以后供应中国钢厂的铁矿石按日本价格(降幅33%)来计算。

这意味着中国希望联合FMG打破三大矿山垄断的战略构想失效。相比于FMG,顺德日新收购的这家智利铁矿不仅品位高,而且其提供的价格更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

“智利这些铁矿的优惠幅度,届时将根据我们和顺德日新商议,肯定比国际市场价要低很多。”刘卫东说。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平喜预测,2010~2015年,中国自产铁矿石将达11亿~12亿吨,自产铁矿和海外权益矿能满足中国钢铁原料需求的70%左右,中国将初步具备打破国际铁矿石垄断的基础。

2010谈判再无果?

由于年度談判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2010年中国与矿山公司谈判可能再次无果,长协机制则将名存实亡。

但日本与欧洲钢厂追求成本可预知、可控制,仍将坚持年度定价体系,2010年可能仍将是中国与欧日分道扬镳的一年。

去年中国未能就铁矿石价格与三大矿山公司达成协议,2009年财年很长时间内,中国钢企是按2008年合同价格80%付款。由于2009年谈判“烂尾”,使这些合同款至今没有结算,中国钢厂应该退还,而仍被占资金,合计可能超过百亿人民币,谈判烂尾使这些合同也成了烂尾合同。

“谈判没结果,吃亏的是中国钢厂,占便宜的是矿山。”联合金属中心分析师胡凯说。

由于2009年谈判没有结果,2010年中国方面与矿山没有谈判的基础。跳过2009年,价格直接在2008年基础上,则2009年“烂尾”合同难以妥善处理;在2009年基础上谈价格,则中方必须先接受2009年价格,这几乎没有可能性。

“规则已破,违约司空见惯,即便谈个价格出来也没有意义。”胡凯说,“中国方面继续在价格涨幅较劲也实在没有必要,涨幅比日本、欧洲少,就看作谈判胜利,而后价格又不执行,无异自欺欺人。”

在规则已颠覆的局面下,中方与矿山需要有诚意的沟通,讨论出新的方案保证在新的方案下,双方风险和利益双赢,而不能把商业谈判看作政治谈判。

大涨还是小涨?

无论今年中国是否能与三大矿山公司达成协议,都不会阻碍日本钢铁企业的定价,而且各方对于今年的价格普遍看法是上调,只是对涨幅的认识不同。

德意志银行预计,今年全球矿业公司与钢铁制造商达成的铁矿石合约价格可能较2009年的基准价格提高35%。这意味着,2010年铁矿石合约价格将定在每吨101美元左右。2009年的基准价格为每吨74美元左右,含保险和运费。目前现货市场含保险和运费的铁矿粉价格在每吨130美元左右,较2009年基准价格高出75%。

不过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杨思明预计,今年国际铁矿石长协价将上涨5%~10%。他认为,因为钢铁企业均处于微利,同时国际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仍然掌握主动,因而至多有10%的上涨空间。宝钢一位内部人士认为,今年的矿石价格上涨在10%左右。如果出现日本确定首发价格,涨幅超过预期,中国肯定将与2009年一样,拒绝跟随首发。

胡凯认为,2010年中国与欧、日市场将分道扬镳,欧、日将维持长期合同、年度定价体系,中国与矿山公司合同将演变为长期合同,现货价格模式,虽然有中国大型钢厂希望回归传统模式,但2010年谈判形势已经令事态发展不可逆转,除非中国方面作出很大让步。

与中国企业存在较大区别的是,日本钢铁企业更注重成本锁定,而非成本最低,因为其下游产品年度价格可以锁定,所以肯定会坚持年度价格体系,为了维持这一体系,保证优先于中国的原料供应,日本企业愿意给出较高的价格,过去5年谈判日本企业3次确定首发,并且价格都高于预期。

“关键问题是,矿山公司和中国钢厂都出现过大面积违约情况,彼此缺乏信任,传统长协机制已无任何约束力。”胡凯说。

猜你喜欢
钢厂铁矿石钢铁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德国萨尔锻钢厂
德国萨尔锻钢厂
6.58亿吨
“建设城市绿色钢厂及钢厂搬迁的研讨会”召开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钢厂用后镁碳耐火材料的再生利用及前景分析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