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与普通病房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比较

2010-06-13 07:09王玉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阴沟头孢菌素本院

王玉春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001)

阴沟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常呈现出对抗菌药物的多药耐药而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1]。为了解阴沟肠杆菌所致医院ICU病房及普通病房感染的现状,笔者对本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ICU病房及普通病房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菌株为2005年1月-2010年3月本院ICU及普通病房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52株,去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ICU 51株,普通病房301株。根据《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常规方法分离菌株,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用配套的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为质控菌。

2 结果

从6 437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352株,总分离率为5.5%。ICU为51株(14.5%),普通病房为301株(85.5%),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77.6%。分布见表1。

352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见表2。

表1 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标本的临床分布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均危重,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治疗和监护的侵袭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其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2]。本研究显示,ICU及普通病房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主要是从痰液标本中检出,占77.6%。由此可见呼吸道感染是本院ICU病房及普通病房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表2 ICU和普通病房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复杂,自发突变率高,AmpC酶、ESBLs、膜蛋白丢失、喹诺酮耐药等机制共同作用,因此在菌株的耐药表型上,常呈现耐药谱广、耐药特征复杂的特点[3]。由于天然携带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窄谱头孢菌素和头霉素如头孢西丁具有天然耐药性[4]。本调查显示,阴沟肠杆菌对此类抗生素均具较高的耐药性。特别是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与一些文献研究的结果相同[5,6]。产生ESBLS与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7],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强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这是因为四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较低,且能迅速通过细胞外膜屏障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

在相关文献报道中,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1-3],在本院ICU及普通病房中,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呈现较高的抗菌活性(耐药率〈3%),可作为抗菌治疗用药,对其它各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表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

对ICU及普通病房中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发现除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外,从ICU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对上述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从普通病房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P<0.05),且多重耐药更加明显。ICU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高与其进入ICU前大量使用了广谱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的积累有关。

综上所述,从ICU分离出的菌株多为耐药株,且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减少产ESBLS和AmpC酶突变株引发耐药的关键,鉴于ICU病房的特殊性,在进行侵入操作时,应严格进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阴沟肠杆菌的医源性感染发生。

[1]梁志科,刘朝晖,叶惠芬,等.阴沟肠杆菌临床感染分析及药敏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64.

[2]谢翠娥,尹 凯,何周文,等.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7):849.

[3]李 岩,许淑珍,苏建荣,等.2002年至 2006年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2):241.

[4]董德中,韩立中,陈士林,等.阴沟肠杆菌流行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37.

[5]沈蓓琼,徐 娟,张益新,等.第三代头孢耐药肠杆菌AmpC酶及ESBLS酶的表型测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1):64.

[6]余 娴,凌保东,周岐新,等.临床分离头孢菌素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4):156.

[7]刘建民,聂新民,孙圣华,等.产AmpC酶及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的检测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1):3096.

猜你喜欢
阴沟头孢菌素本院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爸爸从这儿掏出来的
从印度护卫舰“阴沟”里翻船说起
广东省中医院阴沟肠杆菌qnrA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