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0-07-19 01:00杨伟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1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会计学实践性

杨伟鸽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世界各国会计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会计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如何改进会计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已成为会计教育界和实务界都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会计学实践性教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会计学本身属于实践学科。所谓的实践学科是指经济生活当中首先存在某种活动,而后人们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研究此项活动而设立的有关学科。对于实践性学科我们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中不能一味的强调理论教学而应该把实践教学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会计学实践性教学蕴涵的价值体现在现实价值、学科价值、教育价值等方面。我国本科阶段的学生大都直接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小,阅历浅,社会经验和常识都很欠缺,如一味地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质量而言较低。就这一现实来说,会计学实践性教学具有现实价值。会计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性。会计学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还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使基本理论、原则、制度、规则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因此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反馈到理论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会计学实践性教学的学科价值。会计学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同时更应当是一种素质教育,而多年的经验证明,实践教学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这正是会计学实践性教学的教育价值。

二、目前会计学本科层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1.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的现象。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直接以会计模拟实验来代替,对社会实践课时安排较少。有的院校虽然安排的有社会实践环节,但学校并不统一组织安排,而是放任学生自己安排实践的方式和内容,实行“放羊式”管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机会自己并不能好好把握,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有的学校虽然组织了会计专业的专业见习,但由于不能与相关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学生过去之后根本不能接触到专业的内容,见习单位往往以会计部门的特殊性为借口,不给见习学生接触实际业务的机会,学生在见习单位也只是打打杂而已。我们必须引起相应的重视,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实践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管理。

2.师资队伍建设不科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都只强调学历层次,比如只招聘博士,而对应聘教师的实践经验从不做任何要求。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只具备书本知识,本身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显然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绝大多数会计教师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未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业务环境,有的说是到企业锻炼也是走马观花。“双师型”教师多数是“双证型”教师,真正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企业二至三年会计经历的教师凤毛麟角,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实验指导,以致于与实际相差甚远,致使“实验”成为纸上谈兵。

3.经费投入不够

实践教学需要有较多的经费投入,比如不断更新试验设备和资料、社会调研费用等。而鉴于多种原因,我们的大部分高校都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有的大学生四年的社会实践经费人均只有一百元左右,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实践环节的要求。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模拟实验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1.模拟试验资料不合理

大多数高校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实验所用的背景资料“过分虚假”,仅是几位任课教师“生编硬造”出来的,仅仅是会计作业的翻版,不具备真实性从而令学生缺乏兴趣。也有的高校教师为了增加会计实验的“真实性”直接把从校外企业找来的某一时期真实的数据照抄照搬拿来作为实验资料,这样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但限于企业业务的单一性,没有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加工整理,所以不具有代表性,不能使学生接触到实务中的复杂繁琐业务处理环节,容易使学生放松警惕,失去继续探索专业知识的激情。

2.会计模拟试验任务不明确

会计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目前我们的会计模拟实验往往重核算而轻监督。会计模拟实验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接着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忽略了“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准备资料时,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判断、选择,使学生从观念上淡化了这一步重要的审核工作。另外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当中,根本没有涉及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内容,新的会计准则对会计的职业判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是否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提取多高的比例,而教材当中对这一环节的弱化甚至根本不予安排显然不符合会计实践工作的要求。

3.实验方式单一

在会计实验室建设方面,很多院校存在或只建设了手工模拟实验室或只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不能做到两者协调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全面普及之后,多数企业已经全面采用会计电算化,有的学校模拟实验仍然只停留在手工操作环节显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电算化的工作岗位。也有的学校比较激进,直接建设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完全抛弃了手工操作环节。这样也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往往在学生面临纸质资料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处理正常的填列单据的业务。

三、会计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相关经验的借鉴

会计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对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早,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1989年,当时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执行官们联合颁布了《会计教育观:会计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的报告,提出注册会计师考试仅限于现行会计实务,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不应作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教育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1990年9月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其第1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练习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随即美国的各大学积极改革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更加重视案例分析,并且答案不再唯一。强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教师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澳大利亚的大学会计教育改革也强调:大学要为经济调整和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澳大利亚会计教育发展至今,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很值得我们借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商业与经济学院院长认为: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使学校教育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澳大利亚的会计教育始终围绕着这一明确的目标和理念进行改革与完善,他们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企业或其他组织的会计记账和报表编制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释财务报表,建立和运用计算机会计系统,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方面的能力,以便日后更好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

1997年,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时,一方面要求有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1.进行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

(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本科教育中的首要问题,它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也有院校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现在各高校都将对能力的培养放在一定的高度,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2)修改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贯彻最终都必须通过执行教学计划来实施。因此教学计划的修订就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教学只能满足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的过程才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2.加强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其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来说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学习。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我们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的教师却缺乏实践经验,这无疑成为限制我们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在寒暑假的时间安排教师“走出去”,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培训、顶岗锻炼或担任兼职会计,使他们及时了解会计实务的发展情况,在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实践教学的新思路,聘请企业会计师担任课外教师

学校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具备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高级财会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外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从而拉近教学与实际的距离。聘请企业专家作为长期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把聘任教师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体制中,规定固定的工资补助标准,签订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制订合作计划,落实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企业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考核的一项指标。真正建立起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4.增加经费投入,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硬件设施

学校应转变观念,加大对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创建高起点、新设备、现代化的实验室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即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验室要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使用CIA课件教学;要引进社会知名的软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发建设一个集会计、金融、税务、证券、管理为一体的电算化综合实验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

(1)课堂案例教学

课堂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既能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的合适的案例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但应该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普遍性、代表性,能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行业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将知识融于案例中。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挖掘一些实际问题,并及时正确地进行有关业务的处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但随着这几年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每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需要面对至少60多位学生,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一百多人。鉴于以上情况,在具体操作环节我们可以先在课堂上布置要讨论的内容,然后要求分成小组课后讨论,第二次上课时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的方法,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起到互动的作用。

(2)会计模拟实验

①单项模拟实验

这种模拟实验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验。如在《会计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等;在《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试算平衡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实验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在实践操作中对会计理论知识形成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②阶段性模拟实验

在学生学习完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比较综合的模拟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③综合模拟实验

这种实验主要是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验的资料,是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实验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模拟实验。

(3)专业见习

通过开展以认知与感受为主的到机关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感知专业知识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情况,感受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通过了解社会,加上初步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带着理解与收获去感受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领域的现实状况,对行业有初步与大体上的认识。通过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使学生具备的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吸收和更新能力。按照这种素质教育的观念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将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熟练的会计与审计技能,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综合素质强的会计专门化人才,为会计行业培养优秀后备资源。

(4)校外实习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再仿真的资料,也只是仿真而已。因此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往往会认为资料是假的,从而将会计实验当成一般的会计作业来完成,未能达到实验的预期目标,一旦接触到实际业务,仍一筹莫展。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让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学校应在熟悉已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加强感情联络,做到感情与法规双管齐下,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得到相关工作经验,同时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会计学实践性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