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购物评价平台亟待建立

2010-06-16 03: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郝建彬
互联网天地 2010年4期
关键词:购买决策网购网民

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郝建彬

为了保护消费者对于网上商品信息全面、客观、真实的知情权,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中立的第三方用户购物评价平台。第三方平台建设者应该为国家非盈利、第三方互联网管理机构或国家商业主管部门,并且自身不运营盈利性购物网站。

无论是从用户数量还是市场规模来看,2009年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1月,CNNIC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1.08亿人,年增长45.9%,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28.1%,几乎每三个网民中就有一个有网络购物经历。网络购物不仅成为80后、90后群体的流行购物方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普通网购用户商品识别能力弱

据CNNIC监测,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一倍。2009年6月,CNNIC发布《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网民半年在C2C和B2C购物网站花费金额分别为1063.7亿元人民币和131.5亿元人民币。最近半年网购1~2次的网民群体达到2838万人;购物5~10次的网民为2680万。2009年上半年,购买过服装家居饰品的用户人数稳居首位,超过半数的网购用户都在网上购买过服装家居饰品。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面对网上浩瀚如烟的商业信息,商家五花八门的促销宣传,很难对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作出正确的购买选择。网络时代,“口碑营销”在用户网购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CNNIC公布的《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网民作出购买决策时,网上买家评论在各项购买决策因素中占比43.3%,居于购买决策参考因素首位。

影响用户网络购买决策最关键外部因素(单位:%)(数据来源:CNNIC《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

非正当交易需要遏制

目前绝大多数网络购物网站都会给用户提供评价功能,对完成的交易进行评价,提供给潜在客户作为参考。这原本是购物网站提供用户发表真实购物感受,评价商家服务质量的通道,现如今却被少数别有用心的商家所操纵,“差评门、删帖门、灌水门”事件屡屡发生。更有甚者,一个网络购物用户因为买到假货给了商家一个差评,却遭遇到上百个疯狂的短信、电话威胁,给消费者带来诸多麻烦。

这些现象暴露出我国网络购物环境在快递、评价及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骚扰买家、威胁操纵信用评价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远远超过卖假货本身的危害性,长此以往将影响我国网络购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护消费者对于网上商品信息全面、客观、真实的知情权,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中立的第三方用户购物评价平台。第三方平台建设者应该为国家非盈利、第三方互联网管理机构或国家商业主管部门,并且自身不运营盈利性购物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可以针对每个知名购物网站都开设评价版块,用户在网购站点发布对于网络购物相关的评价,都通过网站后台接口在该平台同步发布,购物网站不得对传输信息进行过滤,并不得人工进行任意修改内容,这样可以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有效。

该平台网站定期对用户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和公布,特别是针对用户差评,应该公布具体评价内容,并将用户投诉反馈到如消费者协会、315网站、工商部门等相关主管单位,并且在知名报纸杂志、网站等进行曝光,以督促购物网站及商家重视用户投诉及差评,改进自身问题,以维护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更多潜在购物用户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目标网店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正确的购物选择。以此促进我国网络购物行业健康、良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购买决策网购网民
教老妈网购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那些事儿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网络负面口碑对经济型酒店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分析
心理账户理论下房地产消费者决策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奢侈品市场的购买决策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