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2010-08-08 09:58王能江刘泽洪孙建中
当代医学 2010年26期
关键词:出血性脑室开颅

王能江 刘泽洪 孙建中

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元月~2009年8月,运用CT定位,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对52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6~71岁,平均57岁,52例病人均有5年以上高血压病史。

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3~48h,有意识障碍47例,肢体瘫痪46例,患者瞳孔散大27例,小便失禁30例,病理反射阳性39例,出现呼吸障碍8例,排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肿瘤卒中引起的脑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3~11分。

1.3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本组病例均行CT扫描,显示血肿为高密度,中线结果有不同程度移位,其中壳核出血27例,内囊出血13例,外囊出血6例,丘脑出血2例,脑皮质出血4例,小脑半球出血2例,破入脑室29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40~60ml19例,61~80ml21例,81~100ml8例,101~200ml4例。

1.4 手术时机,超早期手术(发病后6h以内)18例,早期手术25例,延期手术9例。

1.5 治疗方法 52例病人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骨瓣开颅,于血肿表面皮层穿刺发现血肿后,切开皮层2~3cm,进入血肿腔,用吸引器分块吸除血肿,双极电凝止血,止血纱布或明胶海绵生物胶贴附于手术腔内壁,术腔置软像胶管引流,破入脑室者在血肿清除后行脑室外引流。昏迷病人,短时内不易恢复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24h常规CT复查,视术腔残存血肿量的多少,引流管内注入3~10万u尿激酶,夹闭4h后开放,2次/d,3~6d管,如引流液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延长拔管时间,一般尽早拔除。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术后24h常规CT复查发现30例血肿完全清除,11例血肿清除90%,11例血肿清除80%,中线移位明显恢复,死亡12例,死亡率23.8%,死亡原因6例子中枢衰竭,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消化道出血2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严重肺部感染29例,手术后再出血18例。按GOS评分标准随访3月,恢复良好12例,占23.8%;中残26例,占50%;重残5例,占9%;植物生存2例,占3.7%;死亡7例,占15.5%。

2.2 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 超早期手术良好率显著高于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不良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疗效也优于延期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血肿量与疗效的关系 出血量<80ml者疗效明显优于>80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GCS评分与疗效的关系 GCS评分>8分者疗效明显优于<8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中风病人的21%~48%,死亡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首位,发病后一个月内病死亡高达30%~50%,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碍障。目前,国内外对各种手术方法的选择仍有争议,我国亦缺乏出血性脑卒中外科治疗规范。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目的是减轻占位效益。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阻断血肿释放毒素性物质,从而降低病死亡和致残率。外科手术在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差异很大,在美国手术者仅占20%,德国和日本则超过50%。Femandes等指出,外科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术后依赖。

3.1 手术适应证 ①出血后保留一定程度的意识和神经功能,其后逐渐恶化,但脑疝表现尚不明显,说明其原发性损害还有逆转的可能,病情的恶化常与颅内压增高密切相关,手术可挽救生命,应积极予以手术。②小脑出血,由于出血靠近脑干,而且出血不可逆转恶化之前,多无明显先兆。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应积极手术。出血量小于10ml者,暂不手术。③脑干出血急性期很少成功。如发现脑室内出血,出现脑积水行引脑室外引流或分流术。

3.2 手术时机 从病理生理变化方面看,脑出血后6~7小时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坏死,而且随时间增大而加重。本组手术疗效统计结果显示,超早期(6h内)和早期(24h内)疗效明显优于延期手术(24h后),因此支持早期手术,解决颅内高压问题。

3.3 手术方法 开颅血肿清除术,穿刺清除血肿,微骨窗入路清除血肿三种方法,据国外大宗统计比较,微显窗入路清除血肿效果比其余二种好。国内大部分医院引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有时加气管切开术。

3.4 术后处理 ①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过低导致脑血流不足;②控制颅内压增高,减轻高颅内压所致的继发性损害;③防止并发症。加强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补充营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3.5 外科治疗结果 (1)影响疗效因素的分析:①意识水平,意识水平可直接反映病情程度。本文统计显示GCS评分>8分疗效明显优于小于8分者。因此,术前意识状态与手术疗效有极大关系。②出血量及部位:出血部位深浅与预后关系密切。显而易见,深部出血可直接影响脑重要结构,死亡率高。通常皮质下,壳核外侧出血者,手术疗效满意。丘脑出血则较差,脑干出血更差,小脑出血如诊断治疗及时,外科疗效明显优于内科,本文统计显示出血量小于80ml者疗效显明优于大于80ml者;③年龄因素应排除心、肺、肾疾患。血压高于200/120mlg者效果差。2)手术效果: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由于各家选病例不同,以及影响疗效因素很多,所以差异很大。以前手术死亡率50%左右,CT问世后,定位明确,采用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死亡率降至25%左右。

表1 手术时机与疗效[n(%)]

表2 血肿量与疗效[n(%)]

表3 GCS评分与疗效[n(%)]

4 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

出血性脑卒中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精神压力、饮食(如高盐摄入)、高血压、高血糖,年龄和吸烟是脑卒中诱因,本组50~70岁病人本例最高,占60%,64.6%合并高血压,其次为烟酒史。因此高血压病人加强血压监测,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可明显降低卒中发病率。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等[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00.

[2]Stevens MF,Newlands es.From triazines and triazenes to temozolomide[J].Eur J Cancer,1993:1045-1047.

[3]Newlands es,Stevens MF,Wedge SR,et al.Temozolomide:a review of its discovery,chemical properties,pre-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rials[J].Cancer Treat Rev,1997,23:35-61.

[4]Loo T.Triazenoimidazole derivatives.In:Sartorelli A,Johns D,eds.Antineoplastic and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J].Berlin:Springer Verlag,1975:553-54.

[5]Belanich M,Randall T,Pastor MA,er al Intra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intercellular heterogeneity of the human DNA repair protein 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J].Cancer Chemothe Pharmacol,1996,37:547-55.

[6]Friedman H,McLendon R,Kerby T,et al.DNA mismatch repair and 06-aklylguanine-DNA alldyltransferase analysis and rssponse to temodal in newly diagnosed malignant glioma[J].J Clin Onclo,1998,16:3851-57.

[7]Stevens MF,Hickman JA,R,et al.Antitumor imidazotetrazines:1,2,3,5-tetrazin-4(3H)-one,a novel broad-spectrum antitumor agent[J].J Med Chem,1984,27:L196-201

[8]Stevens MF,Hickman JA,Langdon SP,et al.Antiumor activ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in mice of 8-carbamoyl-3-methyl-imidazo[5,1-d]-1,2,3,5-tetrazin-4(3H)-one(CCRG 81045;M&B),a novel drug with potential as an alternative to dacarbazine[J].Cancer Res,1987,47:5846-52.

猜你喜欢
出血性脑室开颅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