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生冻害原因及防御措施

2010-07-10 06:36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2期
关键词:旺长春性抗寒

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品种因素。由于近年的暖冬,许多农民选用了一些春性强筋优质小麦,如郑麦9023等,这些小麦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优异,但是其抗寒能力却较差,因此也增加了发生冻害的风险。

3.播种因素。淮北地区小麦的适时播种日期在10月中旬,而这时往往会出现连阴雨或干旱天气。为了能使小麦种下地,农民很难做到适时播种。如早播将造成麦苗前期旺长,特别是种一些春性、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且播量不减,使小麦的出苗情况普遍较好,造成麦苗旺长。

4.耕作因素。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冻害;三沟不配套,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造成死苗。再之,由于急于播种,一些农民采用撒播方式,麦苗根系入土较浅,分蘖节露在地表,雨雪后,由于气温骤降,形成凌抬现象,拉断麦根,冻死分蘖,从而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5.肥力因素。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二、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

1.选用抗寒品种。选用抗寒性比较好且丰产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如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等。

2.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5%;要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再次,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播种过深或加大播量会导致植株细弱而加重冻害。

3.加强冬前田间管理。一是小麦播种后进行灌溉的田块,土壤出现板结时要抓紧中耕,疏松土壤,破除板结,促进麦苗出土和正常生长;二是间苗、疏苗;三是疏通“三沟”,保证排水畅通;四是追施腊肥,对群体小的麦田要早施肥,对生长正常的高产麦田,追肥时期要适当后移,促进麦苗均衡生长;五是适当镇压,弥合土壤裂缝,有利于保墒,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三、采取措施,控制小麦的冬前旺长

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狭长且垂披,分蘖少,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通过镇压可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

2.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少。应先及时疏苗,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补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磷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猜你喜欢
旺长春性抗寒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SaCBL1-like基因调控马铃薯抗寒能力形成的机制
棉花:多雨易旺长 加强化学调控
抗寒桂花香飘果博会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抗寒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建园新技术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果树旺长别高兴 赶紧做这事
冬小麦全程控旺防冻优化栽培技术探析
麦田旺长勿慌科学化控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