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0-06-13 03:05锁建军苏艳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达拉自由基神经功能

锁建军 苏艳峰

河南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三门峡 472000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在脑缺血的病理过程中,内源性自由基物质起着重要作用。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抗自由基物质,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的作用。研究证实,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而国内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很少。我科于2005-06~2007-06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按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且神经系统体征符合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病在12 h内;年龄40~70岁;头部CT无出血;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瘫痪肢体肌力0~3级;血压控制在 160/90 mmHg左右。

1.2 一般资料 本组试验入选患者60例,为我院2005-06~2007-06的急诊住院患者。均有典型的病史和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瘫痪肢体肌力0~3级,接诊后均经脑CT检查排除脑出血,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0~69岁,平均55.8岁,发病至治疗时间 3~10 h,平均 6.8 h;对照组30例,男 17例,女13例,年龄41~70岁,平均56.2岁,发病至治疗时间2.5~ 9 h,平均 5.6 h。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注射液20 ml,至第14天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2次/d,30mg/次静滴,连用14 d。第 15天评定疗效。2组于用药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种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分别在疗程结束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1.4 疗效判断 根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评定,治疗前后2组病例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3)进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4)无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或增加17%;(5)恶化:功能缺失评分增加18%;(6)死亡。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将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列为显效;有进步列为有效;无变化及恶化列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以 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组治疗结果如下: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表 1,P<0.01);治疗14 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2,P<0.05)。

表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研究证明,自由基在缺血后的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在缺血期,花生四烯酸在脑组织,包括脑微血管中的代谢加速,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自由基通过对膜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而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引起缺血性脑损伤,表现为神经元死亡和脑水肿。同时,多项研究已表明,在脑缺血动物模型以及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缺血灶周围,存在保持部分能量代谢的低血流灌注区域,即缺血半暗带,神经保护药物可以到达该区域并阻止脑梗死进展。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也能防止由15-HPETE(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中间体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性细胞损害,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有益的抗缺血作用[2-3]。这就是利用依达拉奉来治疗脑梗死的理论依据[4-5]。本研究证实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发病早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总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且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神志恢复也快于对照组。经治疗加强训练4周后,2组病例总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可加用依达拉奉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常规治疗更明显。故作者认为,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起效快,疗效好,神经功能恢复较理想。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应用抗自由基药物在促进患者康复,减轻致残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且用药期间未见血压明显升高及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及过敏等不良反应,表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1]陈清棠执笔.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周庆玲,吴建文,方玉松,等.依达拉奉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2):130-134.

[3]潘永惠,赵节绪,樊丽超,等.自由基清除剂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2):925-927.

[4]杜 立,赵 萍,廖昆灵,等.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自由基的影响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8):546-548.

[5]李保平,马金叶.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VCAM-1和SP-selectin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41-43.

猜你喜欢
达拉自由基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