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铁路扩能分析

2010-07-13 03:03耿敬春牛会想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2期
关键词:黄岛西站车流

宋 锴,耿敬春,牛会想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运规处,天津 300251)

1 青岛地区铁路概况

青岛地区铁路衔接胶济线、胶济客运专线、蓝烟线 (蓝村—烟台)、胶新线 (胶州—新沂) 和 胶黄线 (胶州—黄岛) ,地区内共有17个车站。其中,青岛站为地区内主要客运站,承担各方向旅客列车始发、终到作业;青岛西站为编组站,为双向混合式二级五场站型,负责地区内和衔接线中转车流的解编及无调中转作业;黄岛站为港前站,为二级二场站型,负责黄岛港区到发车流的解编及无调中转作业。青岛地区铁路如图1所示。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年度青烟荣城际铁路 (青岛—烟台—荣城)、青连铁路 (青岛—连云港)、太青客运专线 (太原—青岛) 将引入青岛地区,地区内客运系统将进行重新优化布局,以满足青岛地区的客运需求;货运系统逐步实施青连铁路引入、蓝烟线电气化改造、胶新线扩能改造等工程,加强地区内货物运输能力。

2 青岛地区铁路运输能力适应性分析

(1)解编能力分析。随着蓝烟线电气化改造、青连铁路引入地区、胶新线扩能改造等工程的逐步完成,青岛地区的货运量增幅较大,青岛西站到发、解编系统的压力加大,其中转场车流的重复改编作业占用了大量解编能力;既有黄岛站也由于黄岛港区上水货运量的迅速增加,造成到发、解体能力紧张,急需增建上行系统。

(2)区间通过能力。青岛地区内部分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紧张,既有胶济线的旅客列车大部分调至胶济客运专线运行,胶济线四方—青岛为单线,图定旅客列车38对、货物列车12对,通过能力利用率为0.98;胶新线胶州—新沂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为32.5对,图定开行旅客列车4对、货物列车25对,通过能力利用率为0.95,线路能力饱和无法满足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

(3)客运系统能力。规划青烟荣城际铁路、黄连铁路、太青客运专线逐步引入青岛地区, 2030年,青岛地区每日办理旅客列车366对,其中始发终到旅客列车274对、通过列车89对,地区内既有客运系统能力无法承担全部行车量。

3 青岛地区铁路扩能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了提高青岛地区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技术组织措施是扩能改造中投资较少、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有效手段。采用技术组织措施充分挖掘现有设备及运输组织潜力,结合考虑未来的发展,对现有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以更好地满足运输需求。

3.1 合理组织优化车流

3.1.1 尽量组织无改编列车通过

对于具有到发集中、货物品类单一的大宗货流,应尽量组织始发直达列车通过青岛地区,这不仅可以减少编组站的作业,还可以减轻与编组站相连接干线的负担,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对于在地区内安排更换机车和列车技术检查的列车,仅组织无调中转作业。例如,根据规划,近、远期通过青岛地区的货流分别为5 746万t、6 911万t,分别占总运量的30.9% 和30% ,这部分通过运量主要是济南方向去往烟台方向的煤炭流,远期达1 500万t,以及临沂方向、日照方向与烟台方向之间的部分大宗货流。对于大宗通过货流,可由装车地组织直达列车通过青岛地区,在青岛西站不进行作业,对由于机车交路需要在青岛西站换挂机车的列车,可组织无调中转列车。采取这一措施可以缓解青岛西站解编系统的压力。

3.1.2 组织直进直出货运港站的始发直达列车

根据到达青岛地区大宗货流的特点,宜由装卸地尽量组织始发直达列车,直进直出货运港站,在货场进行整列装卸,从而减少编组站的解编作业,加快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设备利用率。根据规划预测,到达青岛地区黄岛港、青岛港、娄山货场的大宗运量主要是煤炭及其他大宗货流,其中远期到达黄岛港的煤炭运量达1 800万t,由黄岛港发出的矿石达3 000万t,这部分大宗货流宜组织始发直达列车,直进直出港站,对提高青岛西、黄岛站解编能力的效果十分明显。

3.1.3 相邻枢纽或地区协助解决青岛西转场车

由于青岛地区铁路布局特点,济南方向与临沂方向、烟台方向与青岛港方向存在折角车流,考虑青岛西站在地区中的既有位置,应主要考虑以下技术组织措施。

(1)始发站尽量整列始发,组织直通车流在青岛西站进行无调中转作业。这虽增加始发车流的集结时间,但能有效减少青岛西站的重复改编作业量,提高青岛西站的解编能力利用率。

(2)相邻编组站协助解决。按地区内的编组站分场编组整列或大车组中转车流,在青岛西站进行无调中转作业或部分无调中转作业,最大限度减小折角车流的重复改编作业。例如,济南方向去往胶新线列车,远期转场车流达339辆,若能将这部分车流按照到达青岛西站上行到达场编组,采取反接组织办法,可减少1次改编作业,但上行到达场需要增加 1 条到达线集结车流。

(3)下行车流接入上行到达场或上行车流接入下行到达场,采取反接减少1次改编作业。但上下两个方向到达场需要各增加到达线,需根据到发及通过地区的车流强度,计算地区内转场车的改编作业量、节省车小时及走行公里进行综合比选确定。

3.2 采用大功率机车

采用大功率机车可以提高牵引质量及旅行速度。随着既有蓝烟线电气化改造、既有胶新线扩能改造等工程的逐步实施,以及青连线 (青岛—连云港) 的引入,青岛地区货物列车牵引方式均以电力机车牵引5 000 t列车为主,可以优先采用HXD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在投资省、见效快的情况下加强地区内线路输送能力。

3.3 压缩列车追踪间隔

在地区特别繁忙的铁路区段,若大量列车集中运行,可适当压缩列车追踪间隔,以提高区间通过能力。例如,青岛地区客运联络线即墨—青岛北段,线路综合维修天窗360 min,双线预留15% 的储备能力,列车追踪间隔采用4 min,线路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为267对;若列车追踪间隔采用5 min,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为213对,线路区间通过能力相差54对。若列车追踪间隔最小压缩到3 min,其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为356对,提高幅度更加明显,能有效缓解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加强技术组织措施效果明显。

4 青岛地区铁路扩能的技术改造措施

4.1 组织客货列车分线运输

在特别繁忙的区段,若大量高速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共线运行,将使客货列车相互干扰严重,因而应尽量组织进出及通过青岛地区的客、货列车分线运行,满足动车组列车高速运行、到发密集、快捷舒适等运输要求,但客货分线运输,需要新建线路,增加工程投资。因此,应当从运输的需求与供给、点线能力协调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寻求最佳的扩大运输能力方案。

4.2 其他技术改造措施

青岛地区规划年度近、远期旅客发送量分别为4 100万人和5 600万人,济南方向、日照方向、烟台方向到达及通过青岛地区的客运量增幅较大,既有线及既有客运站已无法承担全部运量。为了保证各方向旅客能顺畅、便捷地到达及通过青岛地区,保证货物列车能顺利接入地区内各车站,拟进行的技术改造措施包括加强客运系统能力,新建客运站及客运联络线;新建货运联络线并适当改造相关车站,加强集装箱物流中心及办理站的建设与完善等。

综上所述,对于青岛地区加强铁路运输能力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是在合理利用现有各项设备能力的基础上,考虑未来发展,有计划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扩大运输能力方案,能够做到投资省、见效快,既满足运输需求,又统筹全局,着眼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黄岛西站车流
《车流》
打造城市新地标
——杭州西站枢纽
明代马濠运河的兴衰及其影响
青岛西站正式开通运营
道路躁动
青岛西站的空间价值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
随机车流下公路钢桥疲劳可靠度分析
“黄岛试点”的突破意义
青岛黄岛新区涉海企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