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0-07-12 09:24李梅笑邹立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8期
关键词:颞叶基底节皮质

李梅笑 邹立华

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深圳 518172

本文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诊断标准(1)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经头CT和(或)MRI证实。神经功能障碍采用该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总分>16分可判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有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功能明显下降。(2)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所有抑郁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分类疾病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 D-Ⅱ-R)的抑郁症诊断标准。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8分为无抑郁,总分≥8分为抑郁。(3)梗死大小参照黄如训CT分型方法[3],以梗死灶最大径作为测量标准,将脑梗死分为:①大梗死:超过一个脑叶5 cm以上;②中梗死:小于一个脑叶,3~5 cm;③小梗死1.6~3 cm;④腔隙性脑梗死:1.5 cm以下;⑤多发性脑梗死:多个中小及腔隙性脑梗死。

1.2研究对象选取龙岗区人民医院2006-02~2008-02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脑梗死患者450例,男252例,女198例,排除意识障碍、严重痴呆、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耳聋及既往抑郁症患者。

1.3观察指标记录脑梗死患者一般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交往度、既往患病种类、脑梗死后病程,同时记录影像学所显示梗死部位、侧别,病灶大小、多少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脑梗死后抑郁与一般因素的关系见表1。

表1 脑梗死后抑郁与一般因素的关系

2.2脑梗死后抑郁与病灶部位及病灶大小的关系见表2、表3。由表2可见,左额颞叶皮质及皮质下与右额颞叶皮质及皮质下相比,P<0.05,左额颞叶皮质及皮质下与左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相比,P<0.05左基底节区与右基底节区相比,P<0.05左基底节区与脑干及小脑相比,P<0.05。右额颞叶皮质及皮质下与左、右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右基底节区、脑干小脑组相比均P>0.05,左额颞叶皮质及皮质下与左基底节区相比,均 P>0.05。由表3可见,大、中梗死与多发脑梗死之间,腔隙脑梗死与小梗死之间对比,均P>0.05,大、中梗死与小梗死及多发梗死与腔隙梗死相比,均 P<0.05。

表2 脑梗死后抑郁与病灶部位关系

表3 脑梗死后抑郁与病灶大小关系 (例)

2.3脑梗死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非抑郁145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2±1.1)分,抑郁33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2±1.3)分,二者比较,P<0.05。

3 讨论

PSD是脑梗死后常见精神障碍并发症,本文发生率占脑梗死32.2%,关于脑梗死抑郁症发生机制目前还尚未明了,可能是脑损伤伴反应性抑郁以及卒中后缺血缺氧致脑实质损害,脑组织代谢紊乱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元和5-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元合成减少进而导致抑郁[4]。本文脑梗死合并抑郁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较≤60岁的患者更易发生抑郁,这是由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其大脑功能退化,丘脑下部功能失调导致情绪不稳定,发生脑梗死这类严重驱体疾病时,诱发抑郁产生。社会交往少往往自我封闭,悲观保守,情绪不稳定者又易焦虑、紧张等从而产生抑郁。本文既往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更易发生PSD,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易致脑动脉硬化、脂质代谢紊乱,脑微小动脉持续痉挛,影响脑内血糖、血脂及氨基酸正常代谢、从而加重梗死的损害。脑梗死后肢体瘫痪、生活能力下降、对残疾后果的担心、工作地位的变更、寂寞感、经济无保证、增加家庭负担及家人支持程度降低等心理因素,更易诱发抑郁产生。潘桂花等[5]在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抑郁患者扫描发现,抑郁患者与对照比较双侧顶叶、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的血灌注量显著减低,且左侧明显低于右侧。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前额叶的代谢低下有关,额叶对精神的启动起重要作用,该部位的代谢降低可能是抑郁发生的病理基础。

本文研究基底节区PSD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通过丘脑及基底节到达额叶皮质,当病灶累及上述部位时其含量降低,诱发抑郁。陈益友等[6]认为大脑半球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差异,当右半球机能丧失时,可引起患者情绪高涨、欣快、言语增多;而左侧半球功能丧失时,引起肢体瘫痪和失语,患者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自卑、自责,经常抑郁。本文多病灶较单病灶、中梗死较小梗死更易发生PSD,抑郁是一种情感障碍,大脑边缘系统是情感活动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与边缘系统情感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多灶梗死可使白质髓鞘脱失,从而破坏情绪环路的神经联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与PSD的发生显著相关: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发病率越高。考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意味着脑组织受损部位病灶大和多,与抑郁相关的部位及神经递质受损的可能性也大。另一方面,因为躯体症状越严重,患者所受心里打击越大,难以调节自己的心里状态。

总之,脑梗死与抑郁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抑郁可以使躯体疾病扩大化,加重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及时发现脑梗死后抑郁情绪并正确的引导及临床干预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主动性,加快疾病的康复都是十分重要的。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9.

[3]黄如训,郭玉璞.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73-75.

[4]张庆臣,吴采云,徐培锡,等.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2,25(4):203.

[5]潘桂花,翁史曼,陈绍亮,等.抑郁患者SPET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19-222.

[6]陈益友.脑卒中抑郁症43例分析[J].现代康复,1998,2(9):968.

猜你喜欢
颞叶基底节皮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皮质褶皱
迎秋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