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防灾救灾的主要方式

2010-06-29 02:39郜金山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关键词:贫民汉文帝秦汉

郜金山

一、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灾害频繁

在我国秦汉时期,由于当时社会还处于封建社会早期,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同时种种天灾不断,水旱、蝗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当时的人民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提到秦汉时期灾害总数为375次,其中旱灾81次,水灾76次,地震68次,蝗灾50次,雪雹之灾35次,风灾29次,大歉致饥14次,役灾13次,霜雪为灾9次。

二、中央政府发挥作用防灾救灾

(一)政府主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抵御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需要社会付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只有社会经济实力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增强社会抗灾、减灾的能力,比较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所以秦汉时期的封建政府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生产则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秦昭王时,在蜀郡太守李冰的主持下,在今四川灌县一带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晚期的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后,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著名的郑国渠。西汉文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穿湔江口灌溉郫(今四川郫县)、繁(今彭州西北)田千七百顷”。特别是到了西汉武帝时代,“用事者争言水利”,兴修水利在当时成为了一定的社会氛围。汉武帝元光六年经大司农郑当时建议,由水工徐伯设计,调动数万士卒开挖漕渠。汉武帝元鼎六年,在郑国渠的上游开了六条支渠,用于灌溉渠旁地势较高的土地,称为六辅渠。汉武帝太始二年根据赵国中大夫白公的建议,修建白渠,对关中农业生产起了显著作用。

东汉时期的水利建设也同样不容忽视,当时的汝南太守邓晨修复鸿隙陂,受益田数千顷,后任太守鲍昱又采用筑“方梁石洫”的办法,使该郡经常被冲毁的众多陂池“水常饶足,溉田倍多”。和帝时,太守何敞又修理了旧渠,增加垦田三万余顷。

(二)中央政府组织抗灾救灾

面对天灾,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广泛采取措施进行了治理,比如西汉文帝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汉武帝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楪丘东南流。夏,五月,丙子,复决濮阴坬子,注锯野,通淮、泗,泛郡十六。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发卒十万塞之”。汉武帝元封二年,“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坬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筑宫其上”。西汉成帝河平元年,“春,杜钦荐犍为王延世于王凤,使塞河决。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西汉成帝河平三年,“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复遣王延世与丞相史杨焉及将作大匠许商,谏大夫乘马延年同作治,六月乃成”。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出动数十万人工,在王景的主持下,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治理。通过治理使黄河水患大大减少,下游河道比较稳定。秦汉时期封建政府对灾害的治理对减轻人民所受的损失,恢复生产起到了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

(三)中央政府调整赋税政策,抚恤百姓

封建政府面对灾害,主动调整赋税政策、减免租税、抚恤百姓,对于减轻百姓负担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史书记载,西汉文帝元年,“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西汉文帝后六年,“夏,四月,大旱,蝗。令诸侯无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禀以振民”。西汉景帝元年,“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汉武帝元狩三年,“秋,山东大水,民多饥乏,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名闻;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西汉昭帝始元二年,“三月,遣使者振贷贫民无种食者。秋,八月,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今年田租”。西汉昭帝元平元年,“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夏,四月,庚午,地震。赦天下,勿收田租赋”。宣帝地节三年,“冬,十月,诏池蘌未御幸者,假予贫民。郡国宫馆勿复修治。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宣帝元康二年,诏曰:“今天下颇被疾疫之灾,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西汉元帝初元元年,“夏,六月,以民疾疫,令太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大雨水十余日,河决东郡金堤”,“泛滥兖、豫及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遣大司农非调调均钱谷河决所灌之郡,谒者二人发河南以东船五百艘,徙民避水居丘陵九万七千余口”。

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郡国三十七雨水”,“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自是裁数千万,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斥卖上林鹰犬;离宫、别馆储峙米饈、薪炭,悉令省之”。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府在兴修水利,防灾减灾,调整赋税政策,抚恤百姓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可以肯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当时的社会进步发展以及减轻灾害损失都无可置疑地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为后世的历代政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值得后世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贫民汉文帝秦汉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深入推进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辽道宗朝“贫民”问题探析
汉文帝七年《朝仪》诏书研究
不开“宝马”上班的汉文帝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中贫民住区改造研究
陪你一起读历史(5)超有爱的汉文帝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宝宝国学堂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