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8~2009年抗风湿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2010-07-31 02:17蔡小玲秦贻强彭智翃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2期
关键词:抗风湿中成药类药物

蔡小玲 ,秦贻强 ,何 洁 ,彭智翃

(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 541001;2.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桂林 5410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和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甚至关节畸形,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痛苦不堪,其患病人数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目前,西医临床上多采用抗炎、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等化学药物来治疗类风湿疾病,而采用中医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中成药的疗效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与患者的肯定。因此,本文对我院近两年的抗风湿类化学药与中成药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抗风湿类药物在临床上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我院药库计算机信息系统,收集2008~2009年我院常用抗风湿类化学药物与中成药各10种,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

1.2 方法

采用限定计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1-2],计算药品用药频率(DDDs)、日用药费用(DDC)和排序比。

DDDs=药品的年用量/该药的DDD值;反映药物的使用结构和动态变化,值越大表示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

DDC=药品的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排序比=金额排序/DDDs排序;反映药品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标,比值接近1,表示同步性较好。

2 结果

2.1 抗风湿类药物销售金额与药物总销售金额比例的统计

我院两年间抗风湿类化学药物与中成药的销售金额明显增加,说明该类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药物销售的总金额也有较大增长,抗风湿类药物的使用与销售比例变化不大,应用情况比较稳定。我院抗风湿类化学药物与中成药的销售金额与比例统计见表1、表2。

表1 抗风湿类化学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比例Tab.1 Ratio and the consumption sum of the anti-rheumatism chemical medicine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2.2 抗风湿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2008~2009年我院抗风湿类药物多为片剂与胶囊剂等口服制剂。化学药物方面,尼美舒利颗粒、奥沙普秦分散片、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骨肽片等由于临床上应用疗效明确,应用情况稳居前列,来氟米特片的构成比排序由2008年的第六位跃居2009年第一位,说明该药疗效较佳,医生和患者都倾向于选用该药物。在中成药方面,复方塞隆胶囊与盘龙七片构成比排序一直位居前一二名,但2009年前者的应用量增加较大,后者的用量略有下降,而其中跌打七厘片的用量由2008年的排名第七位跃居到第四,这可能与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有关。我院抗风湿类化学药物与中成药的销售金额以及构成比排序见表 3、表 4。

表2 抗风湿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比例Tab.2 Ratio and the consumption sum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anti-rheumatism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表3 10种抗风湿类化学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Tab.3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ten antirheumatism chemical medicine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表4 10种抗风湿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Tab.4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te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anti-rheumatism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2.3 抗风湿类药物的DDDs、DDC、排序比

我院大多数抗风湿类药物的DDC小于10元,说明患者的平均日消费金额比较低,药品使用合理。从排序比来看,大多数药物的排序比接近或者大于1,说明抗风湿类药物的使用率高,应用比较广泛,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而2009年的应用情况优于2008年,有了一定的提高。我院常用抗风湿类化学药与中成药DDDs、DDC、排序比见表5、表6。

表5 10种抗风湿类化学药物的DDDs、DDC、排序比Tab.5 The DDDs,DDC and ratio of sorting in ten anti-rheumatism chemical medicine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表6 10种抗风湿类中成药的DDDs、DDC、排序比Tab.6 The DDDs,DDC and ratio of sorting in te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anti-rheumatism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两年间抗风湿类药物的应用分析,我院的抗风湿类药物的使用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的原则,为该类药物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统计显示,我院抗风湿类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新药应用于临床,表明该领域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临床广泛使用的西药相比,中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繁多,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生理活性,因此对风湿类疾病的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且价格较为低廉,在临床应用显示了一定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治疗时倾向选择中成药。因此,应有效地开展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使之在风湿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1]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6):264.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12.

猜你喜欢
抗风湿中成药类药物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徐欢问:类风湿关节炎能治断根吗?
龙钻通痹方各药味抗风湿作用及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HPLC法快速筛查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24种非法添加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