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与 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2010-07-06 09:14宜春学院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宜春336000李春明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尿酸血尿酸

宜春学院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宜春 336000)李春明 蒋 钰

心血管并发症是 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等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子不能完全阻止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近年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HUA)可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IGT)等因素协同作用[1]加重动脉硬化,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研究分析了 200例糖尿病的血尿酸水平,旨在探讨血尿酸与 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符合 1999年W 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三组: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90例,男48例,女 42例,平均年龄 61岁。排除标准:并发冠心病、高血压、Ⅲ期以上糖尿病肾病以及下肢血管和视网膜病变等大,微血管并发症者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组 110例,男 59例,女 51例,平均年龄 62岁,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者;对照组:同期健康查体者 100例,男 51例,女 49例,平均年龄 60岁,排除标准:视网膜动脉硬化,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肾功能不全病史或家族史者。三组均为无血缘关系且尿蛋白检查阴性的成年人,均排除近期(3月内)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促尿酸排泄药物及肝素者,排除酗酒及患甲状腺疾病者。

2 方 法

2.1 生化检测:病人晚餐后禁食 10~ 14h,次日清晨抽血,初发急性心肌梗死者取血在急性期后,分别测定血尿酸 (SUA)、 T G、 TC、 HDL-C、 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血脂测定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FBG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HbA1C测定采用 DCA 2000+测定仪,电发光测定法。尿酸参考值≥430umo/L为高尿酸血症。

2.2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休息 5min以上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询问冠心病,脑血病病史。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分析均在计算机上用SPPS 11.0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两变量间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作为统计学显著性标准。

结 果

1 各组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1。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组和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血管并发症组较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病程长(P<0.01),年龄大(P<0.05),收缩压高(P<0.01)。心血管病变组尿酸与 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分别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以心血管病变作为应变量(有=1,无=0),以年龄、病程、BMI、SBP、DBP、FBG、TC、 TG、HDL-C、UA 为自 变量,进行多元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先后入选变量显示:年龄、病程、收缩压、尿酸与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有相关性,其他指标无相关性,见表2。

表1 各组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表2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变量

3 尿酸和其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尿酸与收缩压(r=0.213,P<0.05),甘油三酯(r= 0.294,P<0.05),体重指数(r=0.221,P<0.05),均成正相关。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r= -0.131,P<0.05)呈负相关。

讨 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目前关于血尿酸水平在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认为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病的危险和死亡有关,如Bickel等研究报告经过血管造影术证实的冠心病的死亡率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即使在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的低冠心病危险患者,尿酸增加仍然是冠心病死亡率增加的预警因素[2]。国外近年的研究证实,HUA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危险因子之一[3],测定血尿酸含量有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然而,对于探讨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很少。

本研究显示,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及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组,血尿酸均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①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②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微血管病变,肾微血管病变导致肾缺血,肾血流下降,而尿酸排泄与肾血流成正比,故血尿酸升高;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体内氧化性表达增加,而尿酸是人体内主要的内生性水溶性抗氧化剂之一,为保护机体免受有害的氧化自由基的损害,血尿酸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 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收缩压和尿酸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呈现独立正相关影响,通过严格控制血压,降低尿酸,可能有利于减少或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尿酸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立于血糖、血压而存在。尿酸升高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①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血压增高等相互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②尿酸盐可直接损伤血管。尿酸在血中的物理溶解度极低,当其浓度升高时易析出微结晶,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并能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与溶解。③在尿酸的代谢过程中还伴随着氧自由基的生成。高尿酸血症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加,损害线粒体、溶酶体功能,从而促进粒细胞在血管内皮的聚集[4];④血尿酸的增加还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氧化,脂质过氧化。氧化后的 LDL对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进一步造成血管局部炎症反应,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参与炎症和血栓作用[5];⑤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嘌呤代谢促进血栓形成[6]。

本研究说明尿酸是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提示我们在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清除氧自由基、降血糖、调脂治疗的同时,控制血尿酸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尽早干预,对延缓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Chu WF,WangDJ,Lion S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mongadult males in Taiwan. EurJ Epidemiol,2000,16(1):13.

[2]Bickel C,Rupprecht HJ,BlanKenberg S,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y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prov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m J Cardiol,2002,89:12-17.

[3]Weir CA,Muir SW,Walters M R,et al.Serum urea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 and future vascular events after acute stroke.Stroke,2003,34(8):1951-1956.

[4]Leyva F,Anlcer S,Swan Jw,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x of impaired oxdative metabolism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1997,18:858-865.

[5]党爱民.刘国仗.尿酸与心血管事件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478.

[6]Fernande Real JIU,Broch M,Richart C,et al.CD14 moncyte receptor, involved in the inflammatory cascade,and insulin sensitivity[J].J Clin Endocrinol M etab,2003,84(4):1780.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高尿酸血尿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