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防范

2010-06-22 01:27侯彦琴郝晓丽
护理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感染率白细胞白血病

侯彦琴,郝晓丽

56例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防范

侯彦琴,郝晓丽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由于化疗期间病人骨髓抑制,免疫机能进一步降低,易引起院内感染,为降低白血病病人的院内感染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分析其易感因素及好发部位,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笔者对我科2007年—2009年6月收住的19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2009年6月共收治白血病病人198例,均经骨髓象或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108例,女90例,年龄10岁~78岁,发生院内感染56例,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感染率28%。

1.2 方法

1.2.1 预防感染方法 ①评估病人情况,排除现已存在的感染,化疗前做好个人卫生,洗头发、剪指甲、洗浴,保持口腔、会阴及全身皮肤的清洁。②每天湿式清扫房间,地面、桌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病房早晚各通风1次,保持空气清新,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室温保持在20℃~24℃,湿度50%~60%,限制探视及陪视人员。③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洗手,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出入病房次数,病人白细胞数低于2×109/L住层流病房,留陪人员戴口罩,换鞋。④预防内源性感染:化疗开始注意口腔护理,氯己定嗽口液每日6次漱口(饭前、饭后),保持口腔清洁,监测口腔pH值,pH偏低时用3%碳酸氢钠漱口,鼻前庭用棉签蘸氯己定浴液滴鼻,每日3次;外耳道用3%双氧水滴耳液滴耳然后用干棉签揩干。每次便后使用消毒软纸擦拭,并用替硝唑冲洗。⑤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常规应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 g~300 μ g,每日1次,根据白细胞计数决定用药剂量,以缩短骨髓抑制时间。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 3)

表1 56例医院感染分布情况

表2 不同白细胞计数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表3 不同程度贫血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感染原因分析 本组资料显示,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与文献[2]报道类似。其次为口咽、肛周、泌尿系、胃肠道。本组发生呼吸道感染28例。由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同时对呼吸道纤毛黏液系、IgA及纤维素等细菌清除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破坏,使之消除口腔和气道分泌物的能力下降,再加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病原菌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造成病人呼吸系统易感染的重要原因[3]。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可能与化疗药物引起口腔黏膜干燥、损伤有关,口腔pH降低有促进白色念珠菌繁殖的作用。白细胞数越低,院内感染的发病率越高。大剂量化疗、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大部分经过5 d~10 d的粒细胞缺乏期,此期机体抵抗力急剧下降,易致感染,本组中白细胞数<1.0×109/L者 47例,感染率达48.95%(47/96)。贫血程度与感染率呈负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红细胞膜具有许多免疫功能,红细胞通过其膜上C3b受体增加吞噬细胞的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还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直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的抗肿瘤活性。由于白血病病人红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膜C3b受体不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成为感染的重要因素[4]。

3.2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期间,除严格执行化疗前制定的预防方案外,护士应严密观察血常规的变化。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粒细胞减少是病人并发感染发热的主要因素[5],本组资料化疗5 d~10 d是白细胞数降低最明显时期。在此期间每日检查血常规1次,严密观察其结果并及时报告医生以采取应急措施,当白细胞低于2×109/L可2 d或3 d检查 1次,直至恢复正常,体温正常,方可解除隔离。化疗期间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后易出现体温上升,应注意区分药物热与感染热,以便对症处理,同时要鼓励病人适当活动,以增加其肺活量,预防间质性肺炎的发生,鼓励病人适当多饮水。合理使用抗生素,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增加医院感染率,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要考虑药物的使用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用药疗程要与病人的感染状况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宜,以有效控制感染,同时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化疗对病人是一个痛苦、艰难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处于抑制状态,使内分泌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院内感染[6]。

总之,化疗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而且直接危害病人生命,化疗前制定严密的预防计划,并严格实施,同时注意通过其他方法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如全身营养的补充,调节病人情绪,掌握自护技能[7],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实现降低白血病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的目标。

[1]刘振声,舍大鹏,陈赠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2.

[2]喻误佳,张学员,聂波,等.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调查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2):124-126.

[3]胡利君,张世权,刘安庆,等.骨肿瘤病人大剂量化疗骨髓抑制期感染的预防[J].护理研究,2009,23(6B):1528-1529.

[4]张鲲鹏.白血病病人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6,12(5):62.

[5]王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C):518.

[6]李志慧,欧玉英,李小芬.恶性白血病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3A):626.

[7]常玉华,莫慧琴.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08,6(11B):3004.

Precau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56 leukemia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Hou Yanqin,Hao Xiaoli(Fenyang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Shanxi 032200 China)

1009-6493(2010)2B-0416-02

R473.7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05.020

侯彦琴(1962—),女,山西省交城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本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工作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郝晓丽工作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

2009-11-10;

2010-01-22)

(本文编辑 张建华)

猜你喜欢
感染率白细胞白血病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白细胞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