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大便潜血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2010-08-08 09:58雷光星屈玲薛志宏
当代医学 2010年26期
关键词:潜血化学法法测定

雷光星 屈玲 薛志宏

当血红蛋白在消化道内存留时间过长时,会被胃肠道的酶和细菌所降解,或由于胃酸的作用使血红蛋白(HB)的构象及结构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某些变化。使其失去免疫原性。可能出现阳性结果减弱或假阴性结果。给本来非常特异的免疫法测定HB造成困难。而化学法测定大便潜血又会受到饮食、药物以及检测方法不特异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应用化学法和免疫法联合测定大便潜血。探讨两种大便潜血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异从而选择最适的测定方法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11 免疫法试剂盒:由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产品标准编号:YZB/国0685-2008。

1.12 化学法试剂盒:由(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执行标准号:YZB/粤0480-2005。

1.2 方法 由专人随机采集本院当天门诊和住院患者粪便留于清洁、干燥、有盖的塑料小容器中,马上送到实验室。由指定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要求,应用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方法同时做大便潜血试验。

2 结果

在4 0 0例受检者中,化学法和免疫法阳性率分别为15.2%(62/400)和11.0%(44/400)。两种方法全阴性为326例;两种方法全阳性为32例。化学法阳性、免疫法阴性为30例;而免疫法阳性、化学法阴性为12例。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3.1 在临床实验室中大便潜血试验多数应用化学法和免疫法进行测定。前者任何有类似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都可影响此实验,如动物的血红蛋白。另外维生素C、铁剂、绿色蔬菜均会造成假阴性。而后者如果HB在消化道停留时间过长,受细菌、酶分解以及胃液酸性物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使其与包被抗体不能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假阴性。在本试验中化学法阳性率(15.5%)远大于免疫法(11.0%).差异非常显著(P<0.05)也说明了这一点。

表1 400例受检者大便潜血试验两种实验方法结果。

表2 400例受检者大便潜血试验应用两种实验方法检测结果的分析

3.2 在表2中化学法阳性免疫法阴性占30例,在这30例中有以下特点。⑴、多数病例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并部分大便呈棕褐色。有影响化学法假阳性因素存在(如饮食、用药等)。说明上消化道出血时HB在消化道停留时间过长,胃酸及其它因素造成HB的免疫原性(或HB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与标记抗体不匹配无法进行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假阴性。由于有影响化学法假阳性因素存在使得化学法测定大便潜血的假阳性率升高是造成两种实验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3.3 对部分呈棕褐色的大便有可能是HB含量过大出现的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所致的假阴性。对这部分大便我们用盐水进行稀释以后再用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一部分可以出现阳性,而一部分仍然是阴性。这说明在免疫法检测中假阴性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另一种是HB的免疫原性发生改变。

3.4 在本实验中(表2)有12例测定结果是化学法阴性免疫法阳性。对这12例病人进行分析发现多数病例的病种与消化道出血无关。只有两例是痔疮。我们在询问病史和了解病人病程变化情况以及用药中发现。多数病例确实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同时也有影响化学法测定大便潜血假阴性因素存在。故我们认为是化学法假阴性结果所致。

总之免疫法和化学法符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联合运用可以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对潜血的来源及量作出大概的推断,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潜血化学法法测定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
尿潜血“+”是肾炎吗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两种生化检验分析法检测新生儿胆红素的比较
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
HPLC法测定炎热清片中4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