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北方蜜蔗新秀

2010-07-10 06:36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2期
关键词:果蔗多汁黑皮

李 梅

(河北省李梅蜜蔗研究中心 050061)

1 万山红(梅蜜1号)

早熟高糖,茎粗节长,节间呈腰鼓形。茎色紫红鲜亮,易撕皮。食之泡脆多汁,回味爽甜如饴。出苗率高,株型紧凑,生长稳健,自然脱叶,耐塞性强,抗病抗倒伏,偶遇低温霜雪不上水回糖。“梅选1号”蜜蔗经过近4年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及京津地区设点示范证实:该蔗种不仅适种区域广泛,而且也适应北方地区盐碱性土壤种植,以坝地、坡地和平原地生长最适且极易获得高产,一般每667m2产1.2万~1.5万kg。按石家庄桥西果蔬批发市场1.4元/kg市价批发,年每667m2利润2万元以上,高产地块可突破3万元,较南方黑皮果蔗“拔地拉”单产值高出26%以上,是目前北方蔗区实施蜜蔗·肉姜、蜜蔗·百合间作套种的首选蔗种。

2 北国红(梅蜜2号)

早中熟、特大茎、茎粗3.5~4cm,最粗达5cm以上,株高3.5~4m以上,其综合性状大大超过我国南方传统黑皮果蔗“拔地拉”。梅选2号出苗率高,分蘖力强,耐淹、耐肥、耐寒、耐贮,高产抗病抗倒伏。芽圆饱满,叶片宽大深绿,半直立,蔗茎硕大黄绿,长茎实心,无毛群,易脱叶,曝光后呈紫红色。节间圆筒形,泡脆多汁,酥甜爽口,商品合格率极高。偶遇低温霜雪不变质变味,如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平坝地、沙壤地和平原地种蔗,丰产潜力巨大,一般每667m2产1.6万kg,最高单产潜力高达1.8万~2万kg以上。2007年自贡农民方志红采用双膜育苗移栽种植梅选2号蜜蔗0.8hm2,单产突破1.8万kg,扣除引种费和全部生产成本,平均每667m2纯利高达1.6980万元,当年总收入近20万元,一跃成为小康户。为发挥品种优势,华北地区宜采用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或双膜育苗地膜移栽,增产效果尤为显著。每667m2配施油饼肥100kg,并结合浇鸡粪水3~4次,每667m2产值有望突破3.5万~4万元。如采用日光用温室搞设施栽培,产量品质更胜一筹,低资高效,事半功倍。与“拔地拉”黑皮果蔗对比,其增产优势、商品优势及适种区域优势遥遥领先,是近几年我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备受广大农民青睐的金牌蔗种(此品种在四川地区生长优势尤为突出)。

3 江淮红(梅蜜3号)

(1)品种特征。植株高大挺拔,茎粗超过鸡蛋,经太阳照射后,茎色紫黑发亮。节间圆筒形,无生长裂缝和木栓条纹,芽眼淡黄色,质地泡脆易撕皮,浓甜多汁,食之口手发粘,含糖量14%~16%,蜡粉薄而少,呈白色,叶片宽大光滑弯散下垂;叶鞘光滑无毛,不刺手,干枯后易剥离。最大单株重3kg,一般每667m2产10~12t。

(2) 生长特性。萌芽力偏弱,分蘖较少,4~6月生长缓慢,7~8月生长最快,月长速90cm以上,9月下旬生长减慢,较抗旱,抗寒性偏弱,喜大肥大水,抗倒伏能力强,蔗茎长势均衡,群体整齐度好,高抗蔗螟和褐纹病、黑穗病、赤腐病、烂稍病,丰产性好。

(3)栽培模式。元旦节前,双覆膜温室育苗,苗高30cm移入大田,重施分蘖肥和拔节肥。行距1.2m×0.45m,每667m2留大田基本苗7 000株以上,每667m2产商品蔗5 000根左右。

(4)适种地区。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和陕西以南地区。

4 状元红(梅蜜4号)

(1)品种特性。株高茎粗,紫红亮丽,质地酥脆,多汁少渣。节间圆筒形,大茎种,无生长裂缝和木栓条纹。茎色黄绿,剥叶后经光照辐射转为紫红色。叶片宽大光滑,斜散披垂;叶鞘光滑无毛,不刺手,枯黄后易剥落。

(2)生长特性。萌芽整齐,出苗率中等,分蘖力偏低,但宿根性好,发株率高,抗倒能力强,丰产潜力大,是北方发展温棚蜜蔗周年栽培的首选蔗种。前中期生长较慢,7~8月份生长提速。植株较高,一般200~250cm。偏爱高肥水,生长整齐度好,抗病虫能力强。梅蔗4号蔗茎硕大,招人喜爱。一般茎粗3.5~4cm,最大直径超过5cm,最大单株重4kg,平均每667m2产12t以上。最高每667m2产15t,含糖量15%左右。因其皮薄肉酥,纤维含量很低,故撕皮时易断,食之甜脆爽口,滑润不腻。

(3)栽培模式。适宜宽窄行双履膜大田密植栽培,重施拔节肥和壮茎肥。每667m2栽芽苗2 000株,每667m2留基本苗8 000株,每667m2产商品蔗5 500根左右,适与土豆、生姜、大蒜和瓜类间作套种。

(4)适种地区。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辽宁等新蔗区和南方传统蔗区。

猜你喜欢
果蔗多汁黑皮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农忙(外一首)
果蔗品种的种植表现与综合评价
鲜嫩多汁的萝卜
酸甜夏日
雪天
闯祸的车
黑皮系列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果香满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