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者角度谈教育的真善美

2010-06-29 02:39丁月朋周晶晶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关键词:求真教育者马克思主义

丁月朋 周晶晶

一、教育如何求真

求真,它体现了教育的科学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必须是真的,即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比如教师承诺下堂课会呈现大家什么内容,没有特别意外就必须就做到,即使做不到一定要与学生进行解释,否则极可能给学生留下“出尔反尔”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喜有忧,不是无所不知的,无所不能的超人,因此,首先要承认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其次,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的态度和不畏权威的精神。“为人治学,其道一也”,教师首先要把人做真、做好,才能对学生起到真的、好的熏陶引导作用。第二,学生必须是真的,即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不自欺欺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层次,了解学生特殊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了解学生的性格与秉性,当然,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然而,教师应该做到能够大体把握。比如学生对你讲授的知识如果已经理解掌握,那就不要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与精力;如果要讲授的内容是学生必须在实践中自己摸索才能形成的经验,那就在学生摸索实践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讲授,这样会更有针对性;我相信只有这样做,把学生当成一个鲜活的孩子,没有学生不会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生活。第三,教书育人的内容要真,即教育学生的东西必须经过理论论证或实践检验,不真或不确定的东西不要乱弹琴。尤其在中小学教育期间,学生对教师的期望较高,但极有可能由于教师一点的疏忽,就会影响到教师真才实学的形象,进而会发生学生轻视此课,轻视此教师;在大学里,可能会好一些,大学是学术交流与自由的地方,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或“个人”的观点与见解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以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观点与思想,但是,老师的“不成熟或个人”的观点,也必须建立在自己对客观事实与客观数据的判断基础之上的。在这里不得不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真实性问题。客观地讲,我们相当多的人对其没有做到求真务实,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因此就有人们只要写文章、发表言论都要扯上马克思主义,好像不联系上马列主义就底气不足,就不正确,然而,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自己的“主义”,这不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不是严谨的治学为人态度。是谁的就是谁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专家张澍军教授也就此指出,要提防歪曲马列主义理论,更要提防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发表自己观点的意图。

二、教育如何求善

求善,它体现了教育的道德性。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道德的力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占首位的。众多企业的用人原则就明确体现了: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徳无才要培养待用,无德有才要慎用,无德无才要弃用。因此,在教育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第一,将学生的全面的健康的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爱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的缺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方面,教育者不急功近利,而是真正的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的教育看作是他人生发展的一段必经历程。尊重学生,确定学生的尊严与信心,让学生感到自己受重视,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教育经验表明,受尊重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欲望比普通同学都高的多。另一方面,教育的求善与培养学生的道德性,最重要体现是在行动和实践中。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道德是不可教的,的确,如果将“教”的含义仅界定为道徳知识与规范的传授,那么我也赞同“道德是不可教”的论断。但是,真正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知行合一,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好道德模范,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有意识的以自身优秀的道德感染学生,同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道德“瑕疵”,进行改正。第二,教育方法要合乎道德,合乎人性,具有人文关怀,它是方法选择必须要考虑的原则。在教育中,选择何种教育方法,既体现了教育者教育理念,又极其影响着教育效果的达成。

三、教育如何求美

求美,它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它是教育中的必备原则。教育应尽量给人带来一种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有美的享受,美的事物能激发人的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滋孕人的德性。“破窗户试验”早就从心理学角度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实验在各种场合都验证了环境整洁对人的熏陶感染作用。教育求美体现在以下几层:第一,教师的仪态要美,即教师仪态整洁,很难想象满脸愁容、衣冠不整的教育者能够收到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其教育效果也不难想象。第二,教师的语言要美,这是教育求美中最重要的体现,即教育过程中语言应力求准确、简洁、和谐。从反面举个例子,在课堂上一语文教师拿一位女同学脸上的胎记做了比喻,说她脸就像蓝色多瑙河在流淌一般,很显然,这个比喻是在用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来形容小女孩脸部的胎记,我相信,但凡尊重孩子的老师,是不会做出这样不尊重、不理性的比喻的,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美,反而感觉到一颗心在颤抖,教师语言的美首先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教育中语言美还要注意的一方面就是,教师切忌夸夸其谈、言必巨细。

教育的真、善、美是教育的肉体,然而,谁是教育的灵魂?那就是“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教育家与普通教育者的差别在于,在教育家眼里,孩子永远是鲜活的、个性的、可爱的生命个体。当面对一群鲜活的、可爱的生命时,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怦然而发。爱学生、尊重学生,这时还怎能在教育中不去求真、不去求善、不去求美?

猜你喜欢
求真教育者马克思主义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张锦绣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