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攻陷的“南天一柱”

2010-06-11 08:43
南风窗 2010年4期
关键词:卡梅隆阿凡达张家界

陶 杰

我国国力的强大,举世共睹;但30年改革开放下来,有识之士对国力的诠释,从国防军事到经济实力,不脱“话语权”三个字的追求。话语权,也就是广东话俗谓的“话事权”,国际事务由谁说了算?以前,誰都知道是美国,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美国出兵伊拉克,可以无视整个联合国,显示出无以伦比的话语权。

今天,美国声威不振,本应是中国显示话语权的最佳时机,不料,本来该走的一步,竞因好莱坞3D科幻片《阿凡达》的上映,乱了阵脚。事因《阿凡达》片中那座引人入胜,悬浮空中的“哈利路亚山”,据观众的细心观测,看出七分似我国名胜张家界的奇峰,又不无第一名山黄山的幻影,一时之间酿成湖南与安徽两地网民的激烈讨论,

张家界与黄山各不相让,最后要导演卡梅隆亲来中国,权威仲裁,一语定江山:《阿凡达》中的那座蓝峰,灵感来自黄山。

既然洋人定了性,就是正式的,不可以不服气。但湖南网民发挥了“敢把卡梅隆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一口咬定张家界“南天一柱”才是正版货,抢先已正名为“哈利路亚山”,成立“阿凡达旅游事务办公室”,简称“阿办”,敲锣打鼓,热烈期待春节旅游黄金季的光临,并声称此举乃“顺应游客的心声”,“张家界是属于全世界的,也要走向全世界”。

“张黄之争”,实际上也是“话语权”的一场面子的内战。谁争到卡梅隆品牌的宠幸,谁的形象品牌就在世界上晋了级。然而如此类推,意大利名导演贝尔托卢奇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来北京故宫取景,拍摄《末代皇帝》,贝尔托卢奇的镜头何尝不是把故宫引向世界,那时北京的旅游局没有把故宫“正名”为“贝尔托卢奇城”,实在大为失策。今天,许多地产项目,旅游景点,不冠以一个洋名字,消费者没有信心,像丽兹卡尔顿酒店,威斯汀酒店,希尔顿酒店之类,毫无疑问,都比什么天鹅和花园,更有品位,左派愤青指为“经济殖民化”,未免言重了。不管土狗、洋狗,能带来经济效益,创造GDP的,就是好狗。

张家界的“卡梅隆化”,体现了“中华话语权”的理想,好像《阿凡达》片中蓝色的仙境一样渺茫,“话语权”是民族的形象和尊严,印度的孟买,在独立后,就摆脱了英语和葡萄牙文的译名Bornb,改称印地语的Mumbai。电影《孔子》拍好了,为了不让《阿凡达》垄断我国青少年观众的眼球,也要当局以行政命令,迫使卡梅隆让路给中国的至圣先师。可惜《孔子》的票房不支,在美人强大的软力量面前,还是败下阵来。因为《阿凡达》的魅力在于外星的弱势族群,为了保卫土地的拥有权,勇抗地球人侵略,以弱胜强,代表了对自由和公义的追求,对普世的观众,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

孔子的“品牌”,经过2000年历代帝皇的歪曲,异化为“君臣父子”的愚忠盲孝,家长意志第一,加上“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和70年代“批林批孔”的另类潮流,孔子到底是人还是鬼,多番折腾,对于中国人,犹如重新确立对奶粉的信心,即使烧香赌咒,总叫人半信半疑,生怕这一次盲目追随了,什么时候又来一次大转弯。我国观众以极大的豪情拥抱美国的《阿凡达》,对孔子有所保留,难以深责,毕竟人之常一情。

美国人的“话语权”从开国之后的宪法精神一脉相传,昨天是黑的,今天还是黑的;林肯华盛顿肯定过是白的,尼克松和里根从没有改口说是黑的,到了奥巴马,自然也不必再翻案,把颠倒的价值观再颠倒过来,又重新肯定白的意义、

看《阿凡达》不必战战兢兢,没有历史的包袱和联想况且电影的观众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不爱看老头当主角,除非《孔子》的编导解放思想,步子迈大一点,搞点颠覆,把孔子这个角色,索性像李安的《色,戒》一样“王佳芝化”,反正“食色性也”早有依据,一竿到底,加插三场情欲戏,还孔子本来人性面貌,把孔子塑造成床上的战略大师,或有助于把圣人的品牌“现代化”。年轻的一代,受崇洋亲美的歪风感染,早已忘本了,把他们失落在阿凡达蓝色海洋的灵魂叫回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回归大中华的黄土地,不妨死马当活马医,看看有几分功效?

“哈利路亚山”的命名,开此先例,我国下一代青少年取洋名,都叫“星巴克·张”(Starbucks Zhang)、“麦当劳·李”(McDonald Li)、“香奈尔·赵”(Chanel zha0),岂不都反了?《阿凡达》这片诱人的蓝色,已经攻陷了“南天一柱”,何时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一时眼红,来万里长城取景,登长城的“好汉证书”上除了有关国星条旗的权威验证,还要斯皮尔伯格签名才算?善良的人们,要警惕啊。

猜你喜欢
卡梅隆阿凡达张家界
重返阿凡达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醉美”张家界
闭上眼睛数到十
人间奇景张家界
看张家界的漫山红遍
《阿凡达》PS潮
卡梅隆的三大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