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2010-06-01 12:22叶国英
中国药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肠炎抗生素黏膜

叶国英

(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科,浙江 宁波 315400)

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不仅造成了药品和金钱的浪费,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和肠道菌群失调,并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的发生[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住院患儿发生AAC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应用抗生素的住院患儿(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儿)920例,其中男480例,女440例;年龄1月至13岁,平均(6.8±0.5)岁。参考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排除原发病为腹泻病或合并腹泻患儿,以及食物中毒、脂肪泻、肠易激综合征、病毒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沙门肠炎、缺血性肠炎及慢性肠炎患儿[2]。

1.2 研究方法

将AAC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应用抗生素但无AAC患儿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临床表现、大便常规、应用情况、治疗及结果,比较两组在可能影响AAC因素上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应用 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20例应用抗生素的患儿中有55例发生AAC,发生率为5.98%。每日大便次数4~10次不等;38例为黄色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9例为黏液稀便,8例为脓血便。大便普通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大便常规镜检阴性或见少许脂肪球,偶见白细胞,杆/球菌比例失调47例,其中16例镜检见霉菌。抗生素剂量为常规剂量,引起AAC的抗生素依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2代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类。AAC出现于抗生素应用第3~18天,平均(12.2±3.4)d。影响AAC发生的因素有患儿年龄小、病情危重、禁食、抗生素应用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采用干预措施、住院时间长,两组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项无差异(见表1)。发生AAC经停用或更换抗生素后,并加用微生态制剂等综合治疗后45例腹泻于3~18 d痊愈,10例好转。无因AAC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者AAC影响因素比较

3 讨论

我国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率高达90%,远远高于国外水平[3]。生长发育中的儿童由于生理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与健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AC是较突出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 ~30%[4]。发病机理是由于抗生素破坏结肠内正常菌群平衡使菌群失调而致,病理变化主要在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轻者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点状或斑块状黄色或灰色突起;严重者黏膜有广泛的糜烂和灶性坏死[5]。儿童胃酸度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分泌型IgA较低,补体水平低,对外界环境变化耐受力差,故使用抗生素后容易发生AAC。

通过观察发现,住院患儿AAC具有下列临床特点:1)AAC的临床表现、粪常规无特异性,多为单纯性腹泻,大便普通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连续直接涂片查大便杆/球菌比例是一种最简单而方便的诊断方法[6]。2)引起AAC的抗生素种类繁多,与临床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的频率过高有关,但与使用剂量无关。3)发病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越小,使用抗生素时越易导致AAC发生;抗生素应用时间长,联合使用种类多,条件致病菌就容易表现为优势生长而引起AAC[7];住院期间常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机会性及医源性感染均会增加AAC发生率;禁食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少、肠黏膜营养摄取障碍而萎缩、黏膜屏障受损,增加了应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侵袭性操作易损伤患儿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导致局部环境改变,增加患儿免疫负担[8]。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联合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是防治AAC的关键。对于AAC高危患儿尽量选择诱发AAC概率低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同时应充分认识到住院患儿AAC的高危因素及特殊性、危险性,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同时补充益生菌进行预防。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同用临床虽有争议,但抗生素不可能灭活所有的肠道正常菌群,对服用的微生态类药物也不能完全杀灭,微生态类药物还是可能部分到达作用部位而发挥其生物效能。

[1]奚拥军.重视抗生素相关性肠炎[J].黑龙江医学,2005,29(7):513.

[2]熊德鑫.现代微生态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9-140.

[3]邹 翔.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问题[J].中国处方药,2004,11(1):54.

[4]廖 炀,刘作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研究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6):55-57.

[5]顾 军,李维勤,李珍大.抗生素相关性肠炎[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1):42.

[6]韩宗信,刘翠萍,高明霞.抗生素相关性肠炎4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0-11.

[7]屠秀菊,屠金娟.联合使用抗生素与婴幼儿条件致病菌性肠炎的关系[J]. 中国药业,2004,13(6):70.

[8]王 剑.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海峡药学,2008,20(10):115-116.

猜你喜欢
肠炎抗生素黏膜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抗生素的故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