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0-06-22 01:28韩亚丽荆亚茹廖淑梅
护理研究 2010年16期
关键词:年限健康状况效能

李 贞,韩亚丽,荆亚茹,廖淑梅

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 贞,韩亚丽,荆亚茹,廖淑梅

自我效能感是反映个体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国内外研究已证明,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1]。目前,国内对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水平研究,以及与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研究,少见对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其护理行为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高的护士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能有效调节并促进护理实践中的专业行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2]。因此,有必要了解社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08年7月—2009年10月参加陕西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社区护士596人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个人月收入、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以及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年限。GSES由 Schwarzer等[3]于1981年编制,用于测量总体的自我效能感。该量表被翻译成27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本研究采用王才康等[4,5]完成的中译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0~0.77,克朗巴赫系数为0.87。

1.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将所得有效数据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96份,回收有效问卷56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96%。560名社区护士中,年龄在30岁以上者占65.54%,男性2人;66.6%的社区护士其人事关系属于正式聘用制;学历:高中及以下3.04%,中专 50.54%,大专及以上46.42%;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9.29%,中级职称占30.53%,高级职称仅1人,占 0.18%;个人月收入在1 500元以下者占78.39%,认为个人月收入较低或低者占85.50%;有9.11%的人认为个人健康状况不良。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为13.81年±7.51年,其中工作年限在20年~35年者149人,占26.61%;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年限为1.18年±2.86年。

2.2 自我效能感评分情况 560名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0分±0.47分,低于成人常模2.86分(t=13.01,P<0.01)[6]。560名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2分的有63人,占11.25%;得分在2分~3分的有414人,占73.93%,得分在>3分的有83人,占14.82%,

2.3 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分析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单因素分析年龄、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人事关系、个人月收入、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见表1。对上述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和自评健康状况对自我效能感有影响。见表2。

表1 自我效能感的单因素分析

表2 自我效能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自我效能感现状 由结果可见,陕西省社区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

3.2 影响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从事护理工作年限越长,自我效能感越高。由于社区护理是整合现代护理学、预防科学、管理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护理学科[7],其实践性很强。因而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经验及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及护理评估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8],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技巧,以便于与不同的个体、家庭、机构打交道。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构建,必须基于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经历。本次调查显示,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在20年~35年的人占到了26.61%,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难能可贵的人生经历,其工作能力、人际沟通和应对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较强,从而促进了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以往的成败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以及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等[1],其中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成为决定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主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包括对认知过程的影响[9]。本研究中对健康不良和健康良好的认定主要取决于调查对象对个体健康状况的认知。多因素线性分析显示:认为健康状况良好的自我效能感高,认为健康状况不良的人自我效能感低。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唤起水平,还影响到儿茶酚胺的分泌水平和内源性鸦片肽的释放水平。这些生化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均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过程。当面临同样的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不表现出这些物质分泌水平的升高,因而保证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但自我效能感低则引起了这些物质生化水平的明显升高,从而打破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并破坏其免疫功能[10]。不仅如此,有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总纠缠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可导致紧张、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11]等亚健康状态表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程度呈负相关[12]。结合本研究结果,得出健康状况影响着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同时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健康状况。

4 对策

4.1 尽快建立规范的社区护理工作流程 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心,主要是对社区护理工作流程不熟悉。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使她们习惯于等待病人的被动服务,进入社区后大部分护士不明白如何开始家庭访视,建立家庭档案的模式是什么,怎样进行社区的健康教育等的主动服务。目前对于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显著区别的服务项目,并未确立详细的工作流程,这不仅会挫伤社区护士的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热情,也会直接影响社区护理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应尽快建立并规范各项服务的工作流程,是利于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4.2 社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社区护士健康状况 社区护理人员走上社区护理工作岗位后,社区管理者应了解社区护士的基本情况,评估他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熟悉国家有关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的政策,了解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来改变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并积极引导和组织学习,以改善他们的认知体系,提高自我效能感,坚定他们能够成为合格护士的自信和勇气,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为病人服务的综合能力。

[1]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9.

[2]蒋晓莲,薛咏红,刘辉.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52-354.

[3]Schwarzer R,Bom A.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ures[J].World Psy chology,1997,3:177-190.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7(1):37-40.

[5]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29-230.

[6]杨君,冯杰,郎森阳,等.对139名军队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10-12.

[7]杨丽娟,李荣,张静,等.社区护士的定位及前景展望[J].现代护理,2008,14(6):815-816.

[8]卫生部.关于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J].中国护理管理,2004,4(5):13-14.

[9]Wood Robert,Bandura Albert.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J].The Academy of M anagement Review,1989(14):361-384.

[10]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0-63.

[11]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A):763-766.

[12]谢光红,曹炜,冯香玉.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研究[J].全科护理,2008,6(12A):3118-3120.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of self-efficacy of community nurs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 Zhen,Han Yali,Jing Yaru,et al(Xi'an Medical College,Shaanxi 710021 China)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陕西省社区护士培训的56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0分±0.47分,低于常模(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和自评健康状况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护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应重视对社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社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R471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16.008

1009-6493(2010)6A-1431-02

李贞(1976—),女,甘肃省庆阳人,讲师,研究生,从事社区护理教育研究,工作单位:710021,西安医学院;韩亚丽工作单位:710049,西安交通大学;荆亚茹工作单位:710021,西安医学院;廖淑梅工作单位:410083,中南大学。

2009-12-14;

2010-05-13)

(本文编辑 孙玉梅)

猜你喜欢
年限健康状况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