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2010-08-08 09:59吕萍
当代医学 2010年26期
关键词:疣体光敏剂尖锐湿疣

吕萍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又称尖圭湿疣、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增生性疾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可以垂直传播,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激光、电灼、微波等物理疗法及抗病毒等药物疗法,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近年来治疗CA的新方法,本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ALA-PDT治疗CA患者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尖锐湿疣。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23~65岁,病程3周~1年。男性患者皮损位于冠状沟10例,尿道内25例,肛周3例,冠状沟及阴茎体7例;女性患者皮损位于大小阴唇16例,外阴及尿道口16例,肛周6例。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ALA-PDT治疗组(40例)和CO2激光治疗组(38例),两组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ALA-PDT治疗组 皮损部位常规清洗消毒,5-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注射用水稀释浓度为20%,外搽皮损及周围0.5cm以内的皮肤及黏膜,塑料薄膜封包3h后用波长635nm的He—Ne激光(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照射皮损区,时间20~40min,能量密度>100J/cm2,1次/周,治疗期间停用任何药物。

1.2.2 CO2激光治疗组 皮损常规消毒,用1%~2%利多卡因溶液作疣体基底部浸润麻醉后,用10~30WCO2激光(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对疣体逐个烧灼汽化,彻底祛除疣体。两组术后常规外用和口服抗生素1周,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为治疗后疣体完全消失;显效为疣体缩小50%~70%;有效为疣体缩小30%~50%;无效为疣体无明显变化及缩小<30%;复发为临床治愈后3个月在原发部位出现新生疣体。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78例患者均完成本次试验,ALA-PDT有效率与CO2激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53,P<0.05),见表1。经过3个月随访观察,ALA-PDT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9.09%,CO2激光组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50%。

2.2 不良反应 ALA-PDT组个别患者光照时局部可有轻度灼伤或刺痛感,经5%利多卡因喷雾剂外用后仍能继续接受治疗,绝大部分患者能很好耐受。治疗后局部有明显的红斑、水肿,但2~4d后可消退;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糜烂,未经处理可自行愈合。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溃疡、瘢痕。CO2激光组有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溃疡和瘢痕。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尖锐湿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表皮良性增生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目前欧美国家常见的性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尖锐湿疣占22.69%,位居第二,仅次于淋病[1]。尖锐湿疣传统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电灼、手术和外用足叶草毒酊、咪喹莫特、干扰素等,但各种方法治疗后的复发率均较高,且物理治疗容易形成溃疡及瘢痕。光动力治疗(PDT)是高度选择性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弥补以上治疗方法的不足。PDT主要是利用光激发组织中的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而起到治疗作用。已知光敏剂不仅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聚集浓度,也在一些引起皮肤黏膜角质细胞过度增殖的病毒感染性病灶中也有选择性聚集[2],这为PDT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5-氨基酮戊酸(ALA)是光敏剂原卟啉Ⅸ的代谢前体,外源性5-氨基酮戊酸可使原卟啉Ⅸ生成增加,并在细胞内蓄积,产生光敏性[3]。当暴露在一定波长和能量光照下,原卟啉Ⅸ会产生光动力效应,通过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发挥细胞毒作用。外源性的ALA能够选择性地分布和蓄积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并转化为原卟啉Ⅸ,经特定波长和能量的光波照射后,可选择性地杀死尖锐湿疣细胞,而不损害周围正常组织细胞[4]。

本研究用ALA-PDT治疗尖锐湿疣,有效率达80.0%,显著高于CO2激光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535-538.

[2]Szpringer E,Lutnicki K,Marciniak A.Photodynamic therapy-mechanism and employment[J].Ann UnivMariae Curie Sklodowska,2004,59(2):498.

[3]桑红.光动力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J].临床床皮肤科杂志,2002,31(5):332-334.

[4]Frank RG,Bos JD.Photedynamic therapy for eondylomata auminata with lo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ivulinic acid[J].Genitourinary Med,1996,72(1):70-71.

猜你喜欢
疣体光敏剂尖锐湿疣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尖锐湿疣的处理
光动力治疗中提高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尖锐湿疣的处理
具有生物靶向和特异性激活光敏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两亲性光敏剂五聚赖氨酸酞菁锌的抗菌机理
液氮冷冻治疗跖疣面积变化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