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模式创新

2010-06-09 06:46袁楚
互联网天地 2010年4期
关键词:商业化网格用户

文 袁楚

随着多核处理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宽带互联网和自动化管理等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所蕴含的商业机会越来越丰富。

“2007年我开始‘鼓吹’云计算的时候,国内都没有人理我,3年后的今天,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在云计算里投入了真金白银。”友友新创总经理姚宏宇博士这样对《互联网天地》记者表示。

在2010年3月24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推广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和《互联网天地》杂志社承办的第73期蓝海沙龙上,姚宏宇博士再一次提到了关于云计算在中国这3年的发展,他同时给出了一个相对乐观的估计,“2011年云计算的国内市场将逐步成熟。”

的确,2009年是云计算最为喧嚣的一年,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云计算及相关产业链上,因为很多企业都已看到了云计算在某些方面的成本优势。英特尔中国区CIO李克定(Liam Kearting)向《互联网天地》记者表示,英特尔一方面在兴建自己的内部云平台,一边也将一些不太重要的服务转移到外部云平台上完成,这样可以帮助英特尔节省一部分IT成本。

从云计算在中国的几年发展来看,我们相信,在更远的未来,云计算将实现新的计算模式。

云计算改变了什么

云计算的概念虽然在近两年才刚刚兴起,但其实它的原型已经存在了很久。上世纪90年代末,在大规模计算领域曾经出现过一个名词,“网格计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格计算就是云计算的前身。事实上,网格计算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其应用局限性很大。但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云计算却变成了2009年最热门的计算模式,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从运算架构来看,云计算是以相对集中的资源运行分散的应用,例如搜索、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典型应用,而网格计算则是聚合分散的资源运行集中的应用,把一个大型的运算分拆到多个节点进行运算。从根本上来说,网格计算和云计算都是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各个节点并完成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计算资源的分配不同,使得网格计算主要被应用于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等方面,而云计算则主要用于为普通用户提供服务。

真正能够推动云计算产业实质性发展的还是企业。

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考虑云计算是不是会对现有的互联网应用模式造成改变,因为这个改变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云计算的发展还给其他大型IT企业、通信企业甚至是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和发展动力。Intel、IBM、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都已经积极加入到利用云计算提升内部工作效率、降低技术成本的行列中来,而且都已经从中看到了成效。

借助云计算,大型企业和个人用户都可以使用同样规模、同样性能的计算服务,而无需考虑实现这些服务的硬件设备位于何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计算改变的是整个IT行业的发展规律。

对于推动云计算商业化进程,微软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谁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个人用户能够接触得到的数据在近几年呈几何级数上涨,个人电脑处理的数据已经从GB级向TB级迈进,虽然个人用户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对电脑及计算设备的购置能力和使用率并不高。这就给云计算提供了相应的发展机会。

从应用上来看,云计算并不会完全替代现有的计算模式,而是开辟了一个新的计算市场。我们现在用PC完成文档的编辑,如果使用在线的文档编辑,则可以增加很多基于互联网的功能,包括多人协同、在线搜索、在线提供参考等服务,这并不是颠覆了原有的PC软件,而是创造了新的模式。

用户的需求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真正能够推动云计算产业实质性发展的还是企业,包括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企业和应用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企业。从IT供应商角度来说,众多的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以及平台软件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给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并将这些中小型企业都绑定到自己的IT硬件标准上;从用户角度来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自己投资建立计算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云计算的租用模式刚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云计算运营商是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链中相对薄弱的一环。目前,有能力运营云计算的主要以政府及其下属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而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成熟,将会有更多企业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电信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具有成为云计算运营商的潜力。

从2008年开始,国内除了三大运营商进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进程之外,阿里巴巴、世纪互联、百度、瑞星等企业也纷纷上马了与云计算相关的项目。阿里巴巴CEO卫哲在阿里巴巴10周年大会上表示:“我们要做一朵‘商业云’,解决中小企业商业交易问题。”世纪互联则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事业部,将自身的云计算定位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层面。

商业化前奏

2009年5月,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表示,微软云计算已开始商业化,已与超过100个伙伴达成合作。“微软云计算已经开始商业化,我们希望把更多应用往上面平移。也许云计算的业务模式跟过去有所不同,比如租用CPU、带宽等怎么收费,目前还在探讨阶段。”

虽然微软不是第一个推动云计算商业化进程的企业,但是微软具有强大的“榜样”力量。在2010年3月28日的“2010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云对云计算充满信心,他认为阿里巴巴拥有的大量消费数据、支付宝交易数据如果与社会分享将很有价值。就在这个会议结束之后,淘宝向公众和卖家开放了自己的数据库,针对涉及电子商务行业的宏观数据以及让消费者了解最新消费风向标的数据,实行免费开放。

不过,云计算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使用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云计算的架构意味着原本是保存在用户端的数据将被转移到用户掌控范围外的服务器上,虽然服务商一遍遍地向用户解释,数据在云端服务器上是零散的,即使是服务商,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也基本不可能将其组合起来,所以把数据存在云端是安全的,但是这仍然无法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毕竟对于某些高安全级别的用户来说,哪怕是一点数据碎片也不能被泄露。

随着多核处理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宽带互联网和自动化管理等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所蕴含的商业机会越来越丰富。同时,企业要向更大规模发展就必须降低成本以保证市场的稳定。云计算正好可以帮助企业的IT部门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这是纯粹出于成本方面最基础的考虑,而对于一些有远期预算的前瞻性项目,云计算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猜你喜欢
商业化网格用户
追逐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