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钩杀器的研制及应用

2010-06-12 03:10王勤英曹克强
植物保护 2010年2期
关键词:排粪铁丝天牛

李 娜, 张 瑜, 王勤英, 刘 顺, 曹克强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保定 071001)

天牛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其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有35000多种,我国有3000种以上[1-2]。天牛是果园内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受害最重。对果树生产威胁较大、造成损失较为严重的种类有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桃红颈天牛(Aromiabungii)、云斑天 牛(Batocera horsf ieldi)等 10多种[3-4]。

桑天牛是为害苹果和桑树枝干的主要害虫,其成虫产卵于枝干上,产卵处形成刻槽,幼虫孵化后蛀入木质部,顺序向下蛀食,每隔十几厘米蛀一排粪孔将木屑排出。生长季节幼虫的位置多在最下面的蛀孔附近,秋末越冬之前,幼虫一般上移一段距离筑巢室越冬[5-6]。由于其生活史,整个生长季均以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为害,常使果树生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5-7]。由于桑天牛幼虫生活习性隐蔽、天敌控制能力较弱,种群一旦建立,其数量常能稳定增长,可造成毁灭性灾害,已成为我国苹果生产中的严重问题[7-8]。

防治天牛的方法很多,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人工防治[9-10]。目前在防治苹果树桑天牛幼虫危害的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化学防治用药后不能及时判断害虫是否已被杀死,同时化学药剂也污染环境;人工防治主要是采用钩杀,以往报道均是用铁丝钩杀[11-12],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天牛蛀道弯曲,铁丝很难深入到天牛所在的位置,一般的铁丝钩很难将天牛钩出,钩杀效果不理想。经过课题组对桑天牛幼虫蛀孔规律的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发明研制了一种新型天牛幼虫钩杀装置,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并且操作简便,目前该产品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 天牛钩杀器的研制

在研制钩杀器的过程中曾选用具有一定韧性的铜丝、细铁丝、尼龙丝、弹簧丝等,使用中发现,铁丝和铜丝很难深入弯曲的蛀道,尼龙丝虽然能够进入蛀道,但由于尼龙丝总保持自然弯曲状态,蛀道又狭窄,使得丝的尖端总是贴住孔道壁,达不到扎死害虫的目的。细弹簧丝在使用中效果最好,由于钢丝紧密缠绕,既可保持很强的推进力度,同时又有很好的柔韧性。最后选定用定制直径5mm的弹簧丝作为推进装置。实际操作中弹簧的直径与长度可随不同虫龄的排粪口大小而改变。

对钩的设计,在试验中选择了不同形状的钩,单丝钩虽然能够钩杀天牛幼虫,但是不易将虫钩出;选用铁丝制作的钩虽然能将虫钩出,一是制作和安装麻烦,另外直钩导致钩杀器推入困难。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选定将弹簧前端间隙拉大,这样既简便,又容易进入孔道,顺时针旋转既有利于弹簧进入又可以将天牛幼虫钩住并将杀死的幼虫拉出。

天牛幼虫在取食过程中,不断通过孔口向外排泄粪便和木屑残渣,导致孔口堵塞,弹簧推入困难,因此有必要研制一个开孔器先将孔口的粪便清理干净,然后再将弹簧推入。在试验中选用了多种开孔器,虽然这些开孔器都能达到将孔打开的目的,但是开孔器和弹簧丝分离,在使用中容易丢失,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匙状开孔器(见图1),这个开孔器小巧、灵便,除可以将孔口打开外,平时还能当作“十字”改锥或“一字”改锥来用。

2 天牛钩杀器的使用方法

在果树枝干上发现天牛排粪孔(见图2)、流胶或树冠下有新鲜虫粪、木屑,则幼虫正在枝干内为害(见图3)。用开孔器清理天牛粪便及木屑,通过旋转开口器可适当扩大排粪口口径,以便钩杀丝的进入。将钩杀丝头端插入蛀道,顺时针方向旋转向内推送钩杀丝,利用弹簧的柔韧性和螺旋助力使钩杀丝进入到蛀道末端,让钩针划破虫体,达到钩杀天牛幼虫的目的。外拉钩杀丝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缓慢,同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可将被杀死的天牛幼虫钩出(见图4)。

3 应用及前景

表1列出了2008年11月份在保定和衡水部分果园对天牛的钩杀效果,包括钩出的天牛种类、虫龄以及钩杀率。

由表1看出,该产品钩杀效率达85%以上,钩杀天牛以桑天牛为主,由于测试阶段正值幼虫休眠越冬之际,钩出的虫龄集中在3~4龄。

表1 天牛钩杀器的应用1)

目前,天牛钩杀器已在河北省保定市和衡水市1000hm2果园投入使用,天牛钩杀器不仅被用在苹果树上,而且被用于防治李树上的天牛。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不同种类天牛蛀洞习性的研究,以确定合适的钩杀时期,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

[1]嵇保中,魏勇,黄振裕.天牛成虫行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2):79-83.

[2]朱才熙.果树天牛的种类与防治[J].农家之友,2001(6):25.

[3]华南农学院主编.农业昆虫学(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96-98.

[4]华南农学院.农业昆虫学(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15-19.

[5]仵均祥.农业昆虫学(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4-61.

[6]王国平,窦连登.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精装)[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34.

[7]黄大庄.桑天牛区域动态规律与综合治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85-99.

[8]黄大庄,王志刚,阎俊杰.桑天牛幼虫活动的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报,1997,25:83-86.

[9]潘佑找,王克兆.果树天牛的简易防治技巧[J].江西园艺,2003(3):11-12.

[10]高瑞桐,李国宏,宋宏伟,等.桑天牛成虫生活习性的进一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6):634-640.

[11]贺春玲,叶玉彩,陈鲜霞.桑天牛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技,2005(3):36-40.

[12]叶志毅,刘红,沈文静.桑天牛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2,28(1):48-51.

猜你喜欢
排粪铁丝天牛
天牛到底有多牛
排粪造影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序贯式扩肛和生物反馈治疗排粪障碍型便秘的疗效比较
铁丝有多长
铁丝的幽默世界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两长两短
20例便秘患者动态排粪造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