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中的女大学生形象研究

2010-06-29 02:39张廷赟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群体受众

张廷赟

“女大学生”一直是知识者群体中的一个中性概念,我们也常常以大学生中女性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指标。作为一个代表着现代知识力量的女性群体,“女大学生”们正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自身以及社会的进步。但是,近些年来,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关于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却层出不穷。为了了解网络新闻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和媒体的报道取向,以及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和谷歌搜索引擎,对这一问题作了调查研究。笔者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以百度新闻搜索中关于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为总体,总共有74,400个新闻报道,通过定局抽样的方法总共抽取样本400个。对于相同的新闻报道,笔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重新选取。对每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内容、报道的价值倾向(正面、负面、中性)进行内容分析。

一、研究假设及研究结论

(一)女大学生在网络媒体中过度再现了

再现(representation)一词意指“再次呈现”,是“真实”世界里一些事物的一种映像、类似物或复制品。再现的动作需要将许多分散的元素,聚集成一个可明了的形式,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概念,而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选择和建构。如果媒体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反映,那么它会引发人们在认知上的偏差。媒体对某具体报道对象的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和污名化报道的体现的是一种过度再现与扭曲再现,这种再现容易形成这一群体在受众心中扭曲的刻板印象。

探讨女大学生形象的网络再现可以有两个参照群体:一是其他职业的人群,二是男性大学生群体。

我们首先从其他职业人群来和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做一个对比,笔者在谷歌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女大学生”,共搜到相关文章6630000篇,我们再依次输入农民工、公务员、医生、大学老师这几个网络热门职业,分别得到的结果是:农民工3930000,公务员4150000,医生4300000,大学老师5250000。从新闻报道的次数来看,女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的报道多。

其次,我们把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在网络新闻中的报道做以比较。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发现关于男大学生的报道总数为5700000,比女大学生少了930000。我们并把关于男女大学生最热门的主题做以比较,发现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远远超过了男大学生。女、男大学生在图片、宿舍、被包养、性4个主题中的比分比为:258:185、708:409、1386:171、1280:91。

通过上述两项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其他职业群体,女大学生在网络新闻报道中被过度再现了。

(二)女大学生的形象在网络报道中被扭曲再现了

通过对400篇关于女大学生的网络新闻报道的标题、内容、评论的阅读,笔者对这些报道作了细致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这16个主题出现的频次和在总体中的百分比(N=400)。

笔者将上表中的主题作了进一步的归类,按照其新闻报道的积极还是消极取向,将其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三个类型。其中,我们将受助,助人,自强自立、自主创业这,美这4个主题归入正面报道;将就业困难,死亡,裸体,做性工作者、被包养,受骗,追星,骗人、打骂人,人流,被非礼、遭强奸这9个方面归为负面报道;将爱情,先结婚还是先就业的选择,求助这3个主题归为中性报道。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报道占了50%,正面报道只占了30%。

按照鲍德里亚的说法,在这个电子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无所不在的电子传媒向人们呈现的已经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超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复制的文化中,被各种丧失意义的符号和信息所包围。而且这种“超现实”给人造成一种幻境,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而真实本身反而在超真实中沉默了。而媒体在文本写作中,常常以语言符号为介质,通过有差别的选择与凸现、有意识地省略与淡化、有倾向性的编排和强调,来突出新闻价值的某一点而忽略另一点。它所产生的占支配地位的符码灌输了主导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形成对女大学生形象的宰制性的设定。女大学生被扭曲成一个多重的暧昧形象展现在大众的面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女大学生的形象在网络报道中被扭曲再现了。

二、原因分析

女大学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很普通的群体,为什么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成为人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从媒体来看

从一般意义上说,负面新闻报道较能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此外,网络媒体中的女大学生报道和商业文化泛滥不无关系。媒体在畸形的审美观念和赤裸的窥视欲念扭曲下,热衷于追逐“利润最大化”,淡化了“专业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为了获得利润,媒体不断塑造和制造出被男性(也包括一部分女性)期待的女大学生形象,按照男权法则任意讲述和歪曲女性。

大众传媒是话语生产和斗争的场域,它最具建构性别意义的功能。女性的形象,在媒体中一再的被刻板印象化、被琐细化、甚至被边际化,主流阶级对女性的偏见、迷思与意识形态,也一直主导着女性议题在媒体的呈现。造成女大学生群体“镜像”被严重扭曲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相当一部分媒体在“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把追求快乐、制造快乐,乃至于赤裸裸地制造快感、追逐快感,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如此,不仅把一项本属于文化范畴的事业,降格为“文化工业”,扭曲了媒体自身的形象,也扭曲了作为群体的女大学生的真实形象。也正是网络伦理规范缺失,网络把关的宽松或者说网络机构为争取高点击率而眼睁眼闭甚至是纵容的做法,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二)从性别不平等来看

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杰在《观看之道》中也指出:“女性自身的观察者是男性,即被观察者是女性。这样她将自身转化为一个客体,尤其是转化为一个视觉的客体,即一种情景。”男性和女性置于“看/被看”的模式中,这一模式不仅让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在网络时代,媒体为公众开辟了宽松的言论,网络市民社会的消费特性日益彰显,网络公共领域日益加强,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女大学生群体在数量上的增多,这种集体无意识时不时地上升为一种消费意识,女性被扭曲成一个被看的消费符号,而女大学生则被附加了某些神秘因素和价值品味。网络女大学生的相关报道迎合的正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受众心理。

笔者将样本中的负面报道的新闻进一步分类,将裸体、做性工作者、被保养、人流、非礼、强奸我们都归为与“性”有关的报道。这一部分在负面报道的新闻里占到了46%。可见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女性)往往成为男性凝视的快感,充分体现了男性的优先解读权。

(三)从受众来看

主流话语构造的情境所产生的社会常识认为,女大学生作为为数不多(虽然以不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佼佼者),但其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价值取向、法制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应属于较高层次,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规范。当女大学生从一个弱势的地位上升到一个“强势地位”,如:“女强人”、公司老总、创业的成功者;当女大学生从事卖淫、被包养、结婚择富等与人们对她的期望不同的时候;当一个被人们认为应当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女大学生被别人骗了之后……这些现象的出现,虽然是少数,但是其数量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是超出了人们的社会常识的,所以媒体把这些报道凸显,人们对这类问题更加关注。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笔者假定受众的大部分还是男性。媒体设定一个“放荡不羁的女性形象”或是超越人们常识的女大学生形象,这种文本能够满足男性受众的凝视快感,因而受众在对文本解读时,会容易运作于主导的意思形态中,形成对文本的优先解读。而女大学生由于丧失主动地位和话语权,因而总是被看作客体存在。

三、研究反思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女大学生在网络新闻报道中被过度再现了;女大学生的形象在网络报道中被扭曲再现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从媒体的职业责任感、性别不平等、受众(以男性受众为主)心理等方面去解释这个问题。

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普通的群体,因为从高校的扩招和我国性别比例的失衡,以及大学生每年毕业和入学的数量,我们不难想象这个群体的普通性。所以他们的行为也具有普遍性。诸如女大学生卖淫、婚姻择富等问题,这一直是与我们的传统逻辑不符。但是这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让我们的女大学生产生不满、失落、压抑、苦闷、紧张、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虚荣、拜金、性开放等情绪和信念。但是这些情绪和信念的出现,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的通病。更进一步说,这一部分群体不能代表我们所有的女大学生、更不能代表我们所有的大学生,因为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对待这一问题要理性看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群体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