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轻、中度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2010-06-19 03:58李运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肺性动脉血脑病

李运宙

湖南省新邵县邵阳正骨医院,湖南 邵阳 420002

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病情危重且预后较差。患者通常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常规采用的方法为有创通气,但其并发症较多,难以为患者及家属接受。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将其试用于肺性脑病患者,显示有其良好的可行性。我科自2007年以来,多次采用无创通气救治有有创通气禁忌症或不愿采用有创通气的COPD合并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疗效满意,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共21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所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65±5.5)岁;入选标准:①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的诊断标准[1]。②符合全国肺性脑病会议修订的肺性脑病的诊断标准[2]。③动脉血气分析pH<7.33,PaO2<60mmHg,PaCO2>50mmHg;排除标准:①深昏迷患者或明显烦躁不能配合患者。②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无力排痰。③气胸、明显肺大泡、纵膈气肿、严重腹胀气、上气道梗阻或颜面部严重畸形等、神经肌肉疾患、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心律失常、血压过低、休克等。

1.2 治疗方法 在积极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无创BiPAP(S/T)型呼吸机经鼻(面)罩进行无创通气。各项参数设置如下:通气模式S/T,呼吸频率16~22次/min,吸气压力(IPAP)8~15cmH2O,呼气压力(EPAP)4~6cmH2O,氧浓度30%~50%,维持SaO在90%以上,以上参数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早期持续使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通气时间至脱离呼吸机。脱机方法如下:①逐步调低吸入氧浓度;②逐步减少使用呼吸机时间;③加强营养支持治疗;④消除心理依赖,鼓励患者行呼吸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后2h、72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呼吸频率、心率及神志转清情况。

2 结果

2.1 神志情况 其中5例(23.8%)在通气2~4h内神志转清,4例(19.0%)在通气24h内神志转清,11例(52.4%)在通气24~72h内神志转清,本组有效率95.2%;1例患者因感染未能快速有效控制,气道分泌多,治疗无效死亡。

2.2 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 治疗后2h、72h呼吸频率、心率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

表1 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

心率(次/min)治疗前 21 28.5±9.8 112.5±17.5治疗后2h 21 25.1±5.7* 104.6±11.4*治疗后72h 21 21.1±4.8△ 98.2±9.5△组别 例数 呼吸频率(次/min)

2.3 血气分析变化 治疗后2h、72h动脉血气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表2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

组别 例数 pH PaO2(mmHg) PaCO2(mmHg)治疗前 21 7.28±0.12 50.18±5.21 82.03±14.93治疗后2h 21 7.34±0.17■ 66.19 ±6.98■ 75.25±10.58■治疗后72h 21 7.38±0.21▲ 72.21 ±8.21▲ 60.54±11.15▲

3 讨论

近年来,无创通气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可使部分病例免于气管插管[3]。但对于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目前尚存在争议[4]。最近Scala等[5]研究认为,无创通气可成功应用于慢阻肺并轻度到中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国内学者研究[6]也认为,无创通气对慢阻肺并意识障碍而无其他无创通气禁忌证有较好的疗效。

机械通气是抢救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有创通气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医疗费用高,且并发症较多,不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而无创通气完全由患者自身调节、控制呼吸频率,接近生理状态;患者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保留患者的咳嗽、咳痰功能,可以正常谈话和进食,提高了舒适度,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且并发症较少,费用较低,护理相对简单。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患者及家属常拒绝气管插管或切开,可先试用无创辅助通气。

综上,慢阻肺合并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如上机时间及采用指数得当,并且合理有序脱机,最后病情改善几率仍然很大,并且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之气管插管或切开大大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创通气可用于轻、中度肺性脑病的患者,慢阻肺合并轻中度的意识障碍可能不是无创通气的禁忌证。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Plant PK,Elliott MW.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J].Q J Med,1998,91:657-660.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协作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0):680-684.

[4]Scala R,Naldi M,Archinucci I,et al.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nd varying levels of consciousness[J].Chest,2005,128(3):1657-1666.

[5]萧淑华,霍海燕,荣福.无创BiPAP通气治疗中度肺性脑病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64-66).

猜你喜欢
肺性动脉血脑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关注肺性脑病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