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59例

2010-06-01 10:43朱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5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肿块阳性率

朱勇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现以我院确诊的乳腺癌病理资料为依据,对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乳腺癌患者59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5岁,病变均为单侧,左侧乳腺癌38例,右侧乳腺癌21例,临床分期有9例I期、43例为Ⅱ期、7例为Ⅲ期,伴淋巴结转移的有23例。

1.2 方法 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ABC法和免疫组化,对59例乳腺癌进行ER、p53、PR、CerbB-2几个方面检测,数据结果采用χ2检验,对其表达情况做详细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59例乳腺癌中 p53、CerbB-2表达相关性分析 其中p53D的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其CerbB-2的阳性率为75%、38.7%,p53表达与 CerbB-2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见表1。

表1 乳腺癌59例中CerbB-2与p53表达相关性分析

2.2 59例乳腺癌中对p53、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由表2可以得到,p53、CerbB-2共同表达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7.24%,CerbB-2、p53共同表达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为22.05%,见表2。

表2 59例乳腺癌中p53、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统计分析

2.3 在临床分期I期中p53、CerbB-2共同表达阳性率为0,在Ill期中p53与CerbB-2共同表达阳性率为80.2%,在II期中p53与CerbB-2共同表达阳性率为60.8%,见表3。

表3 59例乳腺癌临床分期与p53、CerbB-2表达的关系

3 讨论

近几年临床资料显示,乳腺癌发病日趋年轻化,报道30岁以下者乳腺癌发生率约占1.5%[1],在诊断中不能只考虑年龄因素而疏忽检查。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40~59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40岁以上的妇女应该每年接受专科医生检查1次[2],尤其对中、老年患者出现乳房肿块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研究ER、p53、PR、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发现p53在正常或良性乳腺肿块中含量很少,乳腺癌中其免疫组化法阳性检出率为20%~60%[3],据范萍等[4]研究报道,p53 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何春燕等研究认为与淋巴结转移,临床期别有显著相关性,姜保成等[5]研究表明CerbB-2表达与临床期别、淋巴结转移关系不密切,现经临床研究发现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乳腺癌在临床如果早期诊断,并且得到恰当的治疗,预后还是很有希望的。

在临床准确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乳腺癌临床前期能被确诊,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高长期生存率。

[1]高庆冉,张爱玲,仇长敬.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24(2):178.

[2]王钟富.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2.

[3]李树玲.乳腺肿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2.

[4]Fan P,Wu ZY,Zha XM,et al.Comparision of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p53 protein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of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J Nanjing Med Univ,2001,15(2):91.

[5]姜保成,张一楚.乳腺癌p53基因表达的实验室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20(1):70.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肿块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