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2010-07-12 09:24李艳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8期
关键词:半球神经功能程度

李艳秋

河南太康县人民医院脑神经外科 太康 461400

回顾性分析2003-10~2007-10我科收治的87例脑卒中患者,就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作一概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脑卒中患者 87例,男51例,女 36例,年龄31~83岁,平均57.8岁。其中脑出血48例,脑梗死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 RI确诊;脑卒中2周以内的急性期患者和因严重痴呆、失语、耳聋及意识障碍影响抑郁情绪表达的除外,并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

1.2研究方法对患者入院2周后每月进行一次心理评定,神经功能评价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并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标准[2],对有抑郁情绪的患者进一步评分,总分<7分为无抑郁,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判定。

2 结果

87例脑卒中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HAMD≥17,发生率41.4%,其中重度抑郁发生率9.2%。PS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与抑郁的关系,将神经功能缺损分为3个等级,日常生活依赖程度分为5级,与HAM D评分的相关性见表1、2。结果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HAMD呈正相关,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评分与HAMD呈负相关。

表1 抑郁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表2 抑郁症与日常生活依赖程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3.1损伤部位目前PSD研究着重于大脑半球内各个部位的重要性,而不是偏向哪侧半球损伤,关于这点起源于额叶下方损伤的PSD近来已经被许多研究所强调,而不是去重视大脑半球的专属特异性[3]。本组病例结果为左右半球损伤,在抑郁的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PSD发生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多数CT扫描病变定位研究未能证明抑郁的半球特异性,尽管额叶下部病变似乎是一个危险因素,Carson等[4]研究结果表明大脑前部损害最常发生抑郁症。

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病程PSD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与言语障碍越重,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发生率越高。反之PSD也影响卒中后肢体活动的恢复,在Anu等[5]的随访研究中,对卒中后的不同时间点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定其卒中严重程度,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卒中后6~12个月二者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这些研究发现与功能缺损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因此,目前认为PSD不是对躯体功能缺损的一种简单的情绪创伤反应,躯体功能缺损本身不能诱发抑郁的产生,一旦发生抑郁,两者相互影响,抑郁将阻碍躯体功能的恢复。

3.3认识障碍和经济状况本组患者70%来自农村,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渠道少,对疾病的认识缺乏,容易产生恐惧、失落情绪,认为自己丧失了对事物处理的选择能力。本组患者很多没有固定收入,住院费用对患者构成经济压力,身体状况让自己对生活无能为力。双重因素易产生抑郁情绪。

3.4性别、年龄和性格、家庭通过研究发现,虽然两性患者相当,但由于人群构成比中包含有男性脑卒中发病率高的因素,实际上女性易患PSD的趋势很明显,因为女性患者心理较脆弱,更易受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的影响。Eriksson[6]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易患PSD,调整其他干扰因素后女性是男性患病率的1.38倍,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PSD,抑郁症的发病与性格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病前性格内向、内在适应性差,同时存在神经质、疑病质倾向,易激动、易怒,这样的人发生脑卒中抑郁的几率要高于其他人。另外,家庭和社会对患者应对突发疾病和事件的心理支持很严重。一个生活工作完全独立的人,由于突发疾病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病后恢复期不能很好地参加工作,与外界隔离,如果同时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久而久之患者性格改变。

3.5既往史与并发症在本组病例中,首次卒中者与继发卒中相比,PSD发生率低。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主要相关疾病,并发症越多,PSD发生率越高。

在相关因素中,个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也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职业、民族和居住地对PSD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脑卒中病人在手术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积极改善运动、言语知识和其他受损的功能,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一方面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诱导患者多说活,倾诉其内心的痛苦及迷茫,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9.

[3]Singh A,Black SE,Hermann N,et al.Functional and neuroanatomic correlation in post stroke depression:T he Sunnybrook Stroke Study[J].Stroke,2000,31:637-644.

[4]Carson AJ,Machale S,Allen K,et al.Depression stroke and lesion lo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Lancet,2000,356(9224):122-126.

[5]Anu Berg,Heikki Pakmki,Matti Lehtihalmes,et al.Post stroke depression:an 18-Month follow-up[J].Stroke,2003,34(1):138-143.

[6]Eriksson M,Asplund K,Glader EL,et al.Self-Reported depression and use of antidepressants after stroke:A national survey[J].Stroke,2004,35(4):936.

猜你喜欢
半球神经功能程度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