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2010-07-12 08:08双传学
唯实 2010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双传学,徐 腾

(1.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0013; 2.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江苏 扬州 225009)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双传学1,徐 腾2

(1.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0013; 2.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江苏 扬州 225009)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决定了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理论教育、宣传普及、制度规约、政策支持、心理影响、传媒渗透、实践认知、典型引领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通俗化、科学性、学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属性;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再一次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为此,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具有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决定了“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首先,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与一切旧的思想、学说不同,马克思主义“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92。同时,马克思主义不仅从实践出发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这句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铭文,突出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实现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只有转化为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1]15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群众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意味着这一学说本质上是面向大众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历史性实践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天然地具有面向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的特质,具有大众化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同样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这一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以这一实践作为理论生长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它所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例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在解决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重在解决党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在解决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这些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一直是非主流意识形态,但最近的金融危机却使一些西方人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再次得到了验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它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它已经并将继续成功地掌握亿万群众的心灵,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其大众化的前提,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顺臾不能离开科学的理论指引;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之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因为,科学理论若不为群众所掌握,就无法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无法发挥其作用,也无法证明其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之所以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一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从而正确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具有人本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使全人类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不平等发展、畸形发展和不自由发展,揭示了未来社会的本质。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在他们看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将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展现。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而“人本化”的理论天然地具有“大众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一切“为人”的理论必定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的问题,争取的是人的利益,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是以人为前提、核心和归宿的,人的主体地位贯穿于其全部内容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本诉求。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更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重申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把它具体化到各项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的措施上,从而使以人为本具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宣传普及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创新成果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1.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从形式上来看,它能够以科学理论的形态将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灌输给受教育者;从功能上来看,它能够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大众化为方向,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教育的对象从知识分子、党政干部延伸到全社会,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面。一方面,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处于教育主导者的地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育引导水平。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理论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主体正是人民群众自己。大学生是社会大众中的特殊群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他们的头脑,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真正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大局稳定的问题,就不能回避,而应旗帜鲜明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给予回答,确保正确的理论导向。

2.宣传普及。宣传普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看做推动中国革命的第一位的政治工作,并亲自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宣传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大力推动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当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要将宣传普及活动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联系起来,让群众从内心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民心中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3.制度规约。一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主流价值观可以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形态,或者成为一整套制度的灵魂。当制度运行时,它便在不同的范围、程度和层次上成为大众共同接受的做法,这些做法又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大众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成为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道德要求,形成所谓“制度化的头脑”。在这个意义上,制度本身不仅向人们传递价值观念,还起着对价值原则和观念的辩护和维护作用,这显然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为,当大众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认识、检验、实践这些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时,这些价值观念就被大众化了。由于制度作为稳定的行为规则,具有给一定条件下的行为建模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完全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制度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使之逐步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

4.政策支持。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政策和决策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现实利益关系密切,与理论体系相比,它们往往具有更多的直观性与可理解性。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不仅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导向和要求,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相反,如果我们的理论体系提倡一套,政策和决策却体现另一套,则必然会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当前,社会利益分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分配不公问题,仍然在蔓延的权力腐败现象,不同社会群体、行业和部门、地区之间仍然在继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政治倾向。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党和政府的具体政策措施必须有利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影响力。

5.心理影响。社会心理作为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被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所决定的,但对于比它更高一层的社会意识即思想体系来说,它又是后者的根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体系是社会心理的反映,社会心理决定思想体系。据此,笔者认为,一定的思想体系只有转化为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如需求、愿望、动机、情绪、信念等,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对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理解与认同;同样,一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也需要通过影响民众的社会心理,才能进而推进社会大众对一定的思想体系的深入理解与认同。因此,尽管社会心理的影响一般要通过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的路径才能起作用,但它仍然是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一条值得关注的路径。

6.传媒渗透。大众传媒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它们将各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信息传递给每一个社会公众,迫使或诱导大众去接受。在社会生活中,传播机构以其在公众中具有的权威性和提供信息的广泛性获得动员效果,它们在关注社会流向和进展的同时,也会对那些尚未认同和接受它们的人构成某种社会性压力,而这又使它们的影响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得以拓展。传播媒介通过声、光、电、文字等诸多信号,使受众由一般知觉到更多了解,并形成连续性过程,不断增加人们了解社会流向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大众传媒就曾起过重要作用,当时的中国人主要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了解、认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今天,传媒技术已十分发达,传媒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注意发挥大众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向影响,并将理论的灌输与对错误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做到正反教育和比较选择双管齐下。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使大众对是非正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具有牢固性和持久性。

7.实践认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需要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老百姓最看重实际,空洞的理论、虚假的说教是没有用的。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的观点更加直截了当:“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要紧紧抓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转化这一根本环节,尤其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以及低收入群众的生活等等问题解决好,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始终把绝大多数人民的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为大众服务的理论。只有这样,我们的理论才能彻底,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

8.典型引领。树立先进典型,善于将真理人格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好方法。历史证明,先进典型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高尚的道德形象和巨大的人格感召力,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航标。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应该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带头人、先行者和排头兵,他们的模范行为,对于引领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党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完成自身使命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体现出来的。广大群众往往从他们接触到的党员干部来看我们党的形象,来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党员干部只有带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然后才能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第一,要把握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中国化道路。从成立中国共产党到建立新中国,从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建设到开启改革开放之门,再到逐步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因为,按毛泽东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够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只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二者又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了基于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把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把握的过程,凸显的是理论深入人心的接受认同。前者侧重于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其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并没有脱离抽象的理论形态;后者侧重于基本原理由抽象性向具体性、通俗性并为大众所理解和把握方面的转化。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是一个双向一体的过程,既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又各有侧重。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和时代精神的“本本”,不可能实现大众化;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功能,又必须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深入人心,大众化便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求得现代发展的根本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进程的两个根本点,统一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

第二,要把握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化之间的关系。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220;“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抽象的、脱离具体时空的、凝固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经久不衰,与时俱进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必定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使理论符合实际,并指导新的实践。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既是对时代课题的及时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的产物。时代的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只有通过发展着的具体形态才能展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要求,从实践中提升时代内容,才能展示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具备满足这个时代人民大众需求的价值。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方法论上要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时代化,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常青。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成果才能不断深入人心,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真正实现大众化。

第三,要把握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之间的关系。大众化呼唤通俗化,理论只有通俗易懂才易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就有“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之说,指的是一种政策只有易于操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一种学说只有简略扼要才能为百姓大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阐述是逻辑思维、理论推断、实践总结的产物,其理论形态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学理性质,这是理论科学性的必要形式。这种理论体系要掌握群众、教育人民,必须经过通俗化、具体化的转化过程,才能真正吸引大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打造通俗理论宣传的品牌,需要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精华,使之便于群众理解,易于群众入脑。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思想深刻又通俗易懂,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通俗化的典范。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浅显的语言阐述深奥的哲理,用生动的事例解释抽象的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近年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地回答了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是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之间关系的成功实例。

第四,要把握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过程中,必然要采用各种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以使科学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然而,在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这就是背离理论的科学性,把理论简单化、庸俗化。列宁说:“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但是,“在庸俗作家的眼里读者都是一些不动脑筋,也不会动脑筋的人,他不是启发读者了解严整科学的初步原理,而是通过畸形的简单化的充满庸俗玩笑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读者连咀嚼也用不着,只要囫囵吞枣就行了。”[5]列宁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就是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不能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由而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彻底的理论一方面具有逻辑的魅力,通过概念或观念自身展开并建构起关于解释对象的严密的理论知识系统;另一方面,这种逻辑的展开同人本身的历史发展以及对实践经验的升华又是一致的,这正是理论的科学性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必须以其科学性为引领,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简洁、扼要、直白、易懂的群众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大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使通俗化的科学理论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

第五,要把握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理性之间的关系。一讲到理论的大众化,似乎天然就意味着要削弱其学理性或学术性,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势。应该明确指出,理论的大众化与学术专业化是不矛盾的,我们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应当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中的学理性与通俗性的关系。在第一个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无疑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非常必要,因而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但是,这种加强不应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为代价,相反,在加强理论宣传普及的同时,更需要强调深化学术研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所需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材料。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取得的具有科学性且令人信服的成果,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而且,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进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理论宣传。在第二个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当然要强调通俗化,因为,没有通俗化就没有大众化,但这里也涉及到学理化的问题。理论宣传既应该是通俗化的,也可以是学理化的。在当代条件下,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高,理论宣传的内容如果过于浅薄直白,是得不到群众认同的。群众对理论宣传的内容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如果我们对理论讲得不深、不透,是难以说服群众的。因此,在理论宣传教育中,既要善于把学理的东西通俗化,又要善于把通俗的东西学理化。例如,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宣传教育,应该注重通俗化;对于当代党的领导人讲话的宣传教育,应该重视学理化;对于文化水平不同的宣传教育对象,也应有不同的着重点,这是理论教育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4]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467-468.

[5]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278-279.

责任编辑:王清明

book=20,ebook=84

A81

A

1004-1605(2010)04-0020-06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研究”(09BZX020)的阶段性成果。

双传学(1967-),男,江苏仪征人,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共党史;徐腾(1975-),男,安徽利辛人,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