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心”安何处?

2010-06-11 12:00
南风窗 2010年4期
关键词:刘阳失序温饱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是要活着,为生存而奋斗。温饱之后,他会问:“为什么活着?”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总是循序渐进的。今天,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毕竟,“和谐”和“幸福”不是物质指标可以量度的,它在人的心里。中国人开始问自己:心安何处?

开始,是我们努力鞭策自己要努力工作,加油,加油,实现自我价值!然后,在某一晚办公室落地窗外星光与华灯的交相闪烁中,我们忽然瞥见了无比落寞的自己,恍然醒悟,我们已经沦为不留在这里加班就无处可去的一群;当火热的爱情在婚姻里变得温吞吞,我们再次意识到,正如从自己身上無法获得安宁,从另一个人身上也无法找到喜乐……

让我们回到那句朴素的俗语里吧--“心安是福”。古语依然智慧,只是问题已经改变,曾经为中国人提供心安之所的传统文化,濒临分崩离析。你我不可能把心安在农业文明里,尽管那些典章金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刷下仍会亮眼,但却与现代社会难以水乳交融,更无力重整在社会骤然转型的失序状态中失魂落魄的心灵。

而中国的复杂在于它几乎总是最复杂的那一个。人们安心的努力正遭遇各个方向上的拉扯,即使已经认识到终极事物不可替代的价值,已经飞上半空感受到信仰才能让个体在多变的现实面前拥有最自由的幸福能力,却依然不得不低头看着脚下,解开捆绑的带子,那带子下面坠着沉重的包袱,里面装着民主参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法治精神……政治全能主义的触角甚至一直没有放弃对精神领域的塑造与控制倾向。

现实种种,让“心安何处”叩问温饱之后的中国人,嗡然震颤每颗渴望幸福的灵魂。

策划:本刊编辑部统筹:刘阳

猜你喜欢
刘阳失序温饱
蜘蛛(外一首)
High-performance and fabrication friendly polarization demultiplexer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数说70年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在失序中选择
在失序中选择
论地区发展中的温饱与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