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L A S I K术后角膜曲率动态变化

2010-08-08 09:58郭永红赵瑞博郝淑琳朱赛林
当代医学 2010年26期
关键词:准分子屈光曲率

郭永红 赵瑞博 郝淑琳 朱赛林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在临床应用近二十年来,其安全性高,视力恢复快、预测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得到医生及患者的公认。LASIK手术后屈光回退是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报道发生率可达10.5%。因为该手术矫正近视的原理是通过激光切削一定厚度的角膜组织,使角膜前表面曲率降低,所以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与屈光回退变化必然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将我院近视眼LASIK术后1周、1、3、6月角膜曲率、屈光状态和视力的动态变化做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近视眼LASIK手术,并能能按时完成6个月随诊病例44例(88只眼),男13例,女31例,年龄20岁~41岁,平均(30.43±6.08)岁。

1.2 检查 所有病例均按LASIK手术常规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术前检查视力、矫正视力、原瞳孔和散瞳下的屈光状态、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裂隙灯、眼底、泪液等;术后定期随诊,每次复查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裂隙灯、眼底等,并记录检查结果。角膜曲率采用TOPCON KR-8100型电脑验光仪测量。手术前、后先用TOPCON KR-8100型电脑验光仪验光,再用TOPCON CV3000综合验光台试镜确定屈光状态,取其等值球镜度数记录。

1.3 手术方法 双眼术前常规冲洗结膜囊及清洗眼部皮肤,消毒铺巾,结膜囊点0.5%爱尔凯因滴眼液1~2次进行表面麻醉,用护睫毛开睑器开睑,以瞳孔为中心放置直径8.5或9.5mm负压吸引环,用专用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65mmHg后,用Hansatome 160μm角膜板层刀制作蒂在12:00位角膜瓣,叠瓣法掀开角膜瓣,采用博士伦Technolas 217z-100型准分子激光机按标准LASIK切削角膜基质。手术设计为:近视≤-5.00D过矫0.50D,>-5.00D过矫10%,取手术设计过矫后的度数为实际治疗度数记录。切削直径平均值为(5.08±0.40)mm(4.3~6.0mm)。切削后复瓣,用BSS行角膜瓣下冲洗,术后立即点0.3%氧氟沙星眼液2次,戴透明硬质眼罩返家。次日复诊常规检查,开始点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1月后停药。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PC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配对t检验,均值M值,标准差s值的计算。

2 结果

2.1 角膜曲率变化

表1说明手术后1周较术前角膜曲率降低非常显著(P<0.001)。自术后1周至3月角膜曲率逐渐回退且具显著性(P<0.001),3~6个月趋于稳定(P>0.05)。

2.2 屈光状态变化

表2说明术后各期屈光状态逐渐向近视方向回退。1周时为轻度远视,符合手术前设计。屈光状态术后1月、3月与其前一次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术后6月与3月比较无差异(P>0.5)。

2.3 裸眼视力变化

表3说明术后1月内视力稳定,1月后视力逐渐下降,术后3月~6月视力趋于稳定(P>0.1)。

表1 术后各期角膜曲率及各期与前一次比较的P值

表2 术后各期屈光状及各期与前一次比较的P值

表3 术后各期裸眼视力及各期与前一次比较的P值

3 讨论

3.1 角膜曲率、屈光状态及视力动态变化的关系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的原理是通过准分子激光使角膜前表面曲率变为平坦,眼的屈光力减小,从而提高裸眼视力。

本研究显示术后1周角膜曲率较术前降低了4.82D,屈光状态向远视方向变化了6.91D,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的变化量之比约为70%;术后1周时检查视力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由术前0.14提高到1.18。

术后3月内角膜曲率逐渐回退各期均有显著性(P<0.001),3~6个月曲率趋于稳定,虽然仍有轻度回退,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屈光状态、视力也随着角膜曲率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术后6个月内屈光状态向近视方向也出现逐渐回退现象,其规律与角膜曲率相一致,即3个月内回退具有显著性(P<0.001),3~6个月虽然仍有轻度回退,但无显著性(P>0.05)。

视力的变化规律与前者有所不同,术后1月内虽然屈光状态变化显著,由+0.46D回退至+0.14D,但均为远视状态,所以视力稳定(P>0.5),但一月后随着屈光状态变为近视,视力也逐渐降低,1~3月降低显著(P<0.01),3~6月视力趋于稳定(P>0.1)。

3.2 屈光回退的原因 Vesaluoma m[1]通过对角膜厚度超声测量和Maldomado mj[2]对角膜厚度OCT测量,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屈光回退的直接原因是术后角膜修复、增生,使基质厚度增加所致。另一研究[3]通过对术后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只观察到角膜在6个月内有暂时的角膜基质细胞增生反应,未发现角膜及瓣下有胶原纤维增生现象。王铮等[4]通过对角膜后表面高度和曲率的观察,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LASIK术后由于角膜中央组织变薄和切开角膜瓣后角膜强度相对降低,在正常眼内压作用下,角膜后表面前凸使角膜后表面曲率发生一定变化,中央角膜前凸造成欠矫和屈光回退。角膜曲率回退和屈光回退的根本原因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术后3月内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回退具有显著性,术后3~6个月虽然趋于稳定,但仍有轻度回退,并且6月时随诊病例中,部分高度近视病例回退显著,所以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的稳定期有待进一步长期观察。

[1]Vesaluoma m,Perez-santonja j,Petrol wm, et al. Corneal stromal changes induced by myopic LASIK invest[J].Ophthalmol vis sci,2000:41:2027-2037.

[2]Maldomado mj,Ruiz-oblitas,Munuera jm,et 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valuation of the corneal cap and stromal bed fertures after LASIK for high myopia and astigmatism[J].Ophthalmology,2000:107:81-87.

[3]陆文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9-20.

[4]王铮,杨斌,陈家祺,等.LASIK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238-239.

猜你喜欢
准分子屈光曲率
大曲率沉管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一类双曲平均曲率流的对称与整体解
半正迷向曲率的四维Shrinking Gradient Ricci Solitons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护理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308nm准分子光治疗36例白癜风患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